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5945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 安徽教师考编:完善语文教学,抓住情感脉络文章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http:/ 28 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哀”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很好地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又如一位教师在教越巫时,先布置一位学生扮演越巫。扮演者一上场,同学们都乐了:只见“越巫”头扎布条,右手持角,左手摇铃,这正应了他为人治病时的“鸣角振铃”。然后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字句铿锵,有声有色,扮演者依课文做动作,随读随演,其他学生依据课文评议他的表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学生们边提意见,表演者边改,课文知识就在提提改改中不知不觉

2、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中。教师精心营造的这种情境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真正做到了“披文入情”。同时学生也领略到了作品中渗透的深深情感,激发起了藏在其内心的情感,而与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达到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陶冶浑然一体的效果。2、借助朗读,抒发内心情感“朗读”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体验。在朗朗书声中,以自己的经验积累为起点,积极能动地进入文本,重新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怀,物我交融,达到共鸣。朗读可让学生形成语感,在读中熏陶、吸取作品中内含的精神美与情感美。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

3、不同内容,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朗读,让浓郁饱满的感情进入学生的心田,努力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如黄河颂一文“我站在高山之颠,望”总领全文,停顿要稍长一些,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 、“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最后两句“像你一样伟大坚强!”,要读得铿锵有力,充满战斗的决心。总之,全诗要读出困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才能使师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领会作者的感情。又比如沁园春雪上阕要读的豪情万丈、下阕要读的居

4、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的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周总理,你在哪里以沉缓的声音(只在倒数第二段语势稍高扬)、深切的语调来朗读才能体味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最后一次讲演中以低沉的嗓音平静的叙述李公朴的遇难,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愤怒咆哮自豪,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闪光的泪花、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要使学生在读时读得真、悟得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那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

5、,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正确、动情的朗读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感情的桥梁。它会让语文课变得朗朗有声,情趣盎然。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3、寻找心灵契合点,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相信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灵受到触动,会信

6、心倍增,积极向上。有了这样的心理因素作动力,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了。自然,课堂上就不会只是教师单方面“抒情”了。研究表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角色,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大胆地让学生试着分析课文,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让学生进行课堂交谈、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并作正确的引导。在讲授小说、戏剧作品时,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让学生加深印象。如某老师在讲析小说孔乙己时,要求三个男生分别扮演“我”、“掌柜”、“ 孔乙己”,有表情朗读,并辅以适当的动作和眼神,结果很成功。“我”的善良诚实,掌柜的势

7、利冷酷,孔乙己的迂腐穷酸,更深刻地烙印在学生心中。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登台“亮相”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展示自己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才能,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确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样课堂上他当然就会相信教师所传授的道理,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就会爱屋及乌,爱你所教的学科。此外,语文教师要使自己输出的各种信息学生乐于接受,就要克服自己的“领导中心”、“自我中心”、“教师本位”的权威心理,防止我令你行的命令主义或强迫教育。那种基于强迫性,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课堂气氛必然会死气沉沉,消极冷漠。作为教师来说,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

8、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无不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激励学生情感,增加感情投入,使课堂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感氛围,于自然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看法,对大千世界的感受,心与作者共鸣、共振,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情感因素,对教材进行认真处理,以在教学中作为联系作者与学生的中介,三位一体,思路相通,情感默契。从而达到以“文章情”为基调,用“教师情”来诱发、唤起“学生情”, 使学生为之憾动,为之动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实现语文情感教育的最大成功。中公资深讲师王旭解析中公资深讲师王旭解析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