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字理教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803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一个字理教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一个字理教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一个字理教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一个字理教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一个字理教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一个字理教例螳螂捕蝉说课稿土博中心小学寄宿部韦善琳一、教材分析 课文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 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 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 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为此,我深入 钻研文本,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起,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螳螂捕蝉”的 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 象。 具体分析学情后,我发现学生对少年机智勇敢、 忠诚爱

2、国形象能理解的可能有百分之六十左右; 而哪些词句能体现少年的机智勇敢,能理解的学生相对会更少些。因此我决定通过分析字形字理的 方法来让学生感知少年的机智勇敢,巧劝吴王的形象。 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 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 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 。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由文中的“执、劝、处死”可知;少年是 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侍、捕、悟”可以体现,这是一个难点。 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 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

3、学目标: 1、以检查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为什么以检查的方式?原因有两个:学生有了预习习惯。生字的数量不多,其中有两个 在课题已出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 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为什么要正确、流利地朗读?因为读是语文的基础,是理解的根本。) (课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课题帮助学生梳理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是尽快走进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 3、通过分析“劝、捕、悟”的字理,让学生理解少年“劝”的艰辛,“捕”的巧妙,“悟”的 费劲,从而使少年机智勇敢的形象更加突出。

4、 (因为“劝”字贯穿全文,大臣力劝无用,少年巧劝成功;螳螂、黄雀、少年“捕”的过程各 不相同,体现少年的文化功底之深,机智之源;“悟”字尊重了吴王的权威,展现了吴王知错能改 的性格) 4、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螳螂 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 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

5、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 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行核对并用上 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很快对课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文中,“螳螂捕 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我便请 学生看着课题问“课文中哪几自然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 11 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6、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 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 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 从两方面入手, 扣着“一心只顾着” 和“没 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 ,逐步了解蝉整天叫着 “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通过追问“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 容呢?”这一发散性思维训练,积累“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词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理 解了。而其它几个具体对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进行细读处理。关键抓住内容与寓 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比如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既

7、而,再抓住“没 顾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感悟寓意。课文的 中心来自于内容,内容来自于文字,中心、内容和文字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抓住“恍然大悟” ,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 点。理解词义后,“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含有这个意思?”“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顿悟” “拨云 见日”等词语伴随发散性思维训练得到积累运用。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 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 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

8、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 “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读课文。 “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 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 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 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 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 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 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

9、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 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一词体会吴王当时 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 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 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再次研读课本,剖析字理,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先来认识“劝”的演变过程:劝,金文(雚,“ 權” 的省略)(力) ,本义:上级勉励下级努力。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按现代字理分析, “劝”的现形像两只手示礼秉报,后引申为动

10、词下级对上级的忠告,建议。在本文中为后者之意,由此质疑:大臣力劝是什么结果?(处死), 少年巧劝又是什么结果? (打消念头) 你赞成哪一种结果?少年是怎么做得到的呢?少年的方式巧 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 “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3 自 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 可能不太多。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 死命令,怎么办呢?”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 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 ,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

11、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 现。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再次剖析“捕”字的字理:捕,篆文(手,抓)(甫,园圃、苑囿),表示在园囿里捕捉。造字本义:在园囿里捉猎虫子或小动物。隶书将篆文的 “ 手” 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现引申为动词缉拿、抓逮。 文中: “捕”的方式各不相同,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 “手拿弹弓,正在瞄准” 。这体现了少年文化功底的深厚以及机智之源,又能教育学生只有打好文 化基础,才能彰显智慧。最后剖析“悟”的字理: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自我、自身。籀文(两个五,即“ 吾” ,我)(心,本性),造字本义:明心见性、发现自我。古代禅师认为生的最高

12、境界是体认自性,超越生死。篆文写成左右结构。隶书将篆文的 “ 心” 写成。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 智” ,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 慧” ;称醒来感知清晰为 “ 觉” ;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 悟” ;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 “ 禅” 。 文中吴王“悟”前固执己见, “悟”后打消念头,“悟”的经过是少年智慧的展现历程,一个“悟”字贯穿全文。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 请学生说一说, 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 也当注意什么? (方式的委婉) 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 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 的。听 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故本王决定。 两课时的教学,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 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我的教学过 程是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立定的,我的教学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通过教学目 标,把教学更好地落在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