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5947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高考文综试题(北京卷)历史部分答案及全解全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学习历史的场所 回答 12、13 题 12. 图 6 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 及 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武王克殷反商” 、 “ 封黄帝之后于蓟”等有 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建立诸侯 国蓟,分封黄帝为国君。分封制开始于西周。A 项所述符合原始社会史实,排除。B 项是 西周的经济制度,排除。D 项开始于秦朝,排除。故正确选择 C

2、项。 【考点定位】考查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13. 北京孔庙(见图 7)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 3 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 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答案】D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元朝” 、 “进士”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元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进士”是科举制内容之一。 A 项所述开始于隋朝,排除。B 项内容符合北宋史实,排除。C 项是明朝坚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故正确选项为 D。 【考点定位】考查古代民族融合内容。W.w.w.k.s.5.u.c.o.m

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民族和睦有多种方式。回答 14、15 题。 14. 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 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张骞“凿空” B.卫青远征 C.昭君出塞 D.甘英出使 【答案】A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匈奴” 、 “两汉” 、 “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等有效信息限 定词。中原的冶铁、凿井技术传给西域,而西域的葡萄、苜蓿、胡桃等经济作物传入中原, 这些经济文化交流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B 项所述属于军事斗争,排除。C 项指出塞蒙 古高原,排除。D 项出使欧洲,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 【考点定位】考查古代政府对边疆的治理

4、。15. 下列各组史实中,能够体现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因俗而治”的是 唐朝在厥故地设立都督府 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 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 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中央政府” 、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 “因俗而治”等有 效信息限定词。其中的“因俗而治”就是当今提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改土归 流” ,自明代中叶以后便逐步开始。它是在土官与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产 生的。政府派遣流官代替土官,排除。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正确选项为A。 【考点定位】考查古代民族自治制度。面对外来冲击,近代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回

5、应。回答 16、17 题。 16. 1862 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 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 “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 “赛先生” 【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862 年” 、 “京师同文馆” 、 “外语、化学、物理”等有 效信息限定词。同文馆以传授近代自然科学为主,替代以往的经书。A 项所述符合以林则 徐为代表的抵抗派,排除。B 项内容为维新派主张,排除。D 项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排 除。C 项是同文馆的目的。故正确选项为

6、 C。 【考点定位】考查洋务运动知识17. 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答案】B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早期维新派” 、 “商战”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商战” , 这里指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A、C 项为加强国防军事 力量,排除。D 项涉及的民生,排除。B 项强调经济比军事的重要性,排除。正确选项为 B。 【考点定位】考查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中国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回答 18、1

7、9 题。 18. 2009 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答案】B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一战后” 、 “战胜国” 、 “中国蒙受屈辱”等有效信息限 定词。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于 1919 年召开了巴黎和会。A 项发生 1901 年,排除。C 项签 署于 1943 年,排除。D 项签署于 1945 年,排除。一些列不平等条约的通称凡尔赛和约 , 正确选项为 B 【考点定位】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19 图 8 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

8、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注明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 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图 8 A. B. C. .D【答案】D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抗日战争时期” 、 “八路军”等有效信息限定词。项 史实是 1933 年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但不符于抗战时期,排除。项是国民党 29 军夺回宛平的史实,排除。项是 1938 年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排除。 项是朱德等领导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日军的史实。故 D 项是正确选项。 【考点定位】考查抗日战争。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回答 20-23 题。2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

9、的是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二者的共同点”等有效信息 限定词。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在人文主义的领域的进一步发展。A、B、C 项分别为启蒙思 想家孟德斯鸠、卢梭和伏尔泰的主张,排除。人文主义的内容包括:自由、科学、理性、 追求幸福等。正确答案为 C。 【考点定位】考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知识。21.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A. 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 B. 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

10、得“份地”C. 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 D. 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答案】A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近代社会转型” 、 “土地制度” 、 “法国”等有效信息限 定词。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颁布土地法令, “土地小块出售”等。B 项为俄国 1861 年 改革内容,排除。C 项为英国圈地运动,排除。D 项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政策,排除 正确选 项为 A。 【考点定位】考查法国大革命知识22.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A. 清教徒受到迫害 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C. 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D.产业工人相对贫困 【答案】D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工

11、业革命” 、 “19 世纪上半期” 、 “社会问题”等有效信 息限定词。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A、B、C 项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年)之前,排除。正确 选项为 D。 【考点定位】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3.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胜利, “为 1918 年和 1945 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A. 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B. 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 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 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答案】A 【解析】解题关键

12、是抓住题干中的“普鲁士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胜利” 、 “1918 年和 1945 年的失败”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前者所述为德意志统一,后者为德国一战、二战的失败。 德意志统一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走上了武装侵略的道路。B 项为德意志统一 的作用,排除。C 项是统一的具体政策,排除。D 项与德意志统一不紧密,排除。正确答 案为 A。 【考点定位】考查德国统一。37.(36 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 世纪中期到 17 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

13、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 1/4 到 1/3 的白银,总量达到 7000 吨至 10000 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 18 世纪末。(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 (6 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 (4 分)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 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 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 19 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

14、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 (6 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 分)历史现象之三:1 盎司黄金 35 美元1933 年,美元贬值约 30%。1934 年,美国政府 1 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 35 美元。1944 年,美、英、中等 44 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 ,规定美元与黄金 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 年,美 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 年,美元贬值 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 1933 年和 1973 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 (10 分)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

15、中国货币1948 年 1 月至 8 月,1 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 17.8 万元升至 1108.8 万元。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 整,1 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 2.8 元曾升至 8.27 元,近年来又回落至 7.0 元以下。(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 (8 分)【答案】 (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 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 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2)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 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为遏制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3)20 世纪 30 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放缓,贸易出现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 降。 (4)1948 年: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