田径理论基础问题讲稿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4627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径理论基础问题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田径理论基础问题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田径理论基础问题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田径理论基础问题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田径理论基础问题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理论基础问题讲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田径运动比赛的主要特点: 1、 快,高,远; 2、 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又是竞技体育本身,是生活技能的发展和夸张。 (如各定义相同, 但在快、高、远上又有区别) ; 3、 项目多,难度大,枯燥,乏味; 4、 一个项目就可为国家争得荣誉,较经济、实惠。二、田径教学的主要特点: 1、 教学是又难又易; 2、 达到上课健身的目的简单易行; 3、 教法中的会与不会是相互交叉,互相平行的; 4、 教学过程永远是纠偏过程。三、带问题看教材: 1、 越编越少,越编越简(作为学生用可以,作为专业教师用太简单) ; 2、 教材一本又一本,想创新,但大多是重新排列组织合; 3、 技术是多年经典,创新改革不易;

2、 4、 手段、方法可新,比科技水平; 5、 跑步中一个复步,是几次支撑,几次腾空?四、田径运动训练动态: 1、 模式训练: 内容有: (1)选材标准(身高、体重、二者比例,肚眼高低等) ; (2)成绩预测; (3)多年训练计划(四年以上) ; (4)完整的通过科学论证的全年训练计划,它是多年训练计划的基础; (5)要有身体训练,心里训练,赛前训练,恢复训练方法和大纲,有一个科学训练体系;2、 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来提高某一项目的成绩,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学,运动生物化 学等,从单个的训练群转为社会性。 3、 从定性向定量方面的发展。 4、 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如,电脑法,电剩法,反

3、馈法等,减少无效体力消 耗。 5、 非常重视体育信息,如小周期多高峰训练法等。五、与训练密切相关的现代田径运动的管理水平内容有: 1、保证赛前一年的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指量和强度)指标达到比赛年的预测水平。 2、要科学提高田径训练中主力队员,后补队员的训练过程,组织监督,科学教法等。 3、要保证必要的恢复措施,特别是医学生物学方法。 4、运动员集训期建立符合实践的环境,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5、提高纪律性,加强队员的教育工作,提高心理水平。 6、改善教学训练条件,如,设备,住房,营养,课余时间等多种渠道。 7、要根据全国性和国际性比赛时间来调整训练日程。8、建立教练组,由科研,医务等人员参加,保

4、证有高质量的教育和训练。 六、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结构更新动态: 1、过去全年训练周期划为:准备、基本、比赛、过渡期已过时。国外许多权威实践证明, 应彩多周期训练, 。根据比赛任务,训练水平,多周期一般划为 9 个阶段:适应阶段, 第一基础阶段,冬季赛前阶段,冬赛阶段,第二基础阶段,夏赛前阶段,第 一比赛阶段,第二比赛阶段,过渡阶段。多周期训练,更适合于周期性运动项目,因 为时间短了,训练任务明确,手段选择较准确,训练安排更合理,另外,可根据运动员情 况,调整训练手段,以减少出现过渡疲劳和伤病事故,使运动员在全年多次出现竞技高峰, 多次机会达到成绩高峰,有利于高级运动员提高成绩。 2、对运动分期理

5、论的不同意见。 提高训练总量并非提高成绩主要因素,苏联运动员输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老一套分周期 理论。 现代周期理论的负荷量和强度具有不同而彼此分开,因此,阻碍运动成绩提高,要提高 运动成绩必须是加大运动负荷,同时,加大强度,而非对立分开, 。 周期论和训练原则已过时,需采用新的原则,即量和强度是单一的,负荷量和强度要同 时变化,同时达到最大。 一般心理训练不能为专项心理训练成绩提高创造条件,专项心理训练是提高成绩的基础。七、根据现代特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改革的几点: 1、提高训练负荷的强度和相应的场设条件,通过量的加大而增加负荷,再增加竞赛强度。 2、增加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并且提高

