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1897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广东区域统筹发展要有新思维对于广东的区域经济格局,省内学术界最为流行的是四分法:珠三角、粤东、 粤西、粤北山区四大板块;也有学者认为粤东、粤西在发展阶段上具有相似性, 因而认为广东经济事实上是三大板块:珠三角、山区和两翼。也有人认为,广东 省应坚持沿海发展战略,建设沿海经济发展带,这种思路事实上把全省分成了沿 海和内陆两部分。 本文仍采用最为流行的“四大板块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区域统筹发 展的新思维,提出如下建议: 一, 广东四大经济板块应有最基本的产业分工:“珠高北绿,西重东轻” 广东经济经过 30 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在总量上超过 3 万亿元人民币,并形 成了

2、广州、深圳两个超过 6000 亿 GDP 的经济中心城市,广深两市相加,经济首 位度近 50%;全省形成了若干个产业集群,并显示出一定的区域特色。这种由市 场化改革而导致的产业振兴,有其厚实的社会基础,而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不过到十一五时期,广东经济已面临沉重的产业转型压力,广东经济的龙头 珠三角地区,传统的制造业因成本上升等压力,迫切需要转移出本地区;广东省 政府在过去若干年里,鼓励这些产业转移到粤北山区,但也导致清远、河源等山 区城市面临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压力,这一政策需要检讨;广东的沿海地区既包括 珠三角,也包括粤东和粤西地区,但粤东和粤西的临海优势在过去 30 年里并未 得到充分发挥

3、,成为中国沿海陷落带的组成部分,这不能不说是广东省的战略失 误;所谓的“两翼”应成为广东未来 20 年战略开发的新增长极,而珠三角仍应 是广东经济成长的最主要推动力。 因此本文建议,广东省政府应在战略层面上对四大经济板块进行大致的功能 区分,按照“珠高北绿,西重东轻”的原则,使之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共同构 成一个亚洲级的广东经济体。 1, 珠三角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有三:高新技术产业、尖端的装备制造业和 高端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应以深圳、广州为两个中心,建立强大的研发基础(以巨大 的资金投入;建立全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科技开发制度;重点攻关力求有所突破。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4、巩固广东已有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补足产业短板,争取在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有重要突破,形成 广东第二个、第三个有全球价值的产业集群,培养若干个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 司。 尖端装备制造业应在争取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广东省重点扶持,针对市场需 求,吸引外资与民族资本相结合,建立或引进几个重大的产业项目,以此带动整 个产业链的形成。 高端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珠三角应与香港紧密合作,抢占全国和全球产业分工的制高点。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均应建立以香港为中心、以深圳和广州为副中心的合作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支持发挥“深港创新圈”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扩

5、大深港 创新圈的物理范围,形成穗深港创新走廊。 2, 粤东地区应主攻轻工业制造业,并以信息化来促进其产业提升,形成在 全球的加工 制造竞争力,并建立为之服务的物流体系。(后有详述) 3, 粤西地区应主攻重化工业,利用湛江大海港的优势发展临港大工业。 (后有详述) 4, 粤北山区应以生态保护、水源保护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和健 康产业。(后有详述) 二, 以粤东、粤西两翼为重点开发地区和新的增长点 珠三角的传统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不应阻碍此一趋势,而应 顺势引导,将之转移到两翼地区,并适当提升其产业档次。如果珠三角落后产业 不能顺利移出,也会影响珠三角自身的产业升级,阻碍广东省

6、在全国发挥更重要 的作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方向不应是粤北山区,而应是粤东和粤西地区,其轻 工业制造部门应适度向粤东地区集中,而重化工业应适度向粤西湛茂地区集中。 粤东地区以汕头为中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轻工业制造基础,比如纺织服装、 电子、食品、陶瓷等等,虽然其规模和实力与珠三角地区相比仍有相当差距;潮 汕人民与浙江温州人颇相类似,具有强烈的商业精神,潮汕地区也成为国内民营 经济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汕头等大海港,以汕头港为中心,潮汕地区已建立 起一个初步的高速公路网络。现在该地区最重要的困境是,由于历史原因,商业 信用在该地区缺失,并在国际和国内形成了负面的印象,一时难以扭转。 为此,必须在该

7、地区建立若干个产业转移园区,进行封闭式管理,以营造不 同于园区外部的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可以由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发达地 区,与潮汕各地方政府对接合作,建立若干个各自的产业转移工业园,由深莞佛 各市的行业协会或商会进行招商管理,两地政府可以在税收等方面进行互利合作; 也可由两地政府分别入资的方式共组产业园区投资管理公司,并进行相应的产业 运作和资本运作。 可由香港、深圳的港口企业投资汕头集装箱港,以及汕尾地区的中小型集装 箱喂给港;以汕头港为中心,建设疏港高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在汕头港和新 建潮汕机场附近地区,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在靠近深圳的汕尾地区,打通与深圳 盐田港和惠州港的高速公路联

8、系。 应将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进行合并,建设由原汕头主城区、潮州主 城区、揭阳主城区组成的,新的组团中心城市(可仍叫汕头市,或改名为潮汕市) ;在不同的组团之间,建设快速的市政道路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并与新建的潮 汕机场相联接。应建立潮汕地区与珠三角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和轨道交通、支线 航空联系,以方便珠三角为粤东地区提供高端服务。 应在潮汕地区布点省财政投入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以方便就近为粤东轻工业 基地提供支持。 粤西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由于各种原因发展现状很不理想,本文认为,没 有战略性地开发湛江地区是广东过去十年中最明显的战略失误。但湛茂地区有较 好的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应充分利用:

