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运筹学大m法介绍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2790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 运筹学大m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学设计 运筹学大m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学设计 运筹学大m法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学设计 运筹学大m法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学设计 运筹学大m法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运筹学大m法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 运筹学大m法介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筹学教学设计运筹学教学设计人工变量法人工变量法大大 M M 法法1 目目 录录一、课程分析.2二、教学目标.2三、教学内容.3四、教学分析.3五、教学方法.3六、教学过程.4七、教学过程详细步骤.4八、课后作业.10九、参考资料及学生阅读资料.102 一、课程分析一、课程分析:本节课是运筹学第一章 1.4 节人工变量法,主讲大 M 法的应用与计算。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什么是大 M 法?在什么时候应用?应用的范围以及此方法的优缺点。它是解线性规划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专业能力:通过学习大 M 法,能够应用并解决简单的 LP 问题

2、。2.知识目的:掌握人工变量的使用方法;学会构造初始可行基。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及爱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 三、教学内容:三、教学内容:本节课在前面所学单纯形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当无法得到初始可行基的构造方法,进而引出人工变量法中的大 M 法的处理思想与处理步骤。四、教学分析:四、教学分析:1.教学重点:大 M 法的使用步骤。2.教学难点:应用大 M 法进行初始可行基的构造。五、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问题探究教学,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即在前面所学章节方法的不足方面入手,引出新的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去弥补前面所

3、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根据前章节例题,继续探究当所求 LP 问题无法得到初始可行基时如何解决问题,进而引出人为的增添变量来形成单位向量的方法求解。然后根据步骤,计算解出问题的最优解。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得出结论”“反思得失”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加强对问题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1. 例题分析,发现问题;2. 提出解决方案;3. 进行计算;4. 归纳总结方法步骤,解题思想;5. 针对性练习;6. 讨论优缺点寻找新的解决方案;7. 作业及阅读资料。七、教学过程详细步骤:七、教学过程详细

4、步骤:第一环节:导入新课(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010 分钟)分钟)前面所举各例中,约束条件全是“”型,在每个不等式左面加上松弛变量,不等式变成等式,加入的松弛变量正好组成初始可行基,利用单纯形法求解即可。若当约束条件是“” , “”型时,我们可能无法仅仅加入松弛变量找到初始可行基,此时无法利用单纯性表进行解答。此时我们人为的加上一些变量,使变量的系数矩阵出现单位向量,这时就可利用单纯形法进行求解,然而我们又不希望这些新填入的变量影响我们的求解,因此在计算过程中使它们5 都等于 0,这样即可解决问题,又不影响 LP 问题的结果。举例探究:minmin z=z= x x1 1 +3x+3x2 2

5、2x2x1 1 +x+x2 2 =4=43x3x1 1 +4x+4x2 2 x x3 3 =6=6x x1 1 +3x+3x2 2 +x+x4 4 =3=3 x x1 1 x x2 2 ,x,x3 3,x,x4 4 0 0 人为增加两列相当于又加入两个变量 x5、x6调整后的 A 矩阵还原成约束条件为:由于加入的两个变量只起辅助计算的作用,不能影响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因此它的取值只能是 0 0。引入松弛变量引入松弛变量 x3、x4,将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 标准化。观察约束条件系数矩阵标准化。观察约束条件系数矩阵 A 103101430012AA 矩阵中不存在单位矩阵,因此矩阵中不存在单位矩阵,因

6、此 需要人工地构建一个单位矩阵需要人工地构建一个单位矩阵 001031010143100012A6 第二环节:进入新课(第二环节:进入新课(30分钟)分钟)(一)(一) 、大、大 M 法(法(10分钟)分钟)设要求解 LP 问题:(L)min = = 1, . = 1= , = 1,2, 0, = 1,2,.?其中,一切0(i=1,2,m).1.在约束方程左边加非负变量,成为人工变量,在目标函数中增加含人工变量的项(i=1,2,m),M 为充分大的正 + 数。2.做辅助问题( )min = = 1+ = 1 + , . = 1+ + = , = 1,2, 0, = 1,2, + .?引入人工变

7、量,用单纯形法对( )求解,( )的最优解即为(L)的最优解(证明略)7 本质:原问题与辅助问题是等价的(详见课本本质:原问题与辅助问题是等价的(详见课本42页定理页定理1.9 ) 。 人工变量是虚拟变量,加入原方程中是作为临时基变量,人工变量是虚拟变量,加入原方程中是作为临时基变量,经过基的单纯形变换(迭代)经过基的单纯形变换(迭代) ,将人工变量均能换成非基,将人工变量均能换成非基变量,则所得解是最优解;变量,则所得解是最优解; 判别准则:若在最终表中检验数小于零,而且基变量中还判别准则:若在最终表中检验数小于零,而且基变量中还有某个非零的人工变量,则原问题无可行解。有某个非零的人工变量,

8、则原问题无可行解。(二)(二) 、例题讲解(、例题讲解(15分钟)分钟):1.用大 M 法求解下述问题:minmin z=z= x x 1 1 +3x+3x 2 2s.t. 2x1 +x2 =43x1 +4x2 6 x1 +3x2 3x1,x2 0加入松弛变量 ,问题化为标准型:min z= x 1 +3x28 s.t. 2x1 +x2 =43x1 +4x2 -S2 =6x1 +3x2 +S3 =3x1 x2 ,S2,S30加入人工变量:min z= x 1 +3x2 +MR1 +MR2s.t. 2x1 + x2 +R1 =43x1 +4x2 -S2 +R2 =6x1 +3x2 +S3 =3x

9、1 , x2, S2,S3 ,R1,R20从问题的形式上可看出R1 R2 S3组成一组初始可行基,做出单纯形表如下:9 原问题最优解和最优值为 1= 2, 2= 0,= 2.(三)(三) 、难点解释:、难点解释:退化:在下一次迭代中有一个或几个基变量为0,从而出现退化解。课本57页表1.22(II) 。(可能会导致循环,永远达不到最优解。)为阻止退化现象,在单纯形迭代中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如果几个正的检验数相等,则选其中下标最小的作为入基变量;第二,若有几个比值同时达到最小,则选其中下标最小的基变量作为换出变量第三环节:课程总结(第三环节:课程总结(5分钟)分钟)(一)(一) 、大、大 M

10、M 法步骤:法步骤:1. 添加人工变量构造初始可行基。2. 利用单纯形法求最优值。10 (二)(二) 、要点:、要点:1.加入人工变量使 LP 问题转化成标准型 LP 问题,人工变量只起过渡作用,不影响决策变量的取值。计算过程中要使人工变量取 0;2.M 为充分大的正数,只有这样才能迫使人工变量取 0;3.学会构造初始可行基;4.单纯形表的计算过程。 (步骤图)八、课后作业:八、课后作业:用大 M 法求解课本77页第15题九、参考资料及学生阅读资料九、参考资料及学生阅读资料运筹学导论 (编著者:费雷德里克.s. 希利尔);运筹学教程(编著者:胡运全);11 数据、模型与决策(编著者费雷德里克.s. 希利尔)运筹学基础教程(编著者:黄桐城等);数学模型 (编著者:姜启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