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9360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复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利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分析表中木材与粮食的布局范围。 木材:0.51.5,粮食:1.5 原因:木材的运输成本大于粮食的运输成本,理论上讲运输成本较大的产品应布局在距离 城市较近的地区,而运输成本较小的产品布局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当距城市的距离小 于等于 1.5 时,木材的利润大于粮食的利润,人们只会生产木材而不会生产粮食;当距离 大于 1.5 时,粮食的利润才有可能大于木材的利润,因而粮食生产比较有利。 2.如图表示的一个企业的原料地 A、燃料地 B 和市场区 C 的位置及交通线路的分布情况, 图中数字为两段路的长度,如果原料、燃料和成品的换算重量比分别为 2、3、4,那么, 企业应布

2、局在何处?如果原料、燃料和成品的换算重量比分别为 3、4、8,那么,企业又 应布局在何处?为什么?3. 从需求拉动与供给驱动两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是同质的,所以其增长的机制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大致包 括两个方面:需求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 产。供给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 新的需求。 4.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论证贫困恶性循环。不发达地区 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 这 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

3、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 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循环往复,贫困恶性循环。 5. 主导产业同时具有的两大功能。第一,它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品调出 规模也大,在全国或高层次同类产业中是主要的生产供应基地,产品面向全国或高层次区 域,能承担起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地域分工的某一重大任务,为全国或高层次区域经济发展 作出独特的贡献;第二,它是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不仅产 值比重大,而且关联效应强,它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 轮,并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高一层次演进。 6. 科林克拉克以劳动

4、力作为指标所总结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纵向(时间),随着经济 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 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 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横断面(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在同一时间内,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 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相对越小,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反 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 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 7. 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2.9%,a= 0.32,b= 1.09,解

5、释索洛余值的含义。 索洛的总量生产函数: g=A+aK+bL 索洛利用美国 1909-1949 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 a= 0.32,即 GDP 增长率 2.9%,其中 0.32%是资本贡献 b= 1.09,1.09%是劳动投入的贡献 剩下 1.49%则归因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是“索洛余值” 。8.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 优劣。 第二,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第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9. 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第一,调节资源配置;第二,加快区域经

6、济的要素流动;第三; 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第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第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 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10. 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第一,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动;第二,劳动生产率的不均等 上升;第三,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 11.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立足于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出通过国际贸易促进产业结构转变 的理论。19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日本现代化的棉纺工业尚未发展起来,西方棉纺 产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国内市场、近代技术、低工资成本相组合,促进了日本本国的棉 纺织工业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低工资,日本棉纺织产品的生产成本大

7、幅 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成了日本的重要出口产品。 随着“进口 国内生产 出口”的更替发展,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据此, 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雁行形态说”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 国内 生产 出口”这一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12. 捷夫(G.K.Zipf)模式。Zipf(1949)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进行研究,他认为城市 的位序和规模之间呈现出理想的直角双曲线关系,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城市 Zipf 规则。 Pr=P1/R,PrR=p1 Pr是 R 位城市的人口; P1是最大城市的人口; R 是 Pr城市的位序。 13.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模

8、式。Pi=P1.Ri-q Pi是 i 位城市的人口; P1是规模最大城市的人口; Ri是 Pi城市的位序; q 是常数。 捷夫模式是 q=1 时的特例。 对上式取对数转换:lgPi=lgP1-qlgRi 14. 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类似于刘 易斯模型。经济发展依赖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增殖与扩张;传统农业由于技术停滞, 土地扩展的限制,人口的迅速增长,资本性投入物少,使这一部门的劳动力极为丰裕,因 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城市现代工业部门与农村传 统农业部门工资存在很大差距,并有可能不断吸纳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 第

9、二阶段,农 业劳动力边际产量为正值,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导致农业部门的萎缩,从而农业向工业 提供的剩余减少,农产品供给短缺,使工农业产品间的贸易条件有利于农业,工业部门工 资开始上涨。第三阶段,二元经济演变为一元经济,农业也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和工业工资都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农业与工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完全取决于 边际生产力的变动。 15. 研究分析区域空间结构的目的。第一,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资源的空间优 化配置;第二,如何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实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最大限度克服 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16.工

