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鹿寨县技术创新促进桑蚕业稳步发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20122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鹿寨县技术创新促进桑蚕业稳步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鹿寨县技术创新促进桑蚕业稳步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西鹿寨县技术创新促进桑蚕业稳步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鹿寨县技术创新促进桑蚕业稳步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鹿寨县技术创新促进桑蚕业稳步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鹿寨县技术创新促进桑蚕业稳步发展广西鹿寨县技术创新促进桑蚕业稳步发展今年,广西鹿寨县种桑养蚕已近尾声,桑蚕业获得显著成效,桑园面积和产茧量迈上新的台阶,桑蚕业稳步发展,与农技部门技术创新是密切联系的。种桑养蚕花工多,由于劳动力价格升,外出打工多,提高工效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该县大力发展省力化养蚕,降低劳动强度,促进桑蚕业发展。 (一)调整品种结构,改造低产桑园。大力推广产叶量高的嫁接桑及桂桑优 12、桂桑优 62 品种,将低产桑园改造成高产桑园,特别是近三年来推广嫁接桑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全县 17.3 万亩桑园中,良种桑达到 95%以上,嫁接桑占三分之一,由于叶片大、产量高,养蚕量增

2、加了,叶片容易采摘,比老品种省力省工,深受蚕农欢迎。 (二)发展小蚕共育,简化养蚕工作。发展小蚕共育,使养蚕分工更加专业化,解决小蚕难护理的问题,全县现有小蚕共育室 40多个,主要蚕区小蚕共育率达 50%以上,共育小蚕后群众只管养大蚕,工作程序简化。 (三)改进蚕具,省时省工。一是全面应用木制方格簇,茧大,茧形好,茧质量显著提高。二是上簇方法由人工上簇逐步向采用自动上簇转变,该项技术比人工上簇提高效率 3 倍以上。三是木制采茧器的推广应用,专门用于采集方格蔟的蚕茧,采茧器易制作、工效高、非常实用,其工效是手工采摘蚕茧的 8 倍以上,用采茧器采摘一张蚕种的茧可节约时间 6 小时,折人工费 40

3、元,木制采茧器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四)推广应用桑蚕机械,降低劳动强度。桑园使用微耕机、割桑机、电动喷雾器,切叶消毒使用切叶机、清洗消毒机等,桑蚕机械的普及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省力化程度提高。在冬伐、夏伐后利用微耕机耕作,桑园套种蔬菜、绿肥和食用菌。 (五)改进蚕粪处理方法,防止病害流行。乱倒蚕粪,容易造成病害流行,近年来在主要养蚕村屯建立蚕粪集中处理池,每户一池,全屯的蚕粪统一集中到一处进行消毒处理,改善环境卫生,防止病害流行。 (六)发展简易大棚养蚕,改善人居环境。由于蚕农养蚕规模的扩大,造成蚕房不足,近年我县发展简易大棚养蚕,节约蚕房成本,用地灵活,养蚕效果好,同时也解决了人蚕共居

4、、环境脏乱的问题。一些养蚕大户已使用大棚养蚕,两年来大棚养蚕示范面积 2万平方米。还通过搭架饲养,充分利用空间。 (七)探索生态养蚕模式,建设生态农业。蚕区农户建设沼气池,推广“蚕沼桑”及“猪沼桑”生态模式,用蚕粪、猪粪发酵沼气,沼气用于燃料、照明,沼渣、沼液用作肥料,发展生态农业。文章由 提供。目前,全县蚕区建成沼气池 1.76 万座,占养蚕户的 41.31%。生态桑园建设模式的推广应用,蚕区生态、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八)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促进良性循环。研究桑枝综合利用,全县鲜桑枝产量在 10 万吨左右,有很大的利用空间,食用菌生产大户利用桑枝栽培香菇、木耳、平菇、茶树菇等,目前用于生产食用菌的鲜桑枝约 1000 吨,加入棉子壳、麦皮、玉米芯辅料,可生产鲜食用菌 400 吨,生产食用菌的下脚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用于蔬菜、桑园施肥,促进了桑蚕生产的良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