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体外作用尺寸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9923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内体外作用尺寸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内体外作用尺寸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内体外作用尺寸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内体外作用尺寸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内体外作用尺寸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内体外作用尺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内体外作用尺寸(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外作用尺寸体外作用尺寸就是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体 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对于关联要素,该理想面的辅线或中心平面必须与 基准保持图样给定的几何关系。外表面的体外作用尺寸和内表面的体外作用尺寸分别用 dfe 和 Dfe 表示。 以孔为例(考虑到孔轴线的弯曲等因素),就是找到一根轴,刚好穿入该孔。 以轴为例(考虑到孔轴线的弯曲等因素),就是找到一个孔,刚好将该轴穿入。 对于一个零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体外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但是对于一组零件来说,各有不同。 体内作用尺寸体内作用尺寸是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

2、或 与实际外表面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由于采用最小实体要求的要素是受最小实体实效边界控制的,而最小实体实效尺寸 是以最小实体尺寸加、减形位公差值获得,因此最小实体实效状态是在被测要素的体内 形成的。 实际轮廓是否被控制在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之内,要看与实际轮廓相接的最小理想面 (对孔类)或最大理想面 (对轴类)是否超出此边界。而这个 “相接”必然是在零件被测 要素的体内与之相接。因而该理想面的尺寸称为“体内作用尺寸 ”。 与最小实体实效边界相反的是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是以最大文体尺寸加、减形位 公差值而获得的,必然是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最小理想面,理想面的直径或距离称 之为体外作用尺

3、寸http:/ 1所所释释放放的的热热量量)叫叫 做做这这种种物物质质的的比比热热容容。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 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 1 度(K, C),在 1 秒内,通过 1 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 表示,单位为瓦/米度 (W/mK,此处的 K 可用代替)。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 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 保温材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 不高于 350时导热系数不大于 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 0.05 瓦/米摄

4、氏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自然时效是最古老的时效方法。它是把构件露天放置于室外,依靠大自然的力量,经过几个月至几年的风吹、 日晒、雨淋和季节的温度变化,给构件多次造成反复的温度应力。再温度应力形成的过载下,促使残余应力发生松弛而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 自然时效降低的残余应力不大,但对工件尺寸稳定性很好,原因是工件经过长时间的 放置,石墨尖端及其他线缺陷尖端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发生了塑性变形,松弛了应力, 同时也强化了这部分基体,于是该处的松弛刚度也提高了,增加了这部分材质的抗变形 能力,自然时效降低了少量残余应力,却提高了构件的松弛刚度,对构件的尺寸稳定性 较好,方法简单易行,但生产周期长

5、.占用场地大,不易管理,不能及时发现构件内 的缺陷,已逐渐被淘汰。 人工时效是将铸件加热到 550650进行去应力退火,它比自然时效节省时间,残 余应力去除较为彻底 应力集中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 显著增大的现象 为避免应力集中造成构件破坏,可采取消除尖角、改善构件外形、局部加强孔边以及 提高材料表面光洁度等措施;另外还可对材料表面作喷丸、辊压、氧化等处理,以提高 材料表面的疲劳强度。硅酸钠分两种,化学式 Na2SiO3,式量 122.00,为偏硅酸钠。化学式 Na4SiO4,式量 184.04,是正硅酸钠。硅酸钠是无色固体,密度2.4g/cm3,熔点

6、1321K(1088)。溶于水成粘稠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是一种无机粘合剂。 正硅酸钠是无色晶体,熔点 1291K(1088),不多见。水玻璃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比纯碱稍强)。因系弱酸盐所以遇盐酸,硫酸、硝酸、二氧化碳都能析出硅酸。保存时应密切防止二氧化碳进入,并应使用橡胶塞以防粘住磨口玻璃塞。工业上常用纯碱与石英共熔制取 Na2CO3+SiO2Na2SiO3+CO2,制品常因含亚铁盐而带浅蓝绿色。用为无机粘接制剂(可与滑石粉等混合共用),肥皂填充剂,调制耐酸混凝土,加入颜料后可做外墙的涂料,灌入古建筑基础土壤中使土壤坚固以防倒塌。 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

7、通称水玻璃。纯固体硅酸钠为无色透明固体,市售硅酸钠多含有某些杂质,略带浅蓝色硅酸钠的生产方法分干法(固相法)和湿法(液相法)两种。 干法生产 是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反射炉中加热到1400 左右,生成熔融状硅酸钠;湿法生产是将烧碱水溶液和石英粉在高压釜内共热直接生成水玻璃,经过滤浓缩得成品水玻璃。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液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理论上称这类物质为 “胶体”。普通硅酸钠为略带浅蓝色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高温高压溶解后是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市面上出售的 AR 分析

