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试论述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9550543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考试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论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考试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考试论述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中 国 共 产 党人通过理论创新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实际上可以作出两种分类: 一是按照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样四个大的理论成果; 二是按照理论内容及其主题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两个大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

2、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

3、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

4、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之业。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

5、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求实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6、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 21 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

7、新局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

8、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就曾经说过,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他看来,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什么是解放思想呢?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

9、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关系重大。如果思想不解放,一切工作就很难推得动,本来可以办成的事情也办不成;反之,如果思想解放了,想问题的思路就开了,办法就多

10、了,路子就宽了,本来很难办成的事情也能办成。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如果说,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发表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那次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和思想僵化的状态,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话,那么,1992 年年初他发表的南方谈话,则是在国际国内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

11、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正是经过了这个时期不断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权威才重新确立起来,改革开放才取得了重大胜利,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产生。进入 21 世纪,我们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江泽民继续强调解放思想。2001 年 7 月,他在庆祝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

12、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002 年 11 月,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正是经过了这个时期的思想解放,我们应对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新胜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多种场合和多次讲话中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对于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是在新的思想解放的条件下,我们又取得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成就,以科学发

13、展观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同时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既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少不利的因素。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2003 年 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提到的那些课题,包括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

14、进再就业,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办法。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5、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3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上进行摩擦的同时,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的步伐。在尖锐复杂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环境下,为了中国的民

16、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为了给中国人民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攻,毛泽东在科学地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在批驳顽固派谬论的同时,丰富和完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向全国人民阐明了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路线和纲领政策。 从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出发,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他指出,中国现实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进一步揭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具体来说,从革命的阵线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十月革命开始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已经不是旧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革命的领导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已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