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54140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科书第3747 页的内容。1、锐角和钝角。2、平移和旋转。3、剪一剪。单元教材分析: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

2、钝角。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3、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能力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2、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几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情感目标1、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2、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图案感受数学的美。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教学重点:1、感知

3、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教学难点: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一周或半周后的图形。教学措施:让学生借助活动和教具的演示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通过学具的操作学会辨认锐角和钝角。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课时: 4 课时锐角和钝角 ,1 课时平移和旋转 ,1 课时剪一剪,1 课时机动,1 课时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课题锐角和钝角课型新授课第三单元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839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

4、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能力目标: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情感目标: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

5、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教学过程: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2、比较两

6、个角的大小。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3 、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设计意图 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2 、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板书“锐角”和“钝角”)、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

7、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 ; 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 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例:A、锐角比直角() B、比直角大的是()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正是新课标倡导的全新学习方式。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8、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2 、自由活动:找一找!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 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 B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写有“最”的方形宝盒。出示

9、两部分的内容。(课件板演)A、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 个()和 1 个()组成的。B、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 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 1 分钟)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C 、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强化,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建立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同时感受角的分类以及三种角之间的变化联系。四、总结,深化阶段。、

10、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 经常有两臂的运动, 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五、课堂练习作业p39 第 1、2、3 题,小组校对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板 书 设 计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锐角直角钝角比直角小比直角大教 学 反 思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课题平移和旋转课型新授课第三单元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143 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

11、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力目标: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旋转现象。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操作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笔橡皮尺子练习本学具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 37 页的彩图) 设计意图 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

12、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二、新授课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A :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B :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

13、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 格,会移吗?(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 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 格,你们会移吗?(7)

14、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 格后得到的?(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 4 题) 设计意图 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二、综合练习1、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 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三、全课总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15、,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强调: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这种现象就是平移。旋转和平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就是旋转。四、课后活动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设计意图 加深对新课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板 书 设 计平移和旋转教 学 反 思平移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 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 这种现象就是平移。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 做圆周运动,就是旋转。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备课人:房君二年级 1、2 班课题剪一剪课型新授课第三单元第 3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647 页“剪一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情感目标: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能剪出各样图形。教学难点发挥想象,设计出好的、有创意的作品。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剪刀、纸片。学具准备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入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做些什么。二 、探索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