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芳、王春蕊《钱学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080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63368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瑞芳、王春蕊《钱学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080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徐瑞芳、王春蕊《钱学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080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徐瑞芳、王春蕊《钱学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080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徐瑞芳、王春蕊《钱学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080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徐瑞芳、王春蕊《钱学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080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瑞芳、王春蕊《钱学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08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瑞芳、王春蕊《钱学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080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王春蕊徐瑞芳电话学科小学语文年级六年级邮件单位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教学设计教 学 主题钱学森一、教材分析钱学森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主题单元“中外名人”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用比较长的篇幅描述了钱学森先生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中主要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并且借助倒叙、对比、侧面衬托等表达手法将一位爱国的科学家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好的例文。二、学生分析理解方面: 六年级的学生

2、在以往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并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感情,做出自己的判断。方法方面: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于生字新词的学习完全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完成。通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圈点勾画的能力,能够做批注。写人的文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自三年级开始已经开始接触从语言、动作、心理刻画等方面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四年级已经开始初步涉猎侧面衬托、环境衬托等表达的手法,所以,这篇文章的学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对前面表达手法的一个很好的反馈。三、教学目标1.利用课前导学卡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

3、词,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能够正确书写 “裕”字。2.抓住课文中语言描写体会钱学森先生热爱祖国,一心为国的热忱,并体会对比、倒叙以及侧面衬托的表达手法。3.通过拓展阅读,丰富对人物的理解。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突出三个方面: 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 字微课程: 首先,将学生前置性学习成果钱学森导学卡的图片中的关键点导入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其次,在指导学生书写“裕”字时使用微课程,除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之外,更使得写字指导更有实效性。微视频: 本课

4、教学中,课中环节安排两段微视频,一处是为了在“顺叙”和“倒叙”之间架起支架,引出钱学森在踏上国土的那一刹那时所说的那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体会钱学森的急切归国的情怀,另一处是在总结提升的环节播放“感动中国”视频,当白岩松充满磁性地念出那段颁奖词的时候,钱学森先生对祖国满腔热忱已经不需要任何的语言来形容了。尤其是微视频与文字拓展阅读材料的有机整合,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浓浓的语文味因为技术的支撑弥漫开来。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性是电子白板进入课堂的最大的魅力,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品味语言,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认识程度息息相

5、关的,所以, 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电子白板,截取学生在语文书上的圈点勾画和批注,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成果,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与教师、与语文本的深度对话,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网络资源: 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而网路资源必将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因此,课后通过博客中的主题阅读版块,引导学生进行文字阅读和视频阅读,阅读材料十分丰盛,犹如一顿饕餮大餐,学生通过生平简介、人物故事、电影、访谈节目全面了解钱学森,在深入了解人物之后,再进行读后感的撰写,直接通过“评论”端口“晒”在博客上,引导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在这个“晒作品”的过程,家长、甚至是素未蒙面的你、我、他都

6、可以点评作品,便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多元化的评价随之而来。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源、方法、手段等)导学卡前置学习设计钱学森卡课前下发给学生播放指导“裕”字书写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完成四个模块的内容: “字词大篷车” 、 “自主阅读筐” 、“课前拓展阅读角”和 “自主阅读困惑地” 。自主学习、练习前置模块化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以学定教”。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导学卡的部分内容通过截图等手段导入电子白板,实现学生之间的无痕交流。微课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课堂中深入

7、学习(图片导入、品味语言、总结提升)电子白板出示图片交流课前拓展阅读收集、整理的关于钱学森的资料。两张图片资源,很简单,但是确是课堂教学的序曲,引出课文的学习就顺理成章、顺水推舟了。第一步:通过语言,感受赤子情怀。1.画出语言,品味爱国;2.找出衬托,感悟爱国;3.通过对比,体悟爱国。过渡: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无时不在对他深情地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来 !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1.学生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画出课文中的语言描写的部分,通过自主交流,初步感受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2.采用抓重点词语的方式,通

8、过对“最得意”、 “最得力”、 “优厚”和“优越”等词语的理解,抓出美国军官的“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语言描写,深入感受钱学森的赤子情怀,并进一步感受侧面衬托的表达效果。3.找出课文中描写其他留学生的语言的句子,与钱学森的语言进行对比,并讨论:钱学森究竟傻不傻的问题,深入走进钱学森这个人物,感受他归国决心之大和拳拳爱国心。学生齐读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在 语言 品味 的过 程中 ,充 分运 用电 子白 板, 截取 学生 在语 文书 上的 圈点 勾画和批注 ,引 导学 生自 主交 流学 习成 果, 实现 了学 生与 学生 、与 教师 、与 语文 本的 深度 对话 ,学 生在 语文 课堂 上的 主体

9、 地位 得以落实。第二步:抓住倒叙,体会归国心切。引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展示:钱学森先生踏上国土的第一时间所说的一段话。1.观看微视频,朗读第一自然段。2 学生交流。3.深入探讨,放在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原因。品读钱学森先生的话,使得归国心切跃然纸上。钱 学森 归国 时的 视频 材料 是文 本“ 顺叙”和 “倒叙 ”的 支架 ,使 得这 一写 法能 够更 巧妙 地被 学生所接触。第三步: 拓展延伸, 深化认识。 观看 “2007 年感动中国” 片段,深化对人物的认识。主 持人 白岩 松的 颁奖 词一 经出 现, 学生 的感 动溢于言表 ,对 人物 的理 解就

10、更加 丰满了。课堂后拓展学习在博客上“主题拓展阅读”板块开通钱学森拓展阅读、写作。(内容包括: 导学、 人物百科、视频资料等)http:/ 客的 开通 无益 于打 开了 三扇 窗: 第一 扇是 课内 与课 外实 现无 缝对 接; 另一 扇是 阅读 与写 作无痕链接 ;第 三扇 就是 单一 评价 与多 元评 价的 深度 融合。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 字左右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设计了简洁的教学板块:导学卡前置学习课堂中深入学习课堂后拓展学习清晰的教学思路,使得本堂课的教学特色鲜明:一、前置性学习模块化导学卡

11、中的内容包括四个模块:“字词大篷车” 、“自主阅读筐” 、 “课前拓展阅读角”和“自主阅读困惑地”。 这四个模块涵盖了字词、内容和拓展阅读以及初读后的问题提出等几个方面,把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还给了学生,实现了课堂的翻转。微课程的写字环节更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理解。二、探究性学习资源化:图片导入品味语言总结提升简简单单的三个教学板块,其中融合了图片资源、两段视频资源和一段文字资料以及音频资料,深度融合在语文课堂上,再配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恰如其分地实现了语言文字的品味、 作者表达手法的学习。信息技术手段变成了支架,架起了语言与表达之间的支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抓住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表达手法,更使学生了解了“倒叙”这一表达手法的特点和作用,更对人物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三、拓展性深度学习技术化要使得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在一篇课文上,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而课后的深度学习主要是依托博客技术来实现的。在博客上创建钱学森拓展阅读板块,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字资料的同时,进行视频资料的学习,在自主阅读之后,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实现了读与写的无痕链接,读过别人的作品之后,留下自己的评论,实现了学习渠道的多元,更实现了评价的多元,真是一举多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