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1910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部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部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部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部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部分 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导向分析一、时事题的功能及教学导向【组题 1】2012 年春节,小龙写了一副对联反映一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科技成就,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回答 12 题。1这副对联的上联是“兔借神舟归月殿”。你认为下联应该是A映月飞霞辉万道 B龙携时雨下天宫C风拂大地暖人间 D舒心笑语乐天年2最适合这副对联的横批是A五谷丰登 B创新兴业 C月照千秋 D和气生财 2012 年河北省中考题2011年9月29日1时6分,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它为我国将来建立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目标打下了基础。它是A.“神舟八号” B. “嫦娥一号” C.“天宫一号” D.“长征一号”2012 年福州

2、市中考题【组题 2】2012 年 11 月 8 日,中学生小辉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首诗词:“云淡天高秋风劲,北国霜晨。雁阵欢鸣,不尽红叶壮京城。神州大地展美景,盛会喜临。亿众同 庆, 继往开来乾坤新。 ”回答 12 题。1诗词中的“盛会”是指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第三十届奥运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实现“继往开来乾坤新”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A B C D2013 年河北省中考题2012 年 11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为 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A十八 全面

3、建设小康社会 B十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十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十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杭州市 2013 年中考题2【组题 3】小辉依据下列人物的事迹及影响,概括了以下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弘扬民族精神 B加速经济腾飞 C推动科技进步 D维护世界和平2013 年河北省中考题她是个 80 后,活泼可爱,关爱学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她用柔弱的身躯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下。她就是“感动中国”2012 年度人物之一、被网友称为“最美女教师”的 。A.吴 斌 B.吴菊萍 C.高铁成 D.张丽莉无锡市 2013 年中考题二、试题生活化的追求及教学启示【组题 1】走近生活,简

4、要回答。(1)图一和图二中的行为人被罚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图一中的行为人提出劝诫。(2)图二中的行为人应增强哪些意识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河北省 2013年中考题阅读漫画,回答问题。(1) “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什么行为?这一行为可能会侵害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来源:Z.xx.k.Com2013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题3【组题 2】感受法治,探究实践。2012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 30 周年纪念日。冀华中学九年级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以“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第一组来到当地政府,看

5、到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在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就职宣誓。探究一:手持宪法宣誓意味着什么?第二组分头采访了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举报制售盗版光盘的消费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探究二:在这些人身上,体现出法治社会对公民的哪些要求?第三组来到某高中,观看高中学生手捧宪法在成人仪式上宣誓。探究三:手捧宪法,心有宪法。请以“我的成长与宪法”为题,写出你的内心感言。河北省 2013 年中考题阅读材料,分析说明。材料一: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依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现行宪法公布实施 30 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

6、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 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 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1)为什么说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哪些最根本的问题?2013 年鄂州市中考题三、试题能力化的坚守及教学要求【题例 1】知晓国情,分析说明。材料一:截至 2010 年底,我国 农村地区处于贫困标准以下的人口多达 2688 万,城 纠史入差距之比仍高达 3.23:1。为减缓农村贫 困,我国政府先后 颁布实施了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一系

7、列减贫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 贫开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材料二:截至 2010 年,我国西部地区 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 19.31%,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 70%和 55%左右。西部地区 还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 75%左右。2012 年 2 月,国家颁布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上个世纪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规划。材料三:据统计,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8%;全国年平均缺水量 500 多亿立方米,2/3 的城市缺水,农村近 3 亿人口饮水不安全。2012 年出台的国

8、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指出,严格控制用水 总量, 严格控制入河湖排 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1)请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内容,按照“国情政策(战略、国策等)目标”的思路,在以下相应序号后填上适当的内容。据材料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_据材料二:_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据材料三:资源、环境形势严峻_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国家实施减贫规划、西部大开发规划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3)结合材料三,说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要求。(4)综合以上三个材料及问题,概括得出一个有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9、4【题例 2】关注生态,分析说明。材料一:材料二:自 1989 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 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部环保法律。2013 年,国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重点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和技术体系。材料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舒适的人居环境人 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哪方面的不协调? (2)材料二体现了国家为解决上述不协调采取了哪些策略?(3)材料三中的“需求”反映出人与自然应是什么样的关系?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应有怎样的反思。河北省 2013 年中考题四、试题

10、价值观考查的追求及教学价值【题例 1】参与生活,简要回答。生活中,人们对食品、药品等商业领域中的虚假宣传深恶痛绝。下图是“如果遭遇虚假宣传,你会怎么做?”的网络调查结果:(1)如右图所示,你最赞赏哪类人的做法?(用图中的字母表示)他们的哪些品质值得你赞赏?(2)你最赞赏的做法,会产生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5【题例 2】融入社会,分析说明。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提到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到 2020 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12.4 年提高到 13.5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9.5 年提高到 11

11、.2 年,其中受 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 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 2009年翻一番。( 1) 图 一 显 示 出 的 我 国 人 口 的 哪 一 变 化 令 我 们 “忧 ”? 简 要 说 明 理 由 。(2)图一、二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令我们“ 喜” ?出现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谈谈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五、试题思维方法考查的尝试及教学影响【题例】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略)材料二: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 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 80 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

12、,沿海 设立经济 特区等,从而 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90 年代初,伴随着“ 姓资姓社 ”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 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90 年代末,围绕加入 WTO 利弊问题 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 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 实现快速增长。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 领域出现 了一些不均衡、不公平的 问题,突出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 难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

13、盼望。2013 年 2 月初,国务院批转的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 见正式公布。 该意见确立了“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 “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改革目标。(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3)分析材料三,从起因和目标两方面,概括出我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2013 年河北省中考题六、试题教育功能的体现及内涵揭示1000001050001100001150001200001250001300001350001990年 2000年 2010

14、年人 口 普 查 总 人 口 数 示 意 图图一 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增 加 约 1.3亿 人增 加 约 7390万 人 89303611142202000400060008000100001990年 2000年 2010年每 10万 人 拥 有 大 学 文 化 程 度 人 口(单位:人)图 二 每 10 万 人 中 具 有 大 学 文 化 程 度 的 人 口 示 意图6【题例】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右面是世界历史上两位杰出人物的传记目录。材料二: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 师协会副会长施杰,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以及与国内一些知名的法学 专家、医学专家的深入探讨,在

15、 2010 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率先提交了一份“关于增加危 险驾驶罪” 的提案,并很快得到有关部门采纳。2011 年 2 月,刑法修正案将醉酒 驾驶列为犯罪,5 月 1 日正式施行。施杰被评为 2011 年度法活人物。材料三:郭明义是鞍钢集团一名普通的公路管理员。十几年来,他每天提前 2 小时 上班, 风雨无阻;十几年来,为贫困者捐款共 10 多万元,从未间断;二十多年来,无偿献血 6 万多毫升,乐此不疲 他被誉为“当代雷 锋”。目前,以他名字命名的“郭明义爱。团队”已有 100 多支,遍布十几个省份,参与爱心团队的 6 万余名志愿者以自己的爱心行动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1)据材料一中的人物传记目录,判断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有何重人贡献?(2)据材料二,联系施杰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谈谈他被评为 2011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