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磨问题处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2293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心磨问题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无心磨问题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心磨问题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心磨问题处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磨削表面出现螺旋纹表现为旋转的工件经过磨削区时表面形成螺旋形划伤(图 1)。原因有五点: (1) 砂轮的出口端“外凸”。消除的方法是在砂轮修整时此“外凸”处应多修整一 些。(2) 托板已经碎裂产生锐边或是表面不光,有拉毛。消除的方法是修磨托板 或换新托板。(3) 工件的导出、送进的速度不当。这时应适当调整导出、送进 辊子的速度,使工件送进、导出转速和磨削区一致。(4) 砂轮结合剂硬度不均, 致使砂轮脱粒不匀。此时必须更换新砂轮。(5) 砂轮和导轮的轴线相对位置有 偏差。必须按照要求重新找正。2. 表面有振纹表现为机床有振动或在磨削过程中工件产生振动,致使工件表面产生振纹。原因 有七点: (

2、1) 砂轮或者其它一些零件不平衡,砂轮的夹紧不正确,致使砂轮旋转 时机床产生振动。此时应重新平衡砂轮、夹盘,在安装砂轮时,应注意使用正确 砂轮夹紧方法。(2) 其它机床或者车辆的振动传至机床,此时应使机床或是远离 这些振源,或是挖防振沟以隔绝和减弱振动的传入。(3) 工件中心太高,砂轮通 过磨削力使工件压向托板、导轮的分力减小,引起工件不能平稳地和托板、导轮 保持良好接触,使磨削产生振动。此时应将托板降低。(4) 托板安装不坚固,使 工件通过托板时产生振动。此时重新安装或加固托板。(5) 传动三角带长短不 一,引起机床振动。此时应重新调整三角带的长度,或更换。(6) 主轴轴承调整 不当或磨损,

3、致使砂轮振动。此时应打开轴承调整螺钉重新调整轴承的间隙量。 (7) 机床电动机有振动,导致机床振动。3. 表面有不规则的擦伤表面有不规则的擦伤的主要原因是冷却液的问题。一是冷却液不干净。二是冷 却液性能不好,导致脱落的磨粒或磨屑滞留在磨削区擦伤工件。若是前者,可更 换新的冷却液或增加冷却液的过滤装置;若是后者,则更换润滑及清洁性能好的 冷却液。4. 表面烧伤主要原因是切削处温度过高,磨削产生的磨削热无法立即排走,造成工件表面烧 伤。可能是切削深度过大,切入速度过快,砂轮过硬或变钝,冷却不够。解决的办 法为减小切削深度,降低切入速度,选用较软的砂轮,修整砂轮表面,改进冷却装 置结构,使冷却液最大

4、限度地达到磨削区,另外可在冷却系统里增加降温装置,增 加冷却液流量。5. 工件产生多角形形状,如三角形、五角形、七角形等主要原因是工件旋转不良或毛坯圆度误差太大造成的。(1) 工件中心高不够,使砂轮通过磨削力压向托板、导轮的分力增加,引起工件 和托板间的摩擦力增大,阻止工件转动,使工件在磨削过程中运转不良,产生圆度 超差。此时应提高工件中心高,但应注意,过高的工件中心高会使工件在磨削时 产生跳动,同样也会产生加工误差,严重时使磨削无法进行。因此应注意选择合 适的中心高。(2) 导轮倾角过大,使工件在加工时运转不良。解决的方法就是减小导轮倾角, 此时若要保持进给速度不变,则应增加导轮转速。(3)

5、 毛坯的圆度误差太大,一般情况下毛坯的圆度误差不能超过磨削余量的 50 %。解决的办法可以在无心磨削加工前,增加一道加工,提高毛坯的圆度,或者在 无心磨削时多通磨几遍。(4) 导轮运转不良,致使工件运转不良。 此时必须修整导轮,以保持导轮运转良好,另外还可检查调整导轮轴承,以保持导 轮主轴与轴承的良好接触。6. 在磨削棒料时两端的直径较其它地方小这主要是砂轮或导轮的刚度不足,在负荷变化时,引起切削深度改变而造成的。 这需要重新调整砂轮或导轮轴承。7. 薄壁零件出现圆度超差薄壁零件与实心零件在同样的切削条件下,一个圆度超差,而另一个不超差。这 可以通过减少切削深度,加大冷却液流量,使用碳化硅砂轮等办法来解决。8. 长工件零件的轴线不直这可能是机床和送料机构调整不好及工件加工前本身不直所造成。解决的办法 一是机床和送料机构均需仔细地重新调整。二是工件加工前必须进行校直,另外 还须作消除应力的热处理,工件在两次磨削间还必须进行校直。三是增加冷却液 流量。在磨削过程中,工件产生不良形状还与机床导板关系很大。正确调整导板 位置,便不难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