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49903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一、演绎推理1. 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2. 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 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4. 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 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 ;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 ;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

2、题型)2. 有真有假型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矛盾关系: 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 否 AA 且 B:其矛盾关系为 否(A 且 B)即 否 A 或否 BA 或 B:其矛盾关系为 否(A 或 B)即 否 A 且否 BA 能够推出 B:其矛盾关系为 A 且否 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 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 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

3、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3)包容关系: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若 A 能推出 B:则包容关系为 若 A 为真则 B 为真+若 B 为假则 A 为假只有一真,则 A 必为假即“一真前假一真前假”只有一假,则 B 必为真即“一假后真一假后真” 所有:则包容关系是 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 且 B:则包容关系是 能过推出 A(B) 、A 或者 B(

4、4)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有的”的反对关系, “必有一真必有一真” ;对于两个“所有所有”的反对关系, “必有一假必有一假” ;(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3. 翻译推理型翻译推理型:(1)可分为全真判断型(重在判断,几个词之间的关系) ;全真推理型(重在推理,几个半句之间的关系)两种类型;他们的前提是所有的条件都是全真的即全真完全的,不同于有真有假型。(2)全真判断型:全真判断型: 所有(凡是)S 都是 P:翻译为 S 能推出 P;所有(凡是)S 不是 P:翻译为 S 能推出非 P;没有 S 是 P:翻译为 P 能够推出非 S

5、;没有 S 不是 P:翻译为 S 能够推出 P;不是 S 都是 P:翻译为 非 S 能够推出 P;不是 S 都不是 p:翻译为 非 S 能够推出非 P = P 能够推出 S; 也可以通过花图来进行区分,不过最好还是记住上述六种翻译结论,常使用箭头+经常使用逆否命题。 三段论三段论: A 能推出 B,B 能推出 C,则 A 能推出 C(但要注意 A 能够推出 C,B 能推出 C,A 和B 之间不一定有必然的关系) 一定要注意: “有的有的” 、 “一些一些”等词语的翻译中,要注意严谨,比如说能推出有的投资者不支持沿海工业的发展,并不一定等同于有的投资者支持沿海工业的发展。另外, “有的” 、 “

6、一些”等词语的翻译中不存在逆否命题,它存在的是以下这种情况:两者之间存在交集,即至少存在一个人即是又是,换言之有的 A 能推出 B;同样有的 B 也能推出 A,有以下几种情况:判断中的否定关系:(“并非并非” )并非所有 A 都是 B 等价于 有的 A 不是 B;并非有的 A 是 B 等价于 所有 A 都不是 B;“遇到并非,则所有变成有的,是变成不是,有的变成所有” 。判断中的等价关系等价关系:所有的 A 都不是 B 等价于 所有的 B 都不是 A;有的 A 是 B 等价于 有的 B 是 A;判断中的推出关系:推出关系:所有的 A 都是 B 可以推出 有的 A 是 B(在根据上面的结论可以,

7、有的 B 是 A)根据往年的题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结论:所有的 A 都是 B,所有的 A 都是 C,即 A能推出 B,A 能推出 C,则可以推出 有的 B 是 C、有的 C 是 B)某个人的行为 可以推出 有的人的行为,但无法推出所有人的行为;(3)全真推理型:全真推理型: 重在推理分句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四种情况:充分条件(第一个条件能推出第二个条件)必要条件(第二个条件能推出第一个条件)选言命题(第一个条件或第二个条件)联言命题(第一个条件且第二个条件) 全真推理型和全真判断型只是侧重点不一样,推理等套路都一样,用箭头,并且全真推理型中很少会有“有的” ,而都是“所有”之类。充分条件充分条件:

8、 如果 P,那么 Q,可翻译为 P 能推出 Q(即第一个分句能推出第二个分句) ;如果那么;只要就 ;凡是/所有都;为了一定/必须;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只有 P,才 Q,可翻译为 Q 能推出 P(即第二个分句能推出第一个分句) ;大部分都是必要条件;谁是条件谁在后面;只有才;才;除非 P 否则不 Q;选言命题:选言命题: 或者 P,或者 Q(P 或 Q) ,可翻译为 非 P 即 Q;非 Q 即 P;至少有一个联言命题:联言命题: P 且 Q;这是一个确定的命题,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不同于上述三类不确定的命题;如果如果 P 能推出能推出 Q,则:P 能推出 Q,即等价于 非 P 或 Q非 Q 能推

9、出非 P;否定 P 或肯定 Q 推不出什么必然的联系,要加“可能” 。 在全真推理中,要优先考虑 确定性的信息确定性的信息;如果题干没有确定肯定信息的话,也就是说确定的信息都在答案中,那就要善于找出信息,即如果得出 A 推出 C,C 又推出非 A,则可以得到 A 推出非 A,即得到非 A 这样一个确定肯定的信息。(4)总结:总结: 翻译推理型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翻译(包括判断和命题) ,另一部分是推理(着重理清A 能推出 B 和 有的 A 能推出 B 这两种模式)在翻译推理型中,两点原则: 确定信息优先;答案的主语(变相的给予确定信息) ;4. 组合排列型组合排列型:(1)主要考察的是

10、 匹配的问题;网上搜索 15 道逻辑经典试题,其中很多为此类(2)方法方法:观察题干和答案的信息。如果答案的信息比较充分,那么使用排除法比较简单;如果题干的信息比较充分,使用相应的方法:题干信息量最大优先信息量最大优先。即看哪些词语出现的次数频率最多(同级同层次上的) 、能确定的信息量。从而明确一些确定的信息,然而根据这些确定的信息再推导判断;图表或图形法,辅助我们记忆,便于匹配。选项充分排除找。当题干信息量不大而选项的信息充分的时候,可以使用此法。(3)总结总结:题干充分用图表(信息最大优先原则)选项充分排除找(特殊信息优先原则)有确定信息的以确定信息优先;信息量大的以信息量大的优先;5.

