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能2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562006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能2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能2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能2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能2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能2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能2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能2综合题答题建模第2课时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素能培养第二部分素能二 综综合题题答题题建模第2课时模板四模板五模板六课堂巩固复习练案 (2017四川大教育联盟第三次诊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 列问题。 奥莫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山地,向南流入图尔卡纳 湖。图尔卡纳湖是肯尼亚最大的内陆湖,景色迷人,渔业资 源丰富。埃塞俄比亚政府在奥莫河下游的奥莫低谷推行“村 庄化”计划,将游牧部族与牧人集中到永久性村落,空出土 地来种植甘蔗和棉花。如图示意奥莫低谷、图尔卡纳湖区域 位置及该区域气候资料。模板四 意义作用类 (1)推断奥莫河区域气候对奥莫河径流量的影响。 (2)分析图尔卡纳湖对当地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3)从自然区位角度,分析埃塞俄

2、比亚政府在奥莫低谷推行 “村庄化”计划的理由。 【答案】 (1)该区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小,大气降水 补给 河流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该区域 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 化大,所以河流湿季 为丰水期,干季为枯水期,水位季节变 化大,枯水期可能 断流,形成时令河。 (2)当地气候干旱,图尔卡纳湖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水 源;图尔卡纳湖渔业资 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捕鱼业 ;湖区 独特的自然景观对 游客吸引力强,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增加经济 收入。 (3)奥莫低谷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利于发展耕作业 ;气温高,热量充足,满足农作物生长;降水少,晴天多 ,光照充足,作物光合作用强;

3、昼夜温差大,利于物质积 累;有奥莫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分析角度答题要素 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进 地球各圈层及海陆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塑造地表形态 地壳的物质 循环联系四大圈层、塑造地表形态、形成矿产资 源、实现物质 与能量的交换 我国地势特 征的有利影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大河东流,沟通 东西交通;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产业转 移促进区域产业结 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 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 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分析角度答题要素 重大水利工 程建设(水 库修建)防洪(减轻洪水威胁、减少湖泊泥沙淤积);发电(开发水能,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

4、);改善航运;供水;灌溉;发展旅游; 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 我国东西能 源跨区域调 配(西气东 输、西电 东送)对东部:缓解能源紧张;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改善大气 质量;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 对西部: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 ,增加财政收入;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 展,增加就业机会 ;改善西部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缓解因植 被破坏造成的生态压力) (2017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第二次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海峡海 底隧道为铁路隧道,它使 欧洲铁路网连成了一体( 如图)。隧道启用后伦敦 至巴黎3小时即可到达, 每年通过隧道的旅客人数 约1800万人,货

5、运达800 万吨。 材料二 土豆,俗称洋芋,性喜温凉,营养价值高、适应 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大。17世纪前后传入爱尔兰,成为 主要粮食作物。1801年爱尔兰人口约为520万,至1841年爱 尔兰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土豆的传入对当地人口的增长发挥 了重要作用。 (1)试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大的原因。 (2)简述修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意义。 (3)分析土豆对爱 尔兰人口增长的影响。 【答案】 (1)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 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 较大。 (2)意义:缩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旅行时间;完善了欧 洲的交通运输网;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

6、运输能力; 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3)影响:爱尔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热不 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利于土豆生长;土豆营养价值 高,产量大,生长周期短,弥补了谷物的不足;由于粮食充 足,促进了人口增长。 【解析】 第(1)题,风力的大小与所处的风带、位置的轮 廓形状、地形的走向与盛行风的风向关系、摩擦力的大小等 有关。英吉利海峡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 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第(2)题,一种大型的交通运输方式都可以起到缩短运距 、完善交通网、加强区际联系的作用。海底隧道在海面下, 受气象影响小,提高了运输能力。第(3)

7、题,“民以食为天”, 爱尔兰因为其海洋性气候不适合谷物的种植,但可以生长土 豆。土豆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正好可以弥补谷物的不足,促 进了人口的增长。 (2017云南昭通市第二次统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列问题。 材料一 大白菜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见蔬菜,喜温和冷 凉的气候条件,生长适温在10 22 ,高于25 时生长不 良,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和水分供应。模板五 对策措施类 材料二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过去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 济比较落后。21世纪以来,该地开始大规模种植以大白菜为 代表的冷凉蔬菜。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精心选育,榆 中县蔬菜种植品种现已达360多种。其所产蔬菜品质好

8、、病 虫害少,“榆中大白菜”等多种蔬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榆中县的冷凉蔬菜远销东南沿海和 长江中下游地区,销售信誉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材料三 如图为“榆中县等高线 地形图”。 (1)请描述榆中县的地形特点。 (2)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 区相比较,说明榆中县夏季有利 于大白菜种植的气候条件,以及 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 能为榆 中县大白菜提供广阔市 场的原因。 (3)榆中县保鲜冷藏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较分散,试分析 其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 中选择 一个作答。 问题 :榆中县冷凉蔬菜产业 的发展经验对 我国一些贫 困县脱贫致富有哪些启示? 问题 :为

