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题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69413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知识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学知识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理学知识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理学知识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理学知识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知识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知识题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题库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 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 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 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 )的科学。 A 心理过程B 心理现象C 个性心理D 认识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 _ 的科学。 4.心理学属于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D 哲学 5.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认知过程 A 情绪B 兴趣C 性格D 思维 7.个性心理包括 A 个性心理特征B 意识C 个性心理倾向性D 情绪、情

2、感 8.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A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注意过程B 能力、气质和性格 C 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D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9.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 意识B 信念C 性格D 理想 10.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A 突触B 神经元C 反射D 反射弧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 A 精神活动B 反射活动C 意识活动D 本能 12.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 A 非条件反射B 无条件反射C 条件反射D 生来的 13.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成语是 A 望梅止渴B 乐不思蜀C 谈虎色变D 耳濡目染 14 以下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

3、是() A 望而生畏B 望梅止渴C 睹物思人D 见风流泪 15“谈梅生津”是()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B 第一信号系统C 第二信号系统D 非条件反射 16 司机见到红灯就会停车,见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就会慢行。这属于 A 操作性行为B 无条件反射C 第一信号系统D 第二信号系统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 脑的机能B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 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D 在实践中发生发展 18“印度狼孩”的事实告诉我们,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 质外,还有 A 教育因素B 居住条件因素C 后天的环境因素D 后天的饮食因素 19_ 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0

4、.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事件 A 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 俄国学者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C 瑞士学者皮亚杰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D 美国学者詹姆士发表经典心理学著作心理学教师 21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建立的 A 桑代克B 杜威C 华生D 冯特 22.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_年 23 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 理学派是 A 机能主义心理学B 构造主义心理学C 格式塔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 24 主张“意识流”的是哪个学派 A 格式塔B 精神分析C 构造主义D 机能主义 25 机能主

5、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和_ 26 下列选项中体现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是 A 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B 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C 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D 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27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A 桑代克B 埃里克森C 巴甫洛夫D 斯金纳 28 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 gestalt” ,以 G 开头,它的意思是 A 行为B 整体C 精神D 人本主义 29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B 弗洛伊德和华生 C 弗洛伊德和斯金纳D 弗洛伊德和康德 30 以下心理学派与代表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B 人本主义艾利斯 C 行为矫正华生D 理性

6、情绪疗法罗杰斯 31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健康人为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 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的心理学派是 A 人本主义心理学B 机能主义心理学 C 行为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3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马斯洛B 詹姆士C 弗洛伊德D 皮亚杰 33 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 加涅B 托尔曼C 布鲁纳和奥苏贝尔D 苛勒和布鲁纳 34 心理学可以从()和个性心理两方面进行研究 A 心理问题B 心理过程D 心理规律D 心理障碍 35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写字B 弹琴C 咳嗽D 做体操 36 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 需要、

7、动机、世界观B 理想、信念、世界观 C 兴趣、动机、世界观D 兴趣、爱好、理想 37 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 A 能力B 性格C 气质D 个性心理 38 最早对无意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是 A 精神分析学派 B 机能主义学派C 人本主义学派D 构造主义学派 39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 潜意识理论B 梦的解析C 泛性论D 本能学说 40“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说明人的心理 A 来源于自然现实B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 来源于社会现实D 有社会制约性 41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 42 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所有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开端。 有了感觉, 人们

8、才能知道周围世界的明暗、色彩、声响、味道等,也才知道自己身体变化引 起的饥渴、眩晕、胃痛等,感觉反映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A 典型属性B 整体属性C 个别属性D 外显属性 43 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下 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 平衡觉B 运动觉C 内脏感觉D 视觉 44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 绝对感觉阈限B 差别阈限C 最小可觉差D 感受性 45 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A 差别感受性B 最小可觉差C 绝对感觉阈限D 绝对感受性 46 能够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A 绝对感受性