8、纯水玻璃为 Na2SiO39H2O,放置在空气中吸潮、结块。 在水中的极易溶解组成共晶相图的两组元,在液态可以无限互溶,在固态只能部分互溶,甚至完全不溶。两组元的混合物使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元低,因此,液相线从两端纯组元向中间凹下,两条液相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共晶温度。在该温度下,液相通过共晶凝固同时结晶出两个固相,这样的两相的混合物称为共晶组织或共晶体。共晶成分合金的组成: + 两相混合组织1 共晶反应: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例如含碳量为 2.11%-6.69%的铁碳合金,在 1148 摄氏度的恒温下发生共晶反应,产物是奥氏体(固态)和渗碳体(

9、固态)的机械混合物,称为“莱氏体“.在合金相图上,发生这个反应在图上表现为一点,那个点就是共晶点.2 包晶反应:是指一个液相和一个固相同时生成另一个固相。 一个机构的刚度( k k)是指弹性体抵抗变形(弯曲、拉伸、压缩等)的能力。计算公式: k=P/ P P 是作用于机构的恒力, 是由于力而产生的形变。 刚度的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 N N/ /m m)。转转动动刚刚度度(k)为为: k=M/ 其中,M 为施加的力矩, 为旋转角度。 转动刚度的国家单位为牛米每弧度。 转动刚度的还有一个常用的单位为英寸磅每度。 其他的刚度包括: 剪切刚度( shear stiffness)剪切力比剪切变形。 扭转

10、刚度( torsional stiffness)扭矩比扭转角。般来说,刚度和弹性模量是不一样的。弹性模量是物质组分的性质;而刚度是固体的性质。也就是说,弹性模量是物质微观的性质,而刚度是物质宏观的性质。 在无约束单轴拉伸和压缩的特殊情况下,杨氏模量可以认为是刚度。 韧度是物体抗磨损、抗拉伸、抗压入等的能力,也可叫做抗破裂的能力。所谓韧度高, 即表示物体难于破裂。轴瓦(Engine bearing) 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非常光滑,一般用 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塑料或橡皮制成。 也叫“轴衬”,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

11、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如果由于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于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于将其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烧瓦后滑动轴承就损坏了。 滑动轴承中往往采用几片材料来与轴接触,因形状像瓦而称为轴瓦。 烧瓦就是润滑不良或负荷过大而导致它高温而损坏。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12、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轴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铸铁、铜基和铝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塑料、橡胶、硬木和碳-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叫滚动轴承(rolling bearing)。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

13、持架组成。其中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滚动轴承中的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通常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滚动体保持架 4 部分组成。内圈紧套在轴颈上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装在轴承座孔中。在内圈的外周和外圈的内周上均制有滚道。当

14、内外圈相对转动时,滚动体即在内外圈的滚道上滚动,它们由保持架隔开,避免相互摩擦。推力轴承分紧圈和活圈两部分。紧圈与轴套紧,活圈支承在轴承座上。套圈和滚动体通常采用强度高、耐磨性好的滚动轴承钢制造,淬火后表面硬度应达到HRC6065。保持架多用软钢冲压制成,也可以采用铜合金夹布胶木或塑料等制造。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别首先表象在结构上,滚动轴承是靠滚动体的转 动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点,滚动体越多,接触点九越多;滑 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其次是运动方 式不同,滚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滑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滑动,因而摩擦 形势上也就完全不相同。滚动轴

15、承是造圆周上多个球体或者圆柱体来支撑和减少摩擦力的,而滑动轴承是造油膜来实现上述目的的。应该方面就比较明显,滚动轴承一般用过比较小的机械设备中,如电机,齿轮箱等等而滑动轴承一般用过大型机械设备,如船舶的推进滚动轴承在内外圈之间有滚动体,滚动体为球,滚子(圆柱滚子/圆锥滚子/球面滚子),滚针 滑动轴承内外圈之间没有滚动体,二者是直接接触 合金中各组成元素在结晶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称称为为偏偏析析。焊接熔池一次结晶过程中, 由于冷却速度快,已凝固的焊缝金属中化学成分来不及扩散,造成分布不均,产生偏析。形位公差1,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何分类,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

16、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2,形状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1) 直线度表 2-2 为几种直线度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