10、业化中期,空间结构要素组合模式:点-线轴-乡域 ;区域经济空间组合形态:交通 经济带-城市节点-经济走廊;主要特点:城市化加速,线网中的主线已成为轴,干线交通 通道建设进入新阶段,交通经济带由交通枢纽、工业枢纽、产业园区等构成,线轴含有交 通带与经济发展轴的双重含义。 17.工业化后期,空间结构要素组合模式:网络状;区域经济空间组合形态:城镇体系-城 市群;主要特点:城市化后期,形成完整城镇规模体系,开始形成域面,即大都市区和城 市连绵带。 18.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判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2)揭示区域经济结构的空 间分布特征、聚集与分散的关系及其效果;(3)预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状

11、态的演变趋势; (4)根据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实际趋势,对具体区域空间结构提出调整方向及实施此种方 向调整的途径。 19.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一,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第 二,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第三,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 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第四,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0.从“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与“区域经济增长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决定”两个方面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第一,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 如果以 Q 表示国民生产总值,qi 表示区域的生产总值,则有公式: Q= qi 如

12、果我们用 Gv 代表总产值的增长率,Gvi表示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ai为 i 区域 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即 ai= qi/ Q,则总量增长与各区域增长的关系是: Gv= ( ai Gvi ) 公式的政策含义公式的政策含义:要求我们的区域政策,对两类地区进行重点扶持 一是 qi (生产总值)较大的区域; 二是 Gvi (GNP 增长率)较大的区域。 第二,区域经济增长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 Gvi=Gai+kiGki+liGli 以 Gvi 为 i 区域的产出增长率 Gai 为 i 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ki 为 i 区域的资本弹性系数 Gki 为 i 区域的资本

13、增长率 li 为 i 区域的劳动弹性系数,且 ki+ Gki =1 Gli 为 i 区域的劳动增长率 Gvi=Gai+(kiGki+liGli)a 式中设 a 表示规模收益,当 a1 时,规模收益递增,当 a1 时,规模收益递减,当 a=1 时,规模收益不变。 a 所决定的规模收益的变化,使产业的聚集出现不同的情况,区域经济增长就表现在 产业部门的发展和聚集上。 21.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经济的二元性之间的关系。第一,公式。G 为总产值(或总收入),L 为劳动力总数,G1 为农业部门产值(或收入),G2 为非农业部门产值(或收入),L1 为农业部门 劳动力数,L2 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B1 为农

14、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B2 为非农业部门 比较劳动生产率。G1 + G2 = G,L1 + L2 = L。第二,比较劳动生产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 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 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 动生产率高于 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第三,第 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经济的二元性越显著。第四,从时 间序列考察,当经济结构二元性处于加剧阶段时,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降低, 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升高;在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别达到最高点后, 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又转而逐渐升高,从低于

15、1 的方向趋于 1,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 生产率则趋于下降,从高于 1 的方向趋于 1。所以,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轨迹 呈现“U 型”特征。同时,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轨迹呈现“倒倒 U 型型”特征。 22.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独立的“地方中心-广大农村”区域空间结构 工业化前。多地方中心存在、地方中心无等级结构分异、区域空间均质无序、每个地 方中心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少联系。 (2)单个“大经济 中心-落后外围地区”区域空间结构工业化初期。某个地方长期积累或外刺激,经济快 速发展而成为区域单经济中心。中心吸引外围地区生产要素不断集

16、聚、强大,而外围地区 更趋向落后。 (3)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地区”区域空间结构工业化阶段。随着 经济活动范围扩展,产生新的经济中心以及与新经济中心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 “新经济中心-外围地区”与“老经济中心-外围地区”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外围地区” 体系。 (4)功能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后工业化阶段。科学技术导致区域内的空间和 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城镇居民点、服务设施及其影响范围都已形成了各自的等级体系。 区域中的各组成部分融合为有机整体。 23.科林克拉克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纵向(时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 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 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 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横断面(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 ,在同一时间内,人 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