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三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7360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2010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练习三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练习三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 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 mn (1)长,黎明总会降临人间;无论风雪如何肆 n (2) ,阳光总会照耀大地;无论灾难怎样深重,希望总会 mng (3) 发新芽。生命 的旅途中,只要我们坚持不 x (4) ,崎岖道路也能成为壮美风景。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 分) 蜀南竹海的中心景区 7 万余亩楠竹绵延起伏,逶迤苍茫,宛若烟波浩渺的绿色海洋,景色十分 宜人。林中嫩竹泻翠,林荫蔽日

2、。风起时, (1) ;风止时, (2) 。晴日,天气清朗, 绿光闪烁, (3) 。雨天,云缠雾绕, (4) ,竹影婆娑,如墨似画。 A.娴静轻柔 B.溟溟朦朦 C.碧海耀金 D.碧浪掀天 3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2)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3)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 ,只有香如故。(杜甫卜算子(咏梅) (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6)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雁”与“燕燕”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 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雁

3、”一般与思乡有关,如(A) 。而“燕燕” 一般则与报春有关,如(B) 。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 分) 阅读文学作品能让我们获得丰富的体验。它能带我们进行神奇的想像之旅:凡尔纳的 (1) (填书名)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2) (填人名)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则 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它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生活:老舍的骆驼祥子记叙的是旧北京人 力车夫的 (3) 的故事,傅雷家书中让我们体会到了 (4) 。 5.综合性学习。(8 分)2010 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5 月 22 日是第 16 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科海 泛舟”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

4、以“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为主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相 关活动。 材料 1:2010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标志:2010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材料 2: 联合国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确定 2010 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 年。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但是,人类活动正急速加剧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流失。这些流失不可逆转,将使人类更加贫瘠2并毁坏我们每天赖以生存的生命保障系统。它包含了地球上的各种生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让我们关注迫在眉睫的挑战。让我们行

5、动起来! 材料 3: 海盐南北湖景区,气候温和湿润,有着八成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是候鸟栖息的天堂,也是鸟类 飞往东亚和澳大利亚的主要通道。但是,张网捕鸟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增强当地老百姓保护鸟类 的意识,环保部门拟写了一条标语:保护生物多样性,严禁捕杀鸟类。 (1)材料 1 是 2010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标志和主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个标志的构成。(2 分) (2)材料 2 是某位同学为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准备的发言内容,为了使语意更加连贯,请 你重新排列句。(3 分) (3)结合其他材料,以小鸟的口吻改写材料 3 中的宣传标语(保持原意,语言得体,30 字内)。(3 分)(二)(1

6、7 分) 土 豆 泾河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风暖着广袤的田野。我家后院的那口洋芋窖被母亲掀开了。在我们这里,土豆被称作洋芋。这个时候,母亲会亲自下窖,将一个个精心挑选的洋芋拾上来,堆在北墙根晒一会儿太阳。在温和的阳光下,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洋芋种子怀揣一种惬意,半眯着眼睛,舒展着蜷缩了一冬的筋骨。【A A】它们挤作一团,像亲密无间的弟兄,耳贴耳,嘴对嘴,低低呢喃着什么,似有不可告人的喜事一般。在一个春雨蒙蒙的日子,母亲脸色凝重又不失温和地坐在屋子里,把一个个洋芋切成块,再拌些草木灰,堆在墙角,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间下种。常常是在一个阴天的早饭后,父亲会突然宣布今天要去种洋芋了。母亲慌乱地收拾完碗筷,将

7、那堆洋芋种子装进袋子,我们就分头向地头奔去。犁铧翻开的第一道犁沟,向上升腾着浓烈的土腥气,泛着黑油油的光泽。母亲娴熟地弓着身子,左手提着袋子,右手抓起一把洋芋种子,像鸡啄食般边走边将种子恰到好处地点进犁沟里,种子间距恰好一尺左右。一犁沟洋芋点过后,父亲就操起大方锨,将准备在地头的羊粪等农家肥施进犁沟,将静静躺着的种子覆盖住。一块洋芋地种完后,最好是下午或者晚上能下一场细雨,剩下的就是漫长的等待了。常常是在一两个月后的一天,平整的地头会悄悄冒出一行行绿芽来,它们像得到命令一般,同时将地皮顶破一块,齐刷刷地带着一种让人惊异的力气。从此,这土地开始焕发生机了,它在平静中孕育着庄重的神奇,不动声色,不

