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九三学社主委发言稿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50652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60周年九三学社主委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国60周年九三学社主委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国60周年九三学社主委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国60周年九三学社主委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国60周年九三学社主委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国60周年九三学社主委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国60周年九三学社主委发言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6060 周年周年米易九三支社发言稿丹桂飘香又金秋,举国欢腾迎国庆。非常高兴参加今天庆祝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60 周年座谈会。60 年来,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祖国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九三学社 60 年来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见证了新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的光荣历程。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走过了 60 年的辉煌历程。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米易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战略机遇。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但随着全县上下积极应对错综

2、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米易建县 58 年来,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米易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我县以富民强县和山区县争先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强县战略,结构不断优化,速度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继 2006年人均 GDP 突破万元大关后,县域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上 10亿元台阶,突破 40 亿元,地方财政去年更是突破了 4 亿元。此外,社会事业建设也取得可喜成就,先后荣获

3、了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平安县、省级生态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中2医工作先进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启动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通过创建成果验收,现正等待国家授牌,这将是我市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文化先进县,也是我市各县(区)各种光荣称号中第一个“国家级先进”称号。作为九三学社的主委和文化旅游局负责人,我亲历了近年来米易文化旅游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程:一、文化事业一、文化事业(一)(一)加大投入加大投入, ,文化基文化基础设础设施不断完善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县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度增加,除足额保证文化事业单位年度业务运行、日常办公等经费外,直接投入城乡文化基础设

4、施建设经费合计达到 8600 万元,其中投入 4000 余万元用于城市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投入 4600 余万元用于“两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全县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一是县县城文化城文化设设施不断完善。施不断完善。完成县城 3 个文化广场建设,面积近 1 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广场亮化、美化、绿化、文化氛围营造等工程。县城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县城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二是“两两馆馆”建建设设初具初具规规模。模。县图书馆业务用房达 8800 余平方米,馆藏图书达 24 万册,内部业务机构健全。县文化馆业务用房达 2500 余平

5、方米,内部业务机构健全,活动设备设施价值 60 余万元。 “两馆”软硬件设备设施均已达到部颁二级标准。三是全面完成三是全面完成农农村公共文化基村公共文化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设设工程。工程。新建乡3镇综合文化站 12 个,新建和改扩建村文化室 88 个,全县 12个乡镇的文化站和 88 个村的文化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全面完成。房屋总建筑面积达 2 万余平方米,乡村文体广场总建筑面积达 12 万余平方米。乡镇综合文化站房屋面积均达 400 平方米以上,在功能上设置有综合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图书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地方特色文化陈列室等。文体广场面积均在 20003000 平方米。村文化活动室房屋面积均

6、达 170 平方米以上,文体广场面积均达 600 平方米以上。(二(二) )夯夯实实群众基群众基础础,文化人才,文化人才队队伍建伍建设设不断加不断加强强随着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文化队伍建设显得更为迫切,我县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文化队伍建设工作:一是抓好一是抓好专业队专业队伍建伍建设设。 。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合理整合业务岗位,将县文工团业务骨干抽调到县文化馆增强业务力量。各乡镇文化站按要求配备 1 名以上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文化干部,做到人员经费“两落实”。二是加二是加强强群众群众业业余余队队伍建伍建设设。 。广泛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吸收骨干力量组织业余文艺团队。目前,全县群众业余文艺队伍不断

7、壮大,组队形式灵活多样,有艺术团、民乐团、合唱团、秧歌队、锣鼓队、狮子龙灯队共 60 余支,有城乡群众业余文艺骨干近 1 万人。三是加三是加强强青少年文青少年文艺队艺队伍的建伍的建设设和培养。和培养。组建了米易县少儿艺术团,经常编排节目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县文化馆、文工团加强与县民族中学等学校联系,业务骨干经常走进学校授课,密切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青少年4文艺骨干。四是抓好文四是抓好文艺创艺创作作队队伍的管理。伍的管理。建立了文艺创作人员联系制度。加强与创作人员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创作情况,积极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召开座谈会,交流感情,互通信息,探讨创作体会,

8、促进了各类文艺作品的出产。(三)重(三)重视视本土文化,文化本土文化,文化遗产遗产保保护护扎扎实实有效有效我县是多民族杂居县,民间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民间山歌、舞蹈、器乐、刺绣等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我县十分重视对本土优秀民间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保护计划和传承制度,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县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打造“迷昜文化”品牌,对民间民族音乐、舞蹈、文学进行广泛收集、整理,先后出版了米易县民间文学选集、 神秘的新山傈僳族部落等书籍,创作了“迷昜锅庄”系列舞蹈并在全县城乡推广。我县新山傈僳族“约德节”是目前攀枝花市唯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

