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1561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江西省吉水中学易华明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 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 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 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民俗文化是指由民间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生活文化和世代传 承的文化传统 , 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分为四大类:物质 民俗,包括饮食起居、交通医保;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血缘、地缘、业缘 组织等) 、社会制度(人生礼仪,传统习惯等) 、岁时节日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 精神民俗,它包括古代民间习俗信仰。简要地

2、说,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 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涵盖着现代民族风情习惯, 比如说,过年要吃饺子,小孩 子周岁的时候要抓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习惯性的问一句“吃了吗?”等等。 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 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 让学生了解、 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 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 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 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 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 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

3、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 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 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 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 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 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 对教师的照 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 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 求。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 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

4、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中学语文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事项。如: 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 毕至,少长咸集。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必修五兰亭集序 ) 第二天天一亮, 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 用溪水洗了脸, 把早上说梦的忌讳 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 我象跟了这声音各处飞, 飞到对溪悬崖半腰, 摘了一大把虎耳草, 得到了虎耳草, 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5、(必修二边城)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必修三鸿门宴) 由此可见,民俗描写已经成为文学作品有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材 中有大量的人格榜样, 在教学时发掘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民俗文化的阐释与渗透也将在一定程 度上对语文教学产生作用。 1、民俗文化有利于学生词汇的沉积与演变 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一种语言的结构方式、语义内容的揭示, 了解使用该语言 的民族的风俗习惯。 这些风俗习惯有的贮存在语言里,成为一种历史、 或者在现 实生活中还有它的残迹和影子,有的一直传承下来, 有的有了新的发展, 形成新 的民俗

6、。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 翻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尤其是在古代文学教材中, 我们可以采撷到相 当多的民俗词汇。这里,仅以“帽”来说明中国的服饰文化对服饰词汇词义的产 生和演变带来的影响。 古代表示帽子的词有“冠” 、 “冕” 、 “巾”等。“冠”是我们平时在课文中最 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 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比如,我们都知道戴帽子要束带子,由 此产生了“冠带”一词;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节,结发加冠, 以示成年,可以娶妻的习俗,于是产生了“冠礼”一词;如果与“童子”等表示 年龄的词语相对时,“冠”的意思便偏重于成人,

7、如子路冉有曾皙侍坐( 论 语 )中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服饰装扮在古代象 征着一种身份。长江三峡中有“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 带。 ” 西湖七月半(必修四读本)中有“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 楼船箫鼓,峨冠盛筵。 ”峨冠博带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另外, “冠”字与其他字搭配, 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服饰词汇。 释名释首饰 说: “士冠,庶人巾。”可见, “冠”和“巾”原本是有等级差别的,士戴的是冠, 贫民戴的是巾。在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我们可以从“朝服衣冠”一句判断 出主人公在朝廷中的不俗地位。 但是后来随着服饰的演变, 冠与巾逐渐结合, “冠 巾

8、”一词也随之出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二)中周瑜“羽扇纶巾” 中的“纶”即是“冠”的异体字,在这里表现了古代儒将闲雅的风度 繁复的服饰文化对词汇的丰富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深刻地印证了这一论 述。与此相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建筑、音乐、饮食 等多种物质、精神在汉语言词汇中散发出来的语言魅力。比如:“五步一楼,十 楼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阿房宫(必修二阿房 宫赋 )揭露的是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墙壁上挂着“朱拓的大寿字”,几 案上堆着康熙字典、 近思录集注 和四书衬的房间摆设(必修二祝福 ) 反衬的是主人家鲁四老爷的道貌岸然。又如,茫茫江水中悲切的

9、 “琵琶”流转(必 修四琵琶行)唤起了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再如,精美的“樽” (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 )寄托的则是作者洒酒酬月,慨叹“人生如梦” 的情怀。 2. 民俗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民族情感和审美趣味。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 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 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 “菊” “茱萸” “龙舟”等。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 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送 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 也是作者柳永飘泊江湖的感受。了解折柳送别这 一习俗,那么学生就

10、更加能体会到词人当时与恋人难分难舍的心境。在讲授这些 经典诗歌时,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 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 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 3. 民俗文化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 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 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 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 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 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

11、揣乡 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 渝的爱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 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习, 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 善的追求、 真的指归, 这些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是 不可低估的, 它能把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中学语文 教材中如有涉及到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 对学生进 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比如古代诗文中常常涉及到古代文人的“出世” 、“入世” 思想。作为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虽然在过去历代都有高人归隐乡里,如庄子、

12、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4. 通过民俗文化尤其地域民俗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中学语文的 广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 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 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 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 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 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 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 民俗活动, 举

13、行民俗知识大赛等。 这样在课堂学习外, 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 民俗知识兴趣, 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 的能力。例如,对联是民俗文化中的精华,红白喜事,过年过节也都喜欢自己写 对联,特别是过春节,在自家门口贴上自己书写的对联,表达出各种含义。这几 年,不少地方中考也出现了对联题,因而可以结合语文学习中的对联知识,让学 生收集身边或老家的对联, 进行对联分析进而学习写简单的对联。 课外实践活动,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 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 从另一方面来看, 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 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 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 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 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 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