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著选读期末考试论文—徐强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KB
约5页
文档ID:39591227
原著选读期末考试论文—徐强_第1页
1/5

08 青少(2)班 20101011054 徐 强 浅谈农村浅谈农村““看病难看病难””的现象、成因及对策的现象、成因及对策0808 青少(青少(2 2)班)班 2010101105420101011054 徐强徐强【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显现,主要集中在民生问题上其中最强烈的焦点之一就是“看病难”的问题我国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而这其中农村地区最为严重据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卫生医疗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从 1998 年的63.7%上升到 75.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占全部贫困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在西部地区农村,62%的患者因为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1]当前在我国, “看病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广泛关注,社会反应强烈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已经收集的各方面的资料,本文针对农村“看病难”这一社会突出现象,分析了形成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农村 看病难 矛盾 对策 农村农村““看病难看病难””的现状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这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医疗市场化导致医疗费用升高等总的来说就是我国整体在发展,内部矛盾不断凸显贫富的差距拉大、医疗费用的升高不可避免的促生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由于收入的增长赶不上医疗费用的相对提高以及考虑到家庭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大部分农民形成了“小病忍一忍”等观念,而不愿把辛勤劳动的血汗钱“浪费”在这“一时的小痛苦之上”,这样积劳成疾,到了患上不得不就医的病的时候,想在医疗设备简单、技术条件差的乡村级卫生所治愈是不可能的了,又不可能躺在家里忍受病痛的折磨而不得不转向费用昂贵的城市大医院治疗可能还未治愈他们许多年劳动的血汗钱已经用尽,甚至负债累累而不得不提前出院 具体分析,导致农村地区看病难悲剧的原因具体分析,导致农村地区看病难悲剧的原因(一)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08 青少(2)班 20101011054 徐 强医疗资源严重缺乏而导致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现在农民看病不容易更多也是医疗资源结构失衡等造成的。

我国医疗资源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客观方面,一是医疗资源总体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2%,而医疗资源却只是世界总量的 2%,就是这 2%还有很多资源水平不高的,如乡村级的卫生所等缺乏必要的设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等,难保证人们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这其中的质量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医疗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仪器设备、优秀的医护人才等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民得了病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是不相信当地的医疗机构,都拥挤到大城市大医院,排队等待治疗的困难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我国的人口分布 80%在农村,20%在城市,20%的劣质资源服务于 80%的人,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得病缺医少药的状况 (二)农村医疗人才匮乏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医学院毕业生中 82.5%的学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没有人希望到农村就业,多数毕业生把经济收入放在择业考虑的第一位(占62.5%)[2]而农村医疗队伍的现状则是医疗人员缺乏,平均 1000 人口医生数为 1.17,而且大多数医护人员水平低,对安徽省近 2000 家乡村卫生所调查显示:业务技术人员本科学历不到 1%,中专及无学历人员占 87%,有的甚至是“学徒或家传式”的从医,根本就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培训,再加上一些凭经验诊治的现象,这就难免会出现诊错症、乱用药的情况,这无疑是给本来就贫困的农民雪上加霜[3]。

由此可见,农村医疗市场的医疗人才供应是远远小于需求的 (三)医疗费用上涨与乱收费现象 根据中国统计网公布数据显示:近八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 13%和 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公众经济负担沉重;2003 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2622.2 元,而农村居民平均住院费用 2236元[4]这其中有合理因素,也有超标准超范围乱收费等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的影响由此,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农村缺乏医疗保障机制等给农民带来的沉重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也就可见一斑了 (四)政府投入不足据中国统计网公布结果,中央财政中卫生支出比重占 1.6%到 1.7%,其中08 青少(2)班 20101011054 徐 强只有约 30%用于农村,那么为农村医疗服务其他领域如农村医护人员的培训、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等投入就更少了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农村公共卫生领域和农民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更有趣的是,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的贡献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包,加之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医疗合作医疗保险的人口达到 1.7 亿,还不到 8 亿农民的四分之一,而且保障能力非常有限,每个人只有 30 元,这样农民在接受治疗时掏的钱就更多了,甚至可能是百分之百[5]。

(五) 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陷是:农村居民自愿参加并需要按年度缴纳费用,这事实上就设定了一个费用门槛,以至于最贫困的农村居民,通常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必然因为缺乏缴费能力而无法参加,其目标依然定位为保大病,事实上放弃了对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责任,真正影响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6]由于各种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制度之外,无法分享制度的恩惠[7]除上述原因外,医疗管理体制不完善、 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现况、各种医疗设备和新技术不断投入而使得一些医疗机构出现过分依赖仪器的一症多检小病全检的现象等,也给农民带来不同程度的看病难度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下面几点建议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力度对县、乡医院的投入,调整资源分配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建设,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合理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财政部门要提高农村卫生事业的增长幅度。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政府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不仅仅是增加基础医疗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大农村医疗保障、为医疗服务项目如医药运输和农村医疗人才培养等以及政策的投入农民承担医疗费用的能力低,解决关键还是政府增加农村投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交通等问题得到解决了,大量的医疗机构就会进入农村,大量的医疗人才也会紧随而至,那么看病难的问08 青少(2)班 20101011054 徐 强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卫生院工作,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特别是要加强市、乡、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乡、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证村民及时就医,努力做到让农民改变“有病忍一忍”的观念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三)加强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患者是医院的生命力,医院没有患者,就无法得到发展医务人员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加强医风医德教育,发扬白求恩精神,视患者为上帝,提高服务质量。

开展放心看病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到社区、到农村开展义诊活动,建立患者与医院的信誉关系,扩大医院知名度对贫困户、低保户实行优惠政策如挂号费、注射费、护理费、床位费,予以适当减免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医疗收费、药品价格政策,并按照规范要求予以公示,让群众明白消费,接受社会监督四)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民主要靠自己劳动所得维持生活,他们在就医的时候就不像城镇职工有公费医疗保障,基本都完全是自己掏腰包因此,应尽快推广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创建农民个人交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也可给予一定政策鼓励对个别确实困难的政府给予适当补助这就增加了农村医疗市场的保障供给,从而减少了农民就医的经济压力 (五)加强农村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广泛普及和宣传卫生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小病忍一忍”等不好的观念,把疾病预防控制在源头,从而减少农村疾病的发病率,从减少农民就医偏好和需求的角度缓解他们看病难的压力 总结总结 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是一项迫切的任务,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也就增加了广大农民对国家和政府的满意度,从而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人民内部矛盾08 青少(2)班 20101011054 徐 强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同时我们也可以说农村医疗市场是广阔的,潜力巨大,政府通过增加投入等增加农民收入,努力营造农村医疗市场投资的良好环境,吸引医疗供应商及医疗人才到农村来,在政府和农民的监督下,由市场的无形的手调节农村地区的医疗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总之,农民看病难问题是政府必须关注的民生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农民与市场的结合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2][3]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1[4][5]卫生部.2004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机构对中国医疗改革的评价与建议,2005,7.[7]张小军,裴晓梅.城市贫困的制度思维.江苏社会科学,2005,6:24-2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