11、集合计算型集合计算型:(1)很像数学类的题型,并不需要太复杂的运算,只需要理清关系,常见的是对比较(两者、三者、多者之间的比较)和补集的考察,即分为不等式和集合两类。(2)不等式类(比较)不等式类(比较):简单不等式,即单个不等式比较复杂不等式,即多个不等式比较。要善于进行简单的运算。简单结论结论:女生比男生多,不及格的比及格的多,则不及格的女生比及格的男生多;(3)集合类(补集)集合类(补集):对补集的考察:即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推导其补集即相反的部分,然后对比答案选项,从而排除得出正确答案。集合之间的包容关系:看是否会重叠。(二)日常推理结论类(二)日常推理结论类1. 形式推理结论类题目会

12、标出非常清晰的脉络结构,有很多关联性的词语,如果就等,相对来说比较形式。而日常推理结论类是把逻辑关系相对隐晦的隐含在句子中,可以退出无法退出2. 原则: 主体一致原则(保证论述的主体一致)无关概念排除(在论述的时候不要引入新的概念)优先可能论断(当决定性的论断和可能性的论断放在一起时,优选可能性的论断+慎选宏观论断、比较论断即有修饰性的词语)因果联系看清(要理清因果联系,有求异、求同、共变)3. 无法推出 则可以直接看答案回归到题干中进行排除确定正确答案4. 绝对数字不能用来证明,但是比例却可以用来证明。(三)事件排序类(三)事件排序类1. 事件排序的本质本质:两件事情的顺序关系。2. 步骤步

13、骤: (1)分段分段(首先看能否能某些标准进行分类)(2)首尾首尾特征明显(可以从选项中来观察;优选选项;)紧邻紧邻特征明显(可以通过相同词汇来观察)(3)答案补全(验证下看时候正确)(四)论证类演绎推理类(四)论证类演绎推理类1. 分为两种题型: 加强论证型削弱论证型2. 加强论证型:加强论证型:(1)分为:支持支持(一句话的加强就被称为支持)假设假设(两句话构成的,构建两者之间的联系)(2)把整个题目抽象为一句话,两句话。(3)支持支持:(一句话) 弱支持:再说一遍;举个例子强支持:(通过比较得到的结论)旁人不灵;没我不行(4)假设假设:(两句话)弱假设:原因解释(解释某种矛盾;原因需要文

14、中找)强假设:搭设桥梁(在两句话之间搭设桥梁,如 A 推 B,A 推 C,则需要搭设一个 B 推 C 这样一个桥梁;如果 A 和 B,则需要搭设一个 A 推 B 这样一个桥梁;如果 A 推 B,B,则需要搭设一个 A 这样一个桥梁)3. 削弱推理型:削弱推理型:(1)加强相当于补洞,而削弱相当于找出漏洞;(2)分为两种: 形式推理(在形式上寻找对结论的否定)日常推理(削弱的是脉络之间的因果关系)(3)形式推理形式推理(即加强的反面)一个结论:A,则非 A,就对其削弱了。 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A 推出 B,则非 A(否定前提,注意这时要尽量全部否定)就对其削弱了则 A 且非 B(不必然存在联系,

15、举个反例)注意,A 且非 B 是要比 非 A 的削弱力度强,因为它和 A 推出 B 是矛盾关系。一定要注意 非 A 且 B 这一类典型的错误。另外,注意论述的主体要一致,(4)日常推理日常推理他因:是在因果联系中对是否是唯一的原因进行质疑,分为求同和求异 它的形式是:摆出一个现象,得出一个原因。因果倒置:主要运用在共变的过程中,关系是反的。(5)注意削弱推理题型中的形式推理和日常推理是不一样的,在形式推理中,A 是绝对能推出 B 的,即A 是 B 唯一的原因;而在日常推理中,不一定是唯一原因。申申论论 15 天快速提高天快速提高 25 分心得分心得说好要跟群里的战友分享经验的,干脆总结成文好了

16、,算是调节下面试备考的紧张,也顺便给自己留个记录。本人基本情况:2013 年初接触公务员考试,13 年四月省考裸考过一次,纯属应付家里。13 年 9 月因为种种原因下决心考广深一带,着手迎接国考,两个月时间准备,80%时间准备行测,20%时间申论,考分:行测 67 申论 51 总分 118,距离面试差 4 分,落榜。14 年 1 月 9 日,深考出公告准备报考。分析了下自己的情况,申论拖后腿厉害,决心着重提高申论。考考试结试结果果:行行测测 68.4,申,申论论 76.5。总总分分144.9。第二名。第二名进进入面入面试试。深考高手太多,我的成绩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分数,能够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的申论真的是短时间提高的,只差不多经过了两个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