9、B 差别感受性C 差别感觉阈限D 绝对感觉阈限 47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成_ 48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 现象被称为 A 晕轮现象B 首因现象C 近因现象D 社会刻板现象 49 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出相似判断。这是 A 社会刻板印象B 晕轮效应C 近因效应D 投射效应 50“一俊遮百丑”属于印象形成效应中的 A 晕轮效应B 首因效应C 近因效应D 刻板印象 5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A 首因效应B 同体效应C 成功效应D 瓦拉赫效应 52 一位教师在刚刚接手一个班级时,发现某学生乱扔废纸。后

10、来,每当班级中出 现乱扔废纸的情况,这位教师就怀疑是这个学生做的。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 A 投射效应B 近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首因效应 53 离开电影院在强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属于感觉的 A 对比B 暗适应C 明适应D 疲劳 54“月明星稀,月暗星密”是感觉的 A 对比B 适应C 相互作用D 联觉 55 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要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 一种感觉规律 A 感觉适应B 同时对比C 继时对比D 感觉转换 56 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利用了人的 A 感觉对比B 知觉选择C 感觉适应D 视觉后像 57 电灯灭了,眼睛力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 A 感觉后像B

11、 视觉后像C 负后像D 正后像 58 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A 感觉对比B 感觉适应C 联觉D 感觉补偿59“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的名 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描 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为 A 错觉B 联觉C 感觉补偿D 感觉对比 60 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是 A 感觉对比B 感觉后像C 感觉适应D 联觉 61 知觉的特性包括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恒常性D 间接性 62 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

12、常性 63 知觉时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知觉的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 64 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 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使用黑白色图片的效果更好。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 65“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了 A 知觉的理解性B 知觉的选择性C 知觉的整体性D 知觉的恒常性 66 在对事物的知觉中将以往经验作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说明。 这一特性叫 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理解性C 知觉的恒常性D 知觉的整体性 67 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能够认出他。这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

13、D 恒常性 68 运动会团体操变换队形博得喝彩,是基于观众知觉的 A 集中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 69 在小学生识字教学阶段,学生对一些字形相近的字常常出现书写错误的现象, 这是由于受 _的影响 70 一个人的照片比本人小很多,但我们还是能够认出他,这说明人的知觉具有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 71 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 你仍感知到它们是方形的,这是 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理解性C 知觉的恒常性D 知觉的整体性 72 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觉的恒常性表现 A 大小的恒常性B 重量的恒常性C 形状的恒常性D 颜色的恒常性 7

14、3 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这是 A 观察B 记忆C 想象D 思维 74 达尔文说: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 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说明 A 观察是理解知识的重要阶段 B 学习和科学研究在本质上都是认识过程,离不开观察 C 通过观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才有可能获得真知灼见 D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5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其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 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第三,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

15、惯。第四,引导学生学会记 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第五引 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 察品质。 7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什么记忆 A 情绪记忆B 动作记忆C 逻辑记忆D 形象记忆 77 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A 形象记忆B 情绪记忆C 运动记忆D 语词逻辑记忆 78 下列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是 A 端午节的日期B 雾的成因C 骑车的技能D 跳舞 79 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向学生讲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A 陈述性记忆B 感性记忆C 整体记忆D 程序性记忆 80 学生在使用知识时能迅速地

16、回忆起来,体现了记忆的 A 准备性B 稳定性C 广泛性D 遗忘性 81 记忆的三个过程 A 识记B 保持C 再现D 编码 82 素未谋面的朋友出现在人群中,能够一眼把他辨认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A 识记B 学习法C 再认D 编码 83 信息加工过程中记忆的三个过程是指 A 转换、编码和存储B 编码、存储和提取 C 识记、保持和遗忘D 识记、保持和再现 84 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的是 A 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 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九位数字 C 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 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了英语单词 85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A 学习程度B 记忆方法C 时间D 记忆材料 8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两头快中间慢D 中间快两头慢 87 一个学生 20 分钟可以掌握 10 个英语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