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1926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一、一、 总论总论(一)项目名称(一)项目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书(二二)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巴马瑶族自治县林业局(三三)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河池市林业局。(四四)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谭忠敏(五五)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地点:9 个乡 62 个行政村(六六)项目规模:项目规模:实施面积 23.35 万亩,其中植树造林 0.85 万亩,封山育林面积 22.5 万亩。(七七)

2、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330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1864 万元,县配套(包括农民投工投劳折款)466 万元。(八八)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年限:2009 年至 2011 年。二、二、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一)巴马瑶族自治县背景巴马瑶族自治县背景1、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东径10651181073241之间,北纬 234953242326之间,东邻大化县,南接平果、田东、田阳三县,西与百色市、凌云县接壤,2北连东兰、凤山两县。1.2 地貌特征地貌特征自治县境内山岗林立,素有万岗之称。

3、境内地貌千姿百态,峰丛叠嶂。整个地形为三面高中间低,境内海拔高度一般在 300800米。北部及西南部为喀斯特地形,为岩溶地貌,西北部为中、低山地貌,东南部为丘陵地貌。岩溶地貌为自治县境内主要地貌类型,属峰丛洼地类。面积107.05 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37.2%。岩溶地貌的特点为石山基座相连,山体高大,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山峰海拔高度多在600 米至 900 米之间,山体表露岩石多,穿山洞、天生桥、天坑、落水井、漏斗、峰丛洼地、峰林谷地、碟形洼地等喀斯特地貌。岩石多,泥土少,耕地缺乏,无后备耕地资源。地表无河流,地下暗流多,但埋藏深,易旱易涝,人蓄饮水困难。丘陵山前地貌。面积 117.8

4、1 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9.6%。该区海拔在 200-500 米之间,区域内有盘阳河、灵岐河、巴王河、巴马河、龙洪河、元吉河等小河流经,土体厚深、肥沃,丘间谷地广阔,水田多且灌溉良好。中低山地貌。以砂岩、页岩为基岩,山体切割深,山势高陡,生物、气候植被变异较大,森林的覆盖率较高。水源丰富,沟、溪、涧众多,是自治县内的水源地。土壤多属砂壤质,土体深厚肥沃,面积为 68.84 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 23.2%。山体一般为海拔700 米至 1200 米,是自治县内温凉区,年平均气温比中部、南部3低 2.7,俗称“高寒山区”。1.3 气候气候巴马县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暖,

5、雨量充沛,年均气温 20.4,极端最低气温为3.3,极端最高气温38.4。年平均日照 1552.9 小时,比邻县的凤山和大化多,年日照百分率为 35,无霜期为 337359 天。年均降水量 1557.4mm,3月10 月份各地作物生长季节的历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m1700mm 之间,占年降水量的 91%96。年均蒸发量1459mm。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年相对湿度 79。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1.41.4 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巴马县动植物资源丰富。在我县大石山区及自然丛林中憩息着大南蛇、猴子、穿山甲、苏门羚、野鸡、猴面鹰、猫头鹰、哈蚧等19 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憩息着野兔、飞虎、箭猪、中华

6、竹鼠、旱獭、果子狸、野猫、半斤鸡、布谷鸟、啄木鸟、百花蛇、广蛇、山蚂拐、树蛙等 43 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森林树种分有 54 科,420 种。森林植被中天然林主要有壳斗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桦木科、桑科、豆科、樟科、松科、木兰科等。其中珍贵树种有擎天树、观光木、金丝李、枧木、黄连木、蒜头果等。人工植被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香椿、苦楝及油茶等经济果木林。灌木植被有桃金娘、野牡丹、盐肤木、牛奶果、短翅黄杞4等。草本植被有黄茅、五节芒、芒草、莠竹、铁芒箕、乌毛蕨等。2、石漠化区域现状、石漠化区域现状我县大石山主要分布在东山、西山、2 个乡全乡,凤凰乡的凤凰村、长和村、德纳村,巴马镇的介莫村、巴

7、马村、盘阳村、法福村、练乡村、龙洪村,燕洞乡的龙田村、龙凤村、龙甲村、同合村、交乐村,所略乡的尚勤村、百久村、弄中村、弄阳村、龙凤村、所圩村、六能村、弄神村;甲篆乡的百马村、拉高村、甲篆村、松吉村、平安村、坡月村、仁乡村、兴仁村、好合村;那社乡的东烈村、大洛村、那乙村;那桃乡的民安村、班交村、平林村等 62 个村。全县石山岩溶面积 107.05 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37.2%比国家划分岩溶地区县域规定标准超过 10.2%,是岩溶地区县,也是石漠化的典型地区。全县石漠化面积 73.05 万亩,且属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地面岩溶异常发育,属世界北回归线生态脆弱区。是贫困农民集中居住区域,人口 7

8、.44 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 34.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5.59 万人,占 25.9%。该区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生存条件和医疗卫生状况极差,交通通讯闭塞水缺乏,电不通,生产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粮食产量低。3、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3.13.1 行行政政区区划划及及人人口口情情况况全县共辖9 个乡1 个镇,2 个国有林场,4 个社区,103 个村民委,1676 个自然屯,1889 个村民小组,人口25 万人,其中农村户数54035户,农业人口21.53 万人,农村劳动力11.16 万人,常耕耕地总面积515.26 万亩,人均耕地0.7 亩,人均有粮251 公斤。农民人