9、以冷凉蔬菜种植为基础的榆中县经济 的进一 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 (1)榆中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从西南、 东南、东北向西北倾斜;地势起伏比较大。 (2)气候优势:榆中县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适于冷凉 蔬菜生长;相对高度大,垂直气候差异显著,白菜的品种丰 富;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白菜的质量好;气候干燥, 病虫害少。 原因: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候炎热,灾害性 天气较多,影响蔬菜产量;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蔬 菜需求量大。 (3)蔬菜保质期短;且距市场较远 ,需要保鲜冷藏运输; 保鲜冷藏企业分布较分散主要是为了接近蔬菜产地,能够 迅速进行冷藏处理。 (4)问题 :因地制

10、宜,发挥 特色农产 品优势 ;加大科技 投入,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通过品牌效应,扩大产 品市场;扩大生产规 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实行专业 化生产) 。 问题 :加大冷凉蔬菜的科研投入,确保蔬菜的品种和 质量优势 ;扩大生产规 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实行专业 化生 产);发展农产 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发 展旅游业;加强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加强宣传,提高知名 度;保护生态环 境;健全蔬菜经营销 售渠道。 措施类试题 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 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常见问题 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

11、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 展 带来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资源、环境问题解决、治理措施水资源短缺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 水淡化;人工增雨;合理利用地下水等。节流:提高节水 意识,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防治水污染;提高农业 灌溉技术、工业中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 高耗水工业发展;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等资源、环境问题解决、治理措施能源短缺开源: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多元化战略 ,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加强地质勘探。节流:提 高生产技术,提高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调整产业结 构 ,控制高能耗工业;能源循环使用储备;完

12、善能源储备体 系水土流失压缩种植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修建梯 田;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 措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 ;制定法律法规;增强意识等土地荒漠化退耕还牧还草;限制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生态 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合理利用水 资源;制定法律法规;增强意识等资源、环境问题解决、治理措施 外流湖泊缩小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 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要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应对干旱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 构,改善干旱区 农业生态

13、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种耐旱的作物; 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 制度等防治洪涝营造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 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河 道裁弯取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城市工业的外迁(最小风频上风向、 河流下游);建设绿地;控制交通污染;河流整治等 区域经济 持续发 展的常用答题要素举例如下:经济 区域策略、措施 商品农业 区域调整农业结 构和农村经济结 构;推进农业产业 化进程,延长产业 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 基础设 施建设,改善农业 生 产条件;加快农业 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改善农业 生态环 境,促进 农业 的可持续

14、发 展 传统 工业区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 工业;调整工业布局;加强环境管理,整治环境;发展科技等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调整产业结 构,推动地区产业 升级;构建区域城市群建设;加强 规划与管理(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 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 治理) (2017四川成都二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夜雨,是指20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下图中地所在省(区) 的夜雨比重多在70%以上,这种昼晴夜雨现象是农业生产最 理想的降水形式。 (1)与地比较,分别说 出、两地冬季(一月)气温的高 低,并简述其原因。 (2)试分析地昼晴夜雨对农业 的有利影响。 (3)图中

15、P是该地区以煤为主导的电力和冶金工业城市, 近年来,由于冶金工业产 品价格持续下降,严重影响当地 经济 ,请你为该 城市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出谋献策。 【答案】 (1)地低于地 其原因是地北部没有山 脉阻挡冬季风(北部为平原),受冷空气影响大,所以冬季( 一月)气温低于地。地低于地 其原因是地位于云 贵高原,海拔高于地,气温低;同时因地势原因地冷 空气易滞留(冬季地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冷气团一侧),所以 冬季(一月)气温低于地。 (2)昼晴,白天气温高,日照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生 产的有机质多;夜雨,使夜间温度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 用减弱,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夜间气温

16、低,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弱。大量雨水可渗 入土壤深层,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作物生长。 (3)调整产业结 构;加大科技投入,现有工业产 品升 级换 代;延长产业链 ,对产 品深加工;开发附加值高 的新产品;利用区位优势发 展旅游业。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位于四川盆地,位于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四川盆地由于受北部高大山地阻挡, 受冬季风的影响小,气温高。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由于 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同时由于北方冷空气容易在该地聚集 ,导致降温剧烈,所以冬季气温均低于。第(2)题, 昼晴夜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光照及气温变化对于农作 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昼晴,白天气温高,日照强 ,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生产的有机质多;夜雨,使夜间温 度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