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态金字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53118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态金字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态金字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态金字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态金字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态金字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态金字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生态金字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生态金字塔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内容新颖,笔调流畅,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向学生介绍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醒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 10 个生字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方法3、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2、抓住要点,理解课文,明白生态金字塔的真正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抓住要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生态金字塔的真正含义,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

2、习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1.师:在广漠的原野上,羚羊在奔跑,狮子在游弋,苍鹰在盘旋尽管它们的生存方式不同,但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却都能在这片大草原中生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找到答案。2.出示金字塔图片,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吗?学生回答,(师追问从图中发现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师评价并激趣: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也有个金字塔,想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18 课生态金字塔。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过渡引入质疑:从课题入手,去读出一些问题来,从课题入手,去推想课文

3、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试过吗?读了课题,你读出什么问题来了吗?你最想知道什么?5.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是怎么样构成的?课文围绕生态金字塔主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等)师相机板书重点问题。(预设在黑板左边写下:生态金字塔?构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导生字:“哺”读 b,不读 p;“顷”读第三声 qng,不读第一声;“惩”读第二声 chng。“哺乳”的“哺”与“捕鱼”的“捕”区分开、“开垦”的“垦”与“恳”的“恳”区分开。“藻”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

4、结构;“顷”字的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竖提。3. 学生默读全文,边读边圈画出相关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第一部分(12 自然段):说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部分(34 自然段):生态金字塔的构成。第三部分(56 自然段):生态金字塔和人类的关系。第四部分(第 7 自然段):说明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生态金字塔的规律。三、顺学指导,直奔重点。1.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直接点明什么是生态金字塔的语句。科学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链,发现它恰似一个底大顶尖的金字塔,便把这叫生态金字塔。师相机强调:“这”指什么?(食物链)2.学习第 1、2 自然段。 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向我们介绍食物链方面的知识

5、呢?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自学第 1、2 自然段:大声朗读 1、2 自然段,边读边想:什么是食物链?请举例说说。 默读静思:A、第 1、2 自然段中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趣现象和相关知识?B、找出有关语句画一画,读一读,想想它们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C、把你的学习所得与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组织交流,指导朗读,加深理解。学习第一自然段。(明确什么是食物链;理解有趣的现象。)(有趣是食物链的特征,抽象化些)1.师提出问题:谁来说说文段中举了什么例子来介绍食物链的?生答,师评价:一顺吃下来,它们相互依存(板书)这个食物链有意思,有趣相机过渡:这个自然段中还有有趣的现象吗?谁来

6、说说?2.感知有趣现象,齐读有关语句。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几种生物数量关系、活动范围大小及文章说明方法。师过渡:大自然中像这样有趣的现象很多,你还了解到哪些与食物链相关的知识呢?通过研读重点句段,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研读方法:找出重点句理解重点句领悟表达方法朗读句段重点句 1:“杂草师数量最大的生物了。你看有多少动物在吃它:蝗虫、尺蠖、菜蚜”(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杂草是数量最大的生物,是第一级。)重点句 2:“一只甲虫,地下 1 平方米的采食空间便可满足它的能量和营养的需要,而鹰则需要在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觅食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重点句 3:“甲虫吃草,蜘蛛吃甲虫,山雀又捕食

7、蜘蛛,鹰吃山雀。”(举例说明生物链)重点句 4:“这些生物数量上,甲虫比草少,蜘蛛比甲虫少”(举例说明生物等级越高,数量越少。)3. 画图理解鹰山雀蜘 蛛甲 虫青 草作业设计1.生字 131。2.听写字词。3.朗读课文至少 3 遍,家长签字。 设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 1、2 自然段,我们知道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表述。科学家考察了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后,给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取

8、名为“生态金字塔”。1. 自由朗读课文 36 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生态金字塔”的?学生在朗读,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交流明确:打比方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态金字塔”。二、紧扣关键,上贯下连,落实训练。(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 3 自然段。2.为什么称为“生态金字塔”?(1)回顾第 2 自然段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画的图。(2)抓住课文中的句子“它恰似一个底大顶尖的金字塔”来理解。(科学家发现生物链的构成是底大顶尖,与金字塔的样子很相似。)3.再读体会。4.埃及金字塔是用一块块巨石垒砌而成,那“生态金字塔”又是怎样构成的呢?(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 读第 4 自然段,用自

9、己的话说一说“生态金字塔”的构成。学生说,并完成结构图。“生态金字塔”各个营养级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预设:“在金字塔的营养级序列中,上一个营养级总是依赖于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而存在;但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能满足于上一个营养级中少数消费者的需要。”(强调:“依赖”:是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营养级序列之间的关系是“底层是生产者,上层是消费者”。3.教师小结:在“生态金字塔”中,低一级是生产者,上一级是消费者,而低一级的营养级的能量不能满足上一个营养级中所有消费者的需要,只能服务于少数消费者,所以“生态金字塔”的等级是森严的。4. 那么你认为,在“生态金字塔”

10、中那一个层级最重要,为什么?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回答,谈体会。预设: “绿色植物是一切生物的能量基础,是初级的生产者,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是太阳能量的收集者,也是地球能量和营养的供应者。”(也就是说,一切生物的能量和营养来源均出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对太阳能量利用效率的高低,它的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多少,也决定了我们的地球究竟能承载多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至于出于生态金字塔顶端的人。”(注意:“承载”:就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也就是说,绿色植物也影响着人。)5.教师小结:绿色植物的多少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影响着地球上所以生物的生存。6.人

11、类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人处于生态金字塔的哪个层次?(最高层)(三)学习五、六自然段。1.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5、6 自然段,思考:人类与绿色植物有着怎样的关系?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说明问题?学生读后讨论交流:“生态金字塔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量损耗 90左右,越往上,能量流越细,流入塔顶的能量越少,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也越少。”(注意:四个“越”字,起强调作用。也就是说,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是有限的。)“生态学家奥德姆做过一个假设:在食肉为主的国家,一个体重 48 千克的男孩,以吃小牛肉为食,一年之中他需要吃 45 头小牛。为了饲养这 45 头小牛,需要开垦 4 公顷的土地,全部种上苜蓿,来

12、生产饲料。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呢?小孩重 48 千克,小牛重 1035 千克,苜蓿重 8211 千克。小牛的重量是小孩的22 倍,苜蓿的重量是小孩重量的 171 倍!”由此可见,人的消耗量是最大的。大家试想:地球上有 70 亿人需要生存,需要多少绿色植物,需要多少土地啊!(地球上 194 个国家和地区,70 亿人口)三、回归整体,读中学写。1.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作者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生态金字塔”与人类的关系。)2.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3.“生态金字塔”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也学文后

13、的感受,也可以是自己打算以后怎么做)。4.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向我们介绍“生态金字塔”的构成,告诉我们保护绿色植物,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啊!正如最后一个自然段说的:“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这个自然的法则,否则,将使人类自己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四、当堂作业,拓展延伸。完成课堂作业语段阅读。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至少 3 遍,家长签字。2.预习诗词诵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8.生态金字塔食肉 第三营养级动 物食 草 动 物 第二营养级绿 色 植 物 第一营养级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一、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更有说服力,便于

14、读者理解。二、列数子: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令读者信服。三、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四、打比方:使说明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五、摹状貌: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六、作诠解: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七、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八、画图表: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九、作比较:把 XX 和 XX 加以比较,将说明对象说得更加通俗易懂,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十、引用说明: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