9、遗产,2007 和 2009 年两次精心组织专门队伍来到成都参加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充分展示本土特色文化魅力,获得了省文化厅颁发的优秀展演奖和组织奖。(四)加(四)加强强公益性文化服公益性文化服务务,不断,不断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长的文化需求的文化需求一一是各是各类类大型活大型活动动蓬勃开展。蓬勃开展。近几年,我县每年都要举办 6 次以上的大型文化活动,包括“新年文艺晚会”、 “元宵焰火文艺晚会”、 “迷昜龙舟赛”、 “迷昜花会”、 “品果节”“五四青年歌舞5之夜”、 “国庆文艺晚会”等,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县性文艺汇演,每月组织一场由部门、乡镇、学校、社区文艺骨干自编自演的专

10、场演出,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盛会。各基层文化站、室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并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举办科普讲座、发送农技资料、组织农家书屋读书活动,把文化活动同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让农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二是广二是广场场文化活文化活动经动经久不衰。久不衰。2005 年,我县以本土民间音乐舞蹈为素材,创作了迷昜锅庄并在全县城乡推广,掀起了广场舞会热潮。茶余饭后跳锅庄已成为广大群众的重要娱乐内容。每到夜晚,无论是县城或者乡村都能看到火热的跳舞场面,广场舞会已成为米易一道亮丽的风景。全县城乡每年举办锅庄舞会 2000

11、场以上。三是三是文化下文化下乡乡活活动动取得取得实实效。效。我县把文化下乡活动作为常年性工作常抓不懈,列入了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内容,并要求各县属文化业务单位将工作重心转移基层,每年用百分之五十的工作时间到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进行业务培训辅导,经常性开展送文化到村社、进农户活动。同时,在传统节庆期间,组织县属各职能部门、单位集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不低于五次。在“三下乡”活动策划上,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将示范带动性强、深受群众欢迎的惠民内容作为重点进行安排落实,并把工作重点和群众需要结合起来,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建设社会主义、6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从

12、而既创新了活动形式又丰富了活动内容,达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二、旅游事业二、旅游事业(一)(一)发发展思路展思路进进一步明晰,旅游推一步明晰,旅游推动动成效明成效明显显经过近 10 多年的发展,我县旅游业着眼于融入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牢固树立“差距蕴含潜力、高起点弥补晚起步”的理念,按照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集群化推进的思路,逐渐明确了“一中心、两主轴、三板块、四组群”的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在整体形象宣传上,围绕建设攀西休闲文化旅游县,在全市率先形成了“阳光运动休闲”这一品牌,围绕打造自然人文观光游、生态旅游、阳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四大旅游产品,重点抓好县城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龙潭溶洞国家A

13、AAA 级旅游区创建和乡村休闲旅游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努力打造迷昜元宵龙舟节、普威梨花节、海塔桃花节、黄草樱桃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山傈僳族“约德节”等几大节庆活动。近年来,认真实施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经济呈快速发展势头,从 2004 年全县接待游客 2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5960 万元;2005 年全县接待游客 33.1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1.3 亿元;2006 年接待游客 76.22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2.8 亿元;2007 年接待游客 129.59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4.5 亿元。2008 年接待游客 135.13 余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4.7 亿元,实

14、现了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二)旅游(二)旅游产产品日品日渐渐丰富,丰富,产业发产业发展展雏雏形初步形成形初步形成龙潭溶洞、文物旅游点挂榜清真寺望月楼、芭蕉箐枇杷观7光园等景区在改造、提升方面迈出了新步子,亲水戏水享受阳光休闲度假区、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等一批新兴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聘请美国 SWA 规划公司、同济大学等国内外顶级策划、规划单位进行策划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米易县南部新区亲水戏水享受阳光休闲度假区规划和米易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龙潭溶洞旅游区总体规划、 海塔世外桃源旅游区总体规划等规划,为全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借助冬旅会发展机遇,对龙潭溶洞旅游区进

15、行了改造提升,现已是我市较为成熟和一定吸引力的景区。目前整个旅游区正在着手国家 AAAA 级旅游区的创建工作。启动海塔世外桃园和普威绿野花乡景区创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前期建设工作,完成海塔世外桃园旅游区及普威雪梨观光园乡村旅游观光的景区大门、标识标牌设置、观景亭、海塔景区专用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共完成投资 1600 万元。在此基础上,于 2009 年 3 月成功举办了米易.迷昜花会,在攀西地区首创推出了以桃花、梨花、油菜花三卉为媒的乡村旅游。借助各类媒体,党政网、公众信息网、四川旅游政务网、攀枝花 GOGO 网等网络平台、 成都商报、 国家人文地理、 西部旅游杂志、 凉山日报、 攀枝

16、花日报、晚报等报刊媒介,在凉山电视台、攀枝花电视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对我县旅游进行了宣传报道。组团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等形式的宣传促销,宣传米易冬春旅游优势和乡村旅游看点,进一步增强了旅游宣传面和对县外游客的吸引力,我县旅游宣传影响日渐明显。8建国 60 年以来,我们伟大祖国的巨变,我们的家乡米易的巨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米易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地方,是一个会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地方,是一个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地方。在新形势下,九三学社米易支社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构建和谐米易”的战略部署,始终坚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切实履行参政党的职能,为米易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