9、均纯收入1290 元。3.23.2 工工农农业业生生产产现现状状我县工农业生产现状,总的来说,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2002 年,全县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经济整体运行态势良好,据统计,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3512 亿元,比1998 年增长22.26,年均增长5.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90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407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198 亿元。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可实现2666 元,年均增长4.23%,2002 年财政收入4600万元,年均增长9.31%。3.33.3 交交通通、通通讯讯条条件件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全部乡镇、村公所、大部分

10、村屯都通公路,到县外的公路可通南宁、河池、百色、大化等地。对于林副产品和木材的采运提供了便利条件。全县10 个乡镇和大部分村屯通了程控电话, 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全县范围,可与国内、国际直接通话,通讯便利。3.43.4 文化教育现状文化教育现状?全县有两所高级中学和一所民族中学 ,各乡镇都有一所或两所初级中学,每个行政村均设有中心完小 ,但由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 ,有部分学生未读完小学就 辍了学,大部分学生勉强读完初中 ,但大部分学生上不了高中。总的来说,农村文化素质较低。2003 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打响了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我县教育、6卫生、交通、林业、农业等基础设施 已得到极大的改

11、善,经济得到较快地发展。4 4、项目的必要性、项目的必要性我县是岩溶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石山岩溶分布面积 107.0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 37.2%。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石漠化土地73.05 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 23.8%,占岩溶面积的 68.2%。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珠江上游的红水河支流流域,是红水河梯级电站的上游区域。从挽救和改善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角度出发,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已是刻不容缓。首先,项目建设是维系珠江流域的水文治理,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急措施。我县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境内有神秘的盘阳河、灵歧河水系,同时,我县又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

12、。多年来,由于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江河断流,生态环境明显恶化。水灾、旱灾成为盘阳河、灵歧河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严重地阻碍了该流域经济的顺利发展。珠江防护林体系是全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一,国家对珠江流域治理非常重视。积极开展珠江防护林工程,恢复林草植被,对于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又可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是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其次,项目建设是减轻自然灾害、保证和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基本措施。水土流失将对我县下游的岩滩、大化等梯级7电站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对我县及下游各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毁灭性的

13、打击,项目建设已是刻不容缓。据不完全统计, 2001 年我县“6.8”特大洪灾,农作物受灾 4.3 万亩,损坏耕地 1.29 万亩,因灾粮食减产 12900 吨;造成经济损失 1.2 亿元。实施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这已成为我县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共识,也是我县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成果将得不到巩固,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再次,项目建设是消除贫困,发展区域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的根本措施。我县是典型的 “老、少、边、山、穷、库 ”地区,是国定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因此,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

14、义。再其次,项目建设是保障红水河国家重点电站岩滩电站、大化电站等梯级电站长久效益的重大措施。5 5、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的可行性当前,在我县实施石漠化治理有许多有利因素和条件:首先,自治县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重 点任务,这对我县的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第二、有优越气候和植物资源。我县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气温高、雨量多、热量足, 湿度大、雨热同季,这是植被生长和恢复的最基本条件。此外,植物种类多,包括乔木、灌木、竹子、8藤本、草本等种类齐全,可供营造林选择的树种多。?第三、?我县具有工程建设的实施经验和工程技术力量,近几年

15、来,我县较好地完成各项林业工程建设任务,所开展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石漠化治理 ?、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 都经市级、自治区级复查验收通过。第四,广大干部群众有生态建设的强烈愿望和积极性,他们迫切要求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或援助,用自己的艰苦奋斗,摆脱贫困落后,建设美好家园。因此,在我县岩溶石山区治理石漠化,条件是具备的,效果将是良好的,项目是可行的,应该加快实施。(二二)项目区的背景项目区的背景1、项目区的选择、项目区的选择我县石漠化的典型地区,项目分布全县 9 个乡镇 62 各村的岩溶山区,石漠化面积 73.05 万亩,其中治理 23.35 万亩,占石漠化土地的 32%,且属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

16、生态地位重要,区位类型有代表性,是我县重点保护区。该区是珠江上游的红水河支流流域,也是红水河梯级电站岩滩电站的上游区域,在该区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比较强的示范作用,经过 35 年时间将产生规模成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项目区的基本情况、项目区的基本情况项目涉及 9 个乡 62 个行政村农村人口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万人占 %。总户数 户,土地总面积 万亩,其中耕地9面积 万亩,粮食总产量 吨,人均纯收入 元人均口粮 公斤。未解决温饱及低收入人口 万人,占项目区总人口 %。三、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立项理由三、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立项理由1、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来说是“石漠化” 。该区经济落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先进技术基础设施差人口素质低。2、立项理由、立项理由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民生活贫困,经济来源极少,无资金治理石漠化,必须申请上级项目资金扶持。四、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四、项目建设内容,规模1、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通过实施人工造林和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