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七中校园文化——美德篇展板内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1937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昌七中校园文化——美德篇展板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永昌七中校园文化——美德篇展板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永昌七中校园文化——美德篇展板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永昌七中校园文化——美德篇展板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永昌七中校园文化——美德篇展板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昌七中校园文化——美德篇展板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昌七中校园文化——美德篇展板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德导言有人羡慕漂亮的服装、英俊的外表,有人追求精心的修饰、潇洒的举止。但这些只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难以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震撼。而美德犹如发光的宝石,在朴素的衬托下发出七彩的光芒。也许你没有嘹亮的歌喉, 不能一展舞出的风姿; 也许你没有丹青的慧眼,不能绘就绝世的画作;也许你没有敏锐的头脑,不能留下壮美的诗篇。但你可以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情感,你照样有理由获得人们的尊重。请与美德同行,让自己的人生精彩;请与美德同行,让我们的社会和谐。爱国明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革命家陈天华, 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

2、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他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 鼓舞同胞起来战斗 , 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祖国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践踏,文明古国一天天衰落, 而有些中国人丧失了信心,他奋笔写了警世钟 、 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用长长的诗句,歌颂我们的山河、人民和历史。后来为了唤醒民众,他不惜投海自尽,用生命报效祖国。谭嗣同痛恨外国势力侵略中国,决心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他和康有为等人提出变法的主张,却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强烈

3、反对。1898 年,光绪皇帝决定变法,谭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发动了政变,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等人逃走了。谭嗣同没有跑,他说: “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有人为变法而流血,这是国家不能强盛的原因。 如果要有人流血,就从我开始吧! ”谭嗣同被捕以后,毫无惧色,在监狱中写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被押到刑场受刑前,大声喊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位笑迎死亡的义士,心里装着祖国。他自动走向死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价值。奉公守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赵奢原来是一名征收田赋的下

4、层官员,是个办事公平而且非常严格的人。有一次,相国平原君家的人不缴租税,赵奢就杀了平原君家的九个管事人。平原君知道后很生气,下令要杀他。赵奢不但一点都不害怕,还义正严词对他说: “您在赵国权势非常显赫,但是您的管家却拒绝缴纳赋税, 这样会损害到国家的法律, 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威信。要是大家都这样,赵国就会慢慢衰落下去,早晚会被其它国家灭亡。以您现在这样崇高的地位,如果能够带头遵守法令,那么赵国就会强大起来,您也会更受大家的尊重。”平原君觉得赵奢说的很对,不但没有杀他,而且把他推荐给赵王, 让他担任更高的官职。西汉前期, 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率团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使命即将返回时,匈奴祸起萧墙

5、:缑王乘单于出猎之机,密谋杀害重臣卫律,劫持单于之母附汉, 结果事败。苏武因其副手参与此事而受牵连。单于命卫律刑讯苏武一行。苏武便慷慨陈词,激励众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然后拔出佩刀自刎,以明心志。卫律见状大惊,速召巫医救治,后又以高官厚禄诱降。苏武对卫律的行径痛加斥责:“汝为人臣子, 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何以汝为见?”单于下令押送苏武去北海牧羊,佯称待公羊产下羔羊就放他南归,妄图迫其俯首就范。苏武身在异乡,但心向汉室,“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直到汉昭帝初年,苏武才得以归汉。不辱使命的苏武,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守信宽厚恭则不侮,宽则得众,

6、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实际毁了比物质更宝贵的声誉,无异于失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三国时期的蜀国, 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

7、,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 那可不是他的本性; 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勤劳孝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永眠。怀海禅师订立了著名的禅门清规百丈清规,大力提倡 “ 农禅” 的生活。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徒弟们下地劳动,并且发誓说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但是岁月不饶人,转眼老

8、禅师到了两鬓苍苍、颤颤巍巍的风烛残年。众人苦苦劝告,他仍坚持亲自下田劳动。弟子趁老禅师入睡的时候,把老人下地劳动的工具偷走藏了起来。老禅师醒来后说:“ 我没有什么德行, 怎么敢让别人来养着我呢?我既然发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该终生遵守。现在我没工具下地干活,违背了誓言,就只好用绝食来谢罪啦。”据说百丈怀海禅师在九十四岁时,还与弟子们一起劳动。 也许正是老禅师的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老规矩才能一代代传了下来,直至今日。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精于政务著称。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 怎么办?

9、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 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 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 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古人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行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谦让 节用太尉周勃亲自率兵诛诸吕,功劳很大,陈平欲让相位于周勃,于是谢病不朝。文帝初立,责怪陈平不该这时称病。陈平说:“ 高帝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相让勃。” 文帝乃以周勃为右丞

10、相,位第一;陈平徙为左丞相,位第二。事过不久,文帝问周勃“ 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天下钱谷一岁出入几何?” 等问题,周勃汗出浃背,愧不能对。文帝又问陈平,陈平从容不迫地答道:“ 陛下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文帝又问: “ 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何事也? ” 陈平说: “ 宰相者,上佐天下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 外镇抚四夷诸侯, 内亲附百姓, 使卿大夫各得其职也。 ”文帝深为满意。周勃自知不如陈平,遂谢病请免相。从此陈平独任相位,直至谢世。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常常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训俭示康。他在文中说道,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因为俭约而遭到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又说,近几年来,风俗颓弊,讲排场,摆阔气,当差的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也脚上穿着丝鞋。 为了酬宾会友“常数日营聚” ,大操大办。他对这种奢靡的风俗感到痛心,为此而慨叹道:“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随后,司马光赞扬了宋真宗、仁宗时的李沆、鲁宗道和张文节等官员的俭约作风, 并援引张文节的话说:“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告诫儿子这句至理名言是“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接着,他又援引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说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