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乐及代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4625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4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乐及代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乐及代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乐及代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乐及代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在生产活动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 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在劳动过程 十发生的人身伤害, 急性中毒事故称为伤广事故。而能对人造成伤广, 对物造成 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称为危险、 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有害固京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 积累作用 )。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牛产过程中的安伞、健康。改善劳动条件, 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 实现劳逸结合 需要采取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确 保安全生产。为此,需要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危险

2、、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是安全评价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危险、有害 同素辨识与分析的准确性、 客观性、预测性决定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优劣,反应 安全评价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作用在于为被评价 单位找出生产过程小的土、次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情况、严重程度及 潜在的事故隐患,以便提出客观、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建议。确保企业的生产活 动在安全条件、安伞环境中运行。7.1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有多种方法。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 分类与代码 ( GB13861 1992)的规定分为: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 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

3、理、牛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 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6 种。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 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 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七补。参照国家标准企业伤亡事 故分类 (GB 6441 86) 分为 16 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 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 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7 11 按直接原因分类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表 按导致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 GB13861 1992)进行分类。 GB 13861 199

4、2 标准的代码共分三层,第一层用一位数字表示大类;第二、三层分 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中、小类。详见表71。7 12 物质及作业环境危害辨识分类7 121 易燃易蠕物质 凝聚相化学爆炸物质a. 火炸药,例如雷汞、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四烯三硝基重氮酚、 2,4,6三硝基甲苯 (TNT)、2,4,6三硝基甲苯硝胺 ( 特屈尔 ) 、黑索金、奥 克托金等各种火药,在受热、摩擦、撞击、冲击波、电火花、激光甚至可见光的 作用下,能发生爆炸,具有极强的破坏力。b.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反应导致自燃、爆炸的物质,例 如硝化棉、赛璐珞、黄磷、三乙基铅、某些氮化物、甲胺、丙烯腈等物品。c. 常温下能与水或水蒸气反应产生可燃气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金属钾、 钠、碳化钙、一氯二乙基铝、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三氯氢硅等。d 极易引起町燃物燃烧爆炸的强氧化剂、氯酸钾、氯酸钠、双氧水、过氧 化钠、过氯化钾、次氯酸钙、高锰酸钾、重铬酸钠、发烟硫酸、发烟硝酸、纯氧 气等。e. 受到摩擦、撞击或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例如硫黄、樟 脑、松香、精萘等。 气相爆炸物质。气相爆炸物质分三类: I 类( 矿井甲烷 ) ;类 (爆炸性 气体、蒸气 ) ;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