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体育硕士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6058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体育硕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体育硕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体育硕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体育硕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体育硕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体育硕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体育硕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 2011 年体育硕士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介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介学校概况学校概况 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其前身系始建于 1942 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 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 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西南体育学院,1956 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 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更新,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2010 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这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2、创造了极佳的发展条件。学校占地总面积 48 万余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市中区西南部,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训练场馆,并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大楼、校园网、标准化的语音实验室、计算机房和先进的人体运动机能测评中心。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电子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现有教职工 8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 600 人,正副高级职称 200 余人,中级职称 200 余人,助教近 90 人,国际、国家级裁判 98 余人,运动健将近 30余人。60 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

3、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博士生导师 50 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30 余人。目前学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8000 余人,硕士研究生 700 余人,附属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学生500 余人。学校设有 8 系 2 部 2 校共 12 个教学单位,有 15 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及理学 6 大学科门类。1979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体育学、临床医学、

4、新闻传播学、中西医结合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教育学、医学、文学 3 大学科门类的 7 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具有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为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 个(体育教育专业、中医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7 个(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中医学) ,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3 个(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中医学、新闻学和运动人体科学) 。有四川省重点学科 5 个,其中体育学所辖 4个二级学科均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

5、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运动医学实验室”为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近 5 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22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8 项(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子课题1 项) ,省部级项目 105 项,其中奥运攻关项目 12 项;科研成果被采用 35 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 28 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 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2 项、奥运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奖 1 项;共出版学术专著 35 部,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

6、表论文 3212 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 642 篇,CSCD、CSSCI 收录 486 篇,SCI、EI、ISTP 收录 15 篇。近 3 年,学校正高职称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达 4.76 万元/年。学校始终将教学工作置于中心地位,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现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 部、省级精品课程 16 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在 2006 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 5 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16 项;共出版教材 24 部;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 项。学校在竞技体育方面,为国家和四川做出了重要贡献。近

7、 20 年来,我校为国家培养了国际级运动健将、国家级运动健将 86 人,一级运动员 328 人,国际级、国家级裁判 98 人,获得国际、国内各类比赛金牌 256 枚、银牌 203 枚、铜牌 178 枚。北京奥运会上,我校师生获得女子帆板金牌 1 枚、艺术体操、女子曲棍球银牌 3 枚、女子划艇第 4 名和女子水球第 5 名的优异成绩,学校被授予“2008 年北京奥运会重大贡献奖” 。目前,学校是国家和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培训基地,已在艺术体操、举重、田径、武术等竞技项目发展上形成了优势与特色。学校注重开放式办学,与国内外的交往不断加强。先后与美国、英国、保加利亚、日本

8、、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作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国家体育总局各相关司局(中心)及四川、云南、重庆、西藏等省市区地方政府体育、教育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体育专门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类别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类别授予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性体育专门人才研究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修业年限:两年半四年报考办法报考办法招生人数:招生人数:60 名报名条件:报名条件:1、 2009

9、 年 7 月 31 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2、 2006 年 7 月 31 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专科毕业者录取人数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 10%。报名程序:报名程序:1、网上报名:考生于考生于 6 6 月月 3030 日之后登陆日之后登陆 “学位中心学位中心”网址网址http:/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考生领取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考生应试

10、守则及有关处罚规则,报名即结束。只进行网上报名,未到指定现场报名点办理照相等相关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3、资格审查:考生应将现场打印的2011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后交回我校研究生部。考试科目考试科目 1、初试科目(全国联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含体育综合、英语)。(参见2011 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版)。2、复试科目: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初试地点初试地点四川省考生初试地点设在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11、以外考生请登陆考生所在省市学位办公室网址查阅。录取工作录取工作 录取分数线由我院按照国家规定自行划定,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关于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关于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针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实行单独招生。(一)招生对象:1、2000 年以后获得全国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集体项目必须是主力队员)、获得运动健将(武英级)称号的运动员,全国比赛仅限全运会、各单项全国联赛或全国锦标赛;2、国家级教练员;3、国际级裁判员。运动项目仅限全运会设项项目。(二)录取办法:符合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条件的考生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以后,由我院将拟招收的考生名单报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经审核后,单独录取。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授予学位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授予学位1、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 2 年半4 年。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关系,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均由学生所在单位负担。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 32 学分。授课方式采取寒暑假或阶段性集中授课。3、修满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咨询电话:028-85096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