6、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效果。 3、不断完善技术训练,不断改进战术,朵加强和掌握技术和战术方法。 4、扩大范围,提高心理训练效果。 5、充实各种恢复手段。 6、训练过程各环节结构的合理化。 7、应用各种非传统的训练手段和新的训练装置, (如,电刺激,斜坡,反应等) ,这些手段 和装置能使运动员承担所需运动负荷和最大运动负荷,从而完整掌握技术。 8、加强培养运动员过程中的科学教法和医学辅助作用(医学的目的使运动员不停训) 。 9、加强运动训练科学原理知识,加强知识情报资料,加强宣传工作。 10、除上外,要加强对运动员的一般教育工作。八、现代田径运动体系中若干问题介绍: 1、运动员形成最佳状态三要素:技术

7、,技能,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其中心理状态是关键, 是核心。 2、要克服意志品质上的问题。良好的意志品质应具备:自觉性,主动性,勇敢顽强,自制 能力,果断能力等。一般心理障碍来自内部和外部两种,实践证明,运动员首先要克服内 部障碍,再克服外部障碍,这是取得优秀成绩的条件。 3、要注意感觉和知觉训练,在运动员初级训练阶段,要强调多方面,多方式的训练,形成 良好基础。 4、要防止思维惰性,思维训练被许多教练所忽视,因而导致惰性,一般表现技战中不动脑 子,被动接受指令,简单机械地重复,平时,教练员要培养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思维, 形成一个运动表象。心理障碍是客观存在的,但经主观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九、

8、怎样觉察,避免过渡训练。 运动员机体只有承受各种刺激,才越练越强,但超过承受力,就会跨,因而,要注意警告 信号,身体不适应时,信号有: 1、抵抗力下降,如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炎症,脓胞,体力衰竭等. 2、两腿隐痛。 3、不想练,懒洋洋,一般活动也不想参加。 4、赛跑运动员想退场。 5、赛前体重显著下降,赛后难以恢复。十、如何预防过渡训练。 训练前进行 810 的耐力(有氧训练) 。 保证每天有 8 小时睡眠。 饮食能提供全部的营养。 提倡午睡。 进入大运动量,跑的强度要力所能及。 比赛前适当减少运动量。十一、加速恢复的重要手段。 措施以整理活动为主,其内容,强度,顺序都胡科学性。 1、整理活

9、动的强度,相当为训练的 60%左右,或最大吸氧量的 40%55%,按心率每分阶 段 110125 次为最佳,此时血乳酸消除最快。 2、整理活动的内容,步行,慢跑。肌肉伸展练习,全身和局部结合。 3、整理活动的顺序,原则就是与准备活动完全相反。关于短跑训练认识:关于短跑训练认识:一、对短跑的误解: 1.动力性柔韧性差, 2.上、下肢发展不平衡,忽视上肢发展, 3.腰腹肌力量训练不够, 4.左、右不平衡(或上下肢) 5.前、后不平衡, (前快后慢或前慢后快) 6.动作直线性差(歪着跑“8”字路) , 7.局部肌肉耐力差, 8.在概念和分析方法上。 二、短跑训练的基本要素: 1.技术;2.动力性柔韧

10、性;3.静力性柔韧性(是动力性柔韧性基础) ;4.力量;5.绝对力量; 6.力量耐力;7.快速力量;8.速度耐力;9.最快速度;10.加速能力。以上十要素在一年训练 中要平行进行,手段多而目的明确。 三、短跑训练计划:一年计划分单、双、多周期,现代单周期很少用,而用多周期。 四、短跑训练安排特点:1.对技术严格要求;2.对技术柔韧性训练严格,动力性柔韧性为主,3.采用多部位,综合性力量训练。 4.严格控制大密度,大强度的训练,特别是注意周训练量。 五、知足训练常用的主要手段: 1.速度:各种距离起跑,各种方法,信号起跑,听、触、视等。可用 100X4 反复跑,用不 同节奏 3 强度跑,段落跑,强调放松,快速轻松跑, 2.速度耐力,组合跑,几个段落跑,反复跑,接力跑,有强度要求的 250M 或 300M 跑。 3.素质训练手段:卧推,屈臂推,膝关节放松,橡皮带摆,联合器械,屈伸后肌群,哑铃 摆臂,沙衣(负重)下蹲,挺举,固定下肢上体摆动,各种相对跳,跳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