8、卑不亢,不事张扬,把地皮下面沸腾的生长低低掩埋着,不让外界得知。在一个风清月高的夜晚,当你偶尔徜徉于洋芋地头,侧耳倾听,你就会听到这地底下喧嚣的吵闹声,像是谁谁谁把谁谁谁的腿压住了,谁谁谁把谁谁谁踹了,谁谁谁在向谁谁谁告状呢。3再过一两个月,洋芋就在地面上高高举起它们绿色的旗帜,这一行一行向前蜿蜒而去的碧绿着实会吓人一跳。它们的绿色中显然暗含着一种高贵,这种高贵,只有粮食的绿才能散发出。接下来,许多艰辛的劳作都要母亲去完成了。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于天地间。先是锄草,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给洋芋种子,然后是捅行,将洋芋刚刚长起来的茎周围的土捅在两侧,保证洋芋茎不会倒伏,接下来是施肥,母亲把一小撮

9、一小撮的化肥埋进洋芋根部。这样的劳动要重复两至三次,等到最后一次劳作完成时,洋芋就开始扬花了。尺许高的洋芋秆上,会开出一朵一朵雪白或青紫色的小花,这些花呈铃铛状,低低挂在顶端,在风中轻轻招摇着。希望常常伴随着打击。那年西海固地区遭十年不遇的大旱,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个雨星。洋芋地已结成了块,洋芋秆和洋芋叶开始枯萎。土地干得挖也挖不开,整个乡村笼罩着一片绝望与恐怖的气息,家里开始没有欢愉,没有笑声。秋收的时节到了,父亲总是迟迟不肯下犁。直等到实在不能再等的一天,我们才来到洋芋地里。【B B】洋芋行被死死地豁开了,在干枯的秆子上,零零星星挂着几个核桃大小的洋芋蛋蛋,都睁着恐怖的小眼睛,残留着枯干的泪

10、痕。我们一家都低着头,在一片潮水般的抽泣声中,艰难地把那半车洋芋拾了回来。那年,街头洋芋涨到了麦子的价格。我们一家在拮据中维持着生计,只是感觉少了洋芋的生活,少了一种安稳与甜蜜;少了洋芋的日子,心和胃都空荡荡的,塞满了无尽的棉花一样,使人觉得无望。第二年,洋芋又出奇地丰收了。当父亲犁开一行洋芋时,我们全家都不约而同地抓起了硕大的新洋芋,端详着,揣摩着,像紧紧抓住了亲人的手,久久不愿撒开。抚摸着新出土的洋芋,就像抚摸着大地,温暖而亲切,平实而憨朴。我感觉此时此刻我“和古老的大地母亲,又结成了永久的同盟”。 (有删改)10.结合文章段,写出母亲种土豆的经过。(3 分)选种 捅行 11.文章第段中加

11、点的“平静”和“沸腾”怎样理解,请你联系上下文回答。(4 分)1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3 分)我选【 】句,赏析: 13.阅读第段,为什么“少了洋芋的日子”,我们全家的“心和胃都空荡荡的”?(3 分)14.文章结尾写到“我感觉此时此刻我和古老的大地母亲,又结成了永久的同盟。”结合全文,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4 分)三、古诗文阅读(27 分) (1)(4 分)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4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褰(qin)帏:掀起帘子。 15.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

12、,写出了 。(2 分) 16.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二)(13 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 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 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尉果笞广( ) (2)广故数言欲亡( ) (3)

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4)从民欲也( )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士卒多为用者 / 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杀尉 / 为坛而盟 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吴广素爱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 烟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翻译: 20、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 。(4 分)(三)(10 分) 某翁呼树上君子某翁除夕过中庭,仰见树杪有人,即止不进。翁屏退家人,仰树呼曰:“树上君子,此间已无外人,盍下?”其人乃下,叩首称死罪。翁视之,邻人也。相将入亭,先酌之三杯,早:“汝所需若干?”邻人泣告曰:“小人有母,遇年荒,无以卒岁,素谂翁家富有,故行此不肖事。今既不罪,尚敢他望耶?”言已,声酸嘶。翁曰:“不能周济邻居,以至为非,老夫之过也。今酒殽尚温,汝其饱飡,当以三十金畀汝。勿再为此,他人不汝恕也,且陷老母于不义。”食已,乃予银,并布裹食物,送之墙下,曰:“归遗尔母。汝仍出此,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注释】树杪:mio,树梢。盍:h,何不。谂:shn,知道。殽:同“肴”,菜肴。 飡:同“餐”,吃。畀:b,送给。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即止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