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8171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 2013-20142013-2014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理(无答案)新人教版(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高二地理试卷(理科) (2013 年 11 月 共 12 页) 第卷1、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敕勒歌中对蒙古草原的描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请完成12 题。1、说明当时内蒙古

2、草原处于 ( ) A初级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当时该地的人地关系是 ( ) A基本协调 B开始明显不协调 C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严重我国古代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据此回答 34题。3、“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4、下列选项中符合该思想的作法是 ( ) A跨流域调水 B毁林开荒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在草原地区大量捕杀鸟类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京发布,全国被划分为 216 个生态功能区。据此回答第 5 题。5关于区域划分的说

3、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B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2读图 1“中国自然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 67 题。6. 造成同纬度 A、B 两地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位置B. 太阳辐射C. 地形地势D. 大气环流7图中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 ( ) A大漠黄沙驼铃响 B高寒缺氧植被稀C四季有花常见雨 D青稞美酒锅庄舞读右图 2,回答 89 题。8、形成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C纬度位置D地形差异9、关

4、于两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都较湿润D都多火山地震10、下列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与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应的是( ) A1979 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阶段性原则图 23B2001 年“世界万物,生命之网”持续性原则C2008 年“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共同性原则D2009 年“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性原则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关注的三大问题,也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我国来说,人口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据此完成 1112 题。11、属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的是 ( )

5、 保护环境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为防止经济过热、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应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率的状况A BC D12、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要有 ( ) 人口的增长快,造成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工业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要低A BC D右图 3 为“某区域景观图”,历史上该区域曾植被茂密,后因自然原因和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出现图示景观。据此回答 1315 题。13该区最有可能为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东南丘陵 D.四川盆地14. 该景

6、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C. 流水沉积 D. 乱砍滥伐15.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 B. 整体性C. 一致性 D. 多样性图 34读图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 1617 题。1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 ) AB 段和 A 段 BC 段和 B 段 CA 段 DC 段17、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C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D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衡的,存在着明显的富集区和贫乏区。读图 5 “我国

7、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完成1819 题。18西气东输工程主要解决的资源问题是( )A水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 B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C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不协调问题 D土地资源压力过大问题19由于工程沿线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用煤,从而将有效降低城市环境中的(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白色污染 D重金属污染读图 6“长江流域主要经济区”,回答 2022 题。20、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经济区 B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图 65C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轻工业发达D以昆明为中心的经济区主要是利用长江航运发展起来的21、下列

8、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 B沿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上、中、下游经济区 C长江流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要远远大于上游地区22、下列关于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能源丰富B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便利,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C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D重庆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运便利、水电丰富读图 7,东北地区略图,回答 2324 题。23、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区,由于各种原因,

9、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秸秆还田 B气候干旱C微生物活动微弱 D土壤被冲刷变薄24、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分布在图中的 地( )A BC D某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摇过,鱼儿在池塘中跳跃。基埂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据此完成第 2526 题。25该同学的家乡所处的区域是(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26近年来,该地区把粮田腾出来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鱼塘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 B. 气候条件 图 76C

10、. 国家政策 D. 市场需求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读图 8,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 2728 题。27、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C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28、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 ) A青海省 B四川省 C海南省 D河南省 读图 9“煤炭、核能、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四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示意图”,完成 2930

11、 题。29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能源是( )A煤炭 B核能 C天然气 D可再生能源图 8730“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资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一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下列地区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风能发电B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C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D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二、双项选择题(本题有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两个正确选项, 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选对一个得 1 分, 一个都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3

12、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A干湿区 B.文化区 C气候类型区 D.北方方言区32、在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 )A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B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C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D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2004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回答 3334题。33、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A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B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C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D多投入,多产出34、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C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小D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回答 3536。35、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A.旱涝灾害频繁 B.水土流失严重8C地面径流缺乏 D.用水需求量大36.解决该地区缺水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