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 五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9931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  五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科学  五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科学  五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科学  五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科学  五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 五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 五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养蚕1、我们来养蚕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观察蚕卵和蚁蚕;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科学知识: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丝绸。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出示蚕卵。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2、讨论“

2、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2)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

3、什么样的。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2、给蚕宝宝记日记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学会养蚕;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知道蚕的成虫蚕蛾

4、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上的文字。2、自主探究的问题。(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

5、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5)辨别蚕蛾的雌雄。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3、小结: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三、课外拓展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3、我们来抽丝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学习抽丝;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科学知识: 知道

6、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学会缫丝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些真丝织物。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二、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看教材的文字。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2)抽丝的方法: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

7、有什么体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三、课外拓展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再讨论种交流蚕一生变化的信息;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二、交流、总结: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指导学生看书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你有什么发现?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三、小结四、课后拓展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