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照明设计的光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61056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7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场照明设计的光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场照明设计的光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场照明设计的光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场照明设计的光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场照明设计的光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场照明设计的光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场照明设计的光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般选择泛光灯具,光源以金卤光源为主。也有选择高压钠灯的。近几年也有选择LED 光源的,不过成本过高,照明效果不够好。还有一种选择,就是低频无极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交往是指在人们共同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不同的兴趣、观念、感情与意向等等。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人们在公共场合中,总是希望能够引人注目,引起他人的重视与尊重,甚至产生想表现自己的即时创造愿望,这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求。这四个需求层次从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但是,各类藉求的相互关系,并非固定不变。它可因人、因时、因不同情景,而出现不同类型的需求结构,其中,总有一种需求占优势地位。综合上述,使用者对广场照明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觉

2、察到障碍物视觉定向个人特征识别舒适和愉快表 2: 4 舒适和愉快广场的照明要使人感到舒适和愉快,还应该考虑下面的照明要素: 造型立体感眩光灯具的视觉效果色温和显色性色彩和动态亮度比光污染当 0.86mLAO. 25 鉴 10000其中 :L为眩光源的亮度(cd/m2);A为眩光源。 ( 以视张角表示大小) 在视线方向的投影面积(M);#Next# (3) 灯具的视觉效果广场空间设置不同高度的灯具可以产生不同层次的照明效果。灯具的尽寸应与人体高度成适当的比例。广场设置的灯具一般分三个层次: 高杆灯 ( 路灯 ) 高度 13m一 15m 庭院灯高度3m-5m 草坪灯 ( 低柱庭院灯 ) 高度 0.

3、 3m 一 0. 5m 高杆灯赋予广场一种开放和公共的性格,降低到人体尺度的庭院灯,能够产生亲切感和私密感。对于树木比较多的广场,灯具的安装高度最好比树木的高度低,但又不能太低以防止人为的破坏,3m一 3. 5m的高度比较适宜。草坪灯( 低柱庭院灯 ) 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广场绿化带的外侧一般都布置有灯具。白天,灯具会产生空间围合的效果。灯具在各占领空间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它们共同限制一个空间。夜晚,通过灯具起到了一个隐性维护体的作用。(4) 光源的光色和显色性我国照明设计标准参照CIE 的建议将光源按色温分为三类,见表3 低色温的光源,给人以“暖”的感觉,接近日暮黄昏的情调,能在广场空间中形

4、成亲切轻松的气氛,适于休闲娱乐广场的照明。高色温的光源,给人以“冷”的感觉,但可以振奋精神,适合于交通广场。一般集合于各种功能都有的广场,可采用中间色温的光源。光源的显色性能取决于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广场照明中除了花草树木要选用合适的光源以很好地显现颜色外,也要注意光源对广场上人的颜色外貌( 肤色、着装 ) 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广场的亮度大约在0.1-5cd/m2左右,介于人眼的明暗视觉之间,即中间视觉状态 (0.01一 I0cd/m2) ,也就是说杆状体和锥状体在视网膜上共同作用,人眼的视觉机能已经开始辨别颜色。推荐广场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Ra 60 一 80。用于广场照明的显色性较好的光源

5、有金卤灯、三基色荧光灯 ( 紧凑型荧光灯 ) 、白炽灯、高显色型钠灯等。(5) 色彩和动态色彩和动态有助于节日气氛的创造,并且利用光的色彩的对比可以显现出所要强调的物体。动感的灯光引人注目,能增添活泼趣味性。不过,有时虽然粗眼,但由于表现得过于强烈反而破坏了平静祥和的氛围,给人留下不愉快的印象,因此,在表现时,必须懂得分寸,这跟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有关。(6) 亮度比对于建筑、雕塑、绿化、水体等广场的构景元素的照明,还要考虑其亮度与环境背景的亮度比,见表4。并且各个构景元素的亮度分布应遵循主从关系的原则,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若亮度比超过1:10 ,会对道路上的汽车司机造成干扰。(7) 控制光污染广

6、场上的光污染包括射向天空的杂散光线和居民家中的侵人光。#Next# E1:非常幽静的区城,如国家公园、自然风景区或其它不要明亮的风景区; E2:中等亮度环境的地方,不属于E1的城镇 ; E3:中等亮度环境的地方,不属于E1的城镇 ; E4:高亮度环境的地方,如晚上有活动功能的城镇闹市。UWLR: 向上浪费的光线占全部灯具出射光线的百分比。E5:窗口处的垂直照度。I: 灯具射向无用方向的光强。熄灯后 : 来自道路照明设施的光线不计在内。光污染的危害是很大的,它能影响人们的睡眠,使汽车司机在开车时感到紧张,给天文观测造成困难。对于光污染的问题,国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进行了

7、大量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我国的照明专家们正在研究中,尚未推出这方面的规定,对光污染的控制,我们可参照CIE 和发达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Next# 5 结束语照明工程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它是在为人创造合理的光环境,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研究人的行为、生理、心理,从而提出合理的照明质量评价指标,以指导广场的环境照明设计。灯具为广场环境提供了光线,但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景观”,是广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设计出光分布满足要求的、造型新颖的、有趣味的、 与高科技相结合的灯具是广大照明设计工程师的期待。我们始终认为 :“有了一流的产品,才能做出一流的设计。”参考文献1. 夏祖华,黄伟康编著.

8、城市空间设计 .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 2. 杨贵庆编 . 城市社会心理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8 3. 蔡军 . 虹桥中心广场照明设计. 照明工程学报,1999/1 4.CIE TC4.03 (GUIDE TO LIGHTING OF URBANAREAS)Publication CIE NO. 92. 5.B. Suck Residential Areas and Pedestrian Zones ILR 6.J. F. Caminads and w. J. M Bommel New LightingConsiderations for Residential Areas ILR 80/3. 7.D. Fischer Pedestrian Areas ILR 7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