9、1,湛江地区有广东海岸线最好的大海 港条件,2,充足的临海工业用地;3,在中国的海岸线中,距离中东石油和澳州、巴西、印度等铁矿石产地最近;4,是中国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并 有铁路及高速公路与之联系。 由于行政分割的原因,广州的重化工业在向外迁移时,重点迁往了南沙地区。 但是应特别提出的是,南沙水域位于珠江口,是珠江水系最为敏感的生态区域, 而且周围遍布珠三角主要的城市群,不应布点肯定会对环境造成难以预估影响的 石化工业和钢铁工业。本文建议广东省政府应主动介入,避免在广州南沙地区建 设大型的石化工业,将中科大石化项目改建在湛江地区,其余新增的石化工业亦 向湛江集中,珠三角地区除了已上马

10、的惠州大石化项目外,不应上马新的石化工 业项目。 广东应在湛江地区建设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园区,并依托该园区,按照循环经 济的模式,打造产业门类齐全的石化产业集群。 广东应在湛江建设世界级的工业大港,其原油码头、铁矿石码头、散杂货码 头应为粤西和大西南地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应建设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疏港高 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以方便它更好的提供上述服务。应该建立湛江地区与珠 三角地区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和轨道交通(至少应建设两条高速铁路,湛广客运 专线,以及与深港澳地区联结的沿海高速铁路)、支线航空联系,以方便珠三角 为湛江地区提供高端服务。 广东省在粤西地区进行行政区划改革,合并湛江和茂名两市,统

11、一规划和开 发。应在湛江地区布点省财政支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比如广东化工学院、广东 钢铁学院?),以就近为粤西重化工业带提供支持。 三, 粤北山区是广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 粤北山区(主要包括韶关市、清远市、河源市、梅州市)是广东主要的水源 地,清远和韶关个别地区又是不适合经济开发的石灰岩地区,本文认为,应全部 或大部列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致力于建设成为广东的后花园,避免重走珠三 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老路。 由于粤北山区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与珠三角相比有巨大的落差,这 因此成为广东区域不协调、不平衡发展的主要证据,也迫使历届省委、省政府将 粤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作为平衡区域发展的中

12、心工作来抓,省政府连续召开了十一 年的山区工作会议,政府出台了多种财政和产业政策,鼓励粤北山区的工业化和 城市化,促进粤北各市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提高,可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不能否认的是,对粤北山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本文以为,这 样的区域平衡思路是走入了误区。 广东省应停止对粤北山区的工业化及城市化的鼓励政策,不鼓励粤北各市追 求财政增收和自足的努力,转而坚定建设“绿色粤北”、弱开发、强保护的开发 思路。当然,粤北人民同样有追求幸福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权利,如何满足这一 要求?本文认为可从以下路径得以实现: 1,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支出大量资金支持粤北山区的教育、文化

13、、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交通等各项事业,使之获得与珠三角质量相近 的公共服务,是所谓“公共服务”均等化。 2,省内主要水系进行水权市场化改革,上下游地区可进行水权交易,让下 游工业化地区为水资源和生态保护提供成本,粤北山区通过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 易,从下游产业发达地区获得生态补偿。 3,由于教育水平得到保障,粤北山区人民的子弟可籍由获得高等或技术教育,转移向发达地区就业。省内发达地区可采取地区协作的方式,以固定的管道 吸引粤北山区劳动力在广东沿海地区就业,并以此逐步减少粤北山区的人口负荷, 直至粤北山区的人口规模达到生态保护的要求。 4,在省的产业及区域政策支持下,粤北山区大力发展旅

14、游休闲、健康养生、 生态体验、现代农业等零污染的绿色产业,并使之在全国及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 成为强势产业,为粤北山区的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在粤北山区的中心城市,可 适当发展城市型和本地市场型非污染工业。省应建设粤北山区与沿海地区的高速 公路和铁路联系,在粤北各个中心城市和主要风景区建设支线机场,方便区域间 的人员来往。 四, 功能区战略。 在广东下一轮大发展浪潮中,区域统筹发展的操作策略应采取“功能园区带 动、精细开发”模式,设立若干个主要的产业功能新区,以此带动广东的产业升 级和区域统筹发展。 综合前文所述,广东应发挥现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的产业龙头功能,并对

15、其区域布局和产业重点进行调整。 1,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应充分发挥深圳、广州、中山、惠州等 6 个国家级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功能,强化全球产业和技术趋势研究,引入“亲商”理念, 使之成为广东高科技产业的龙头;应争取国家对“深港创新圈”计划进行政策支 持,并在运作成熟后将东莞松山湖园区纳入深港创新圈;支持深莞共建广东“硅 谷”;在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建设两个科技、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 2,在高端服务业领域,重点建设广州、深圳、汕头、湛江四个物流中心; 建设广州、深圳、珠海三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支持深港共建全球金融中心,深 圳、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3,装备制造业领域,应在广州南沙建设世界级的装

16、备制造产业基地,并在 东莞虎门港开发区、深圳坪山大工业区和珠海西区建设三个省级的装备制造工业 园区。 4,在湛江东海岛和惠州大亚湾建设两个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园区,并在其周 边地区建设若干个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在湛江东海岛和惠州巽寮半岛建立广东省 循环经济试验区。 5,在潮汕三市和汕尾市,深汕高速公路和厦深铁路沿线,建设 10-15 个珠 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每个占地不少于 5 平方公里,不超过 30 平方公里);在 汕头港和潮汕机场新建保税物流园区。 6,在粤北地区建设 3-4 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建设 3-4 个国家级 风景区和休闲渡假基地。 要重新发挥三个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拥有深圳、珠海、汕头 3 个经济特区, 是广东在上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上半页在全国形成制度竞争力优势的主要原因 之一,进入新世纪后,特区的作用弱化了。但是中央政府并无意取消经济特区, 反而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