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片脚本改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969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传片脚本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宣传片脚本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宣传片脚本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宣传片脚本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宣传片脚本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传片脚本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传片脚本改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巍巍巴岳,悠悠琼江,神龙翘首,源远流长。有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正向我们走来,她目光深邃,气韵非凡,宽厚仁爱,激情满怀。她,就是龙乡铜梁大地上一颗闪耀的明珠,重庆市重点中学铜梁一中。(镜头:琼江、巴岳山风光,俯瞰铜梁,铜梁舞龙表演,俯瞰校园,特写“一中女神”雕塑,特写校训“立人、立业、求是、求新”,升旗仪式,伴随太阳喷薄而出推出片名)(镜头:字幕:教学理念、办学思想、师训、生训,校园景致,特写鲜花、绿叶,教室上课场景, 走廊标语名言、 文化石,学生看书、玩乐、和教师亲切交流等场景)第一篇章:立业岁月不居,风雨兼程。铜梁一中创办于1930 年,一路思考,她积淀厚重,一路欢歌,她升华光彩。 一代代

2、一中人, 手挽手,心连心,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镜头:翻开老照片)日月流转,春华秋实。今天的铜梁一中, 校园面积扩展到 177亩,教学班 82 个,学生达?人,其中外县籍学生?人。校园芳草英英,绿树葱茏,鲜花绽笑,古木含情。飞龙长桥平添写意,流水悠悠诉说真情;假山雕塑千姿百韵,文化长廊美奂清灵。繁花绿叶中,一幢幢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交相辉映。翰墨飘香的教学大楼,功能齐全的2 科技楼,设施一流的体艺馆,标准现代的田径场,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窗明几净的环保食堂 , 齐全的设备,一流的设施,科学精神和现代气息交相辉映,人文思想和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她的恬静与活力,她的包容与和谐,

3、让人久久流连。(镜头:校园全貌,规划图,花草树木、流水长桥,文化长廊、假山雕塑,教学楼、科技楼、体艺馆、田径场、学生公寓、食堂、图书室、微机室、电教室、班班通、实验室,校园风貌)苍天有爱,天道酬勤。近年来,铜梁一中先后被评为重庆市重点中学、重庆市文明单位、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德育工作示范学校、信息技术示范学校、 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是铜梁县“一级一等学校”。(镜头:荣誉牌连续展示)书写“立业”的华章,铜梁一中辉映着时代的光芒,星火相传,一路飞奔,翻开了更为瑰丽的篇章!(镜头:特写“立业”二字,光芒照耀下的一中校门, 火炬传递、运动员起跑画面)第二篇章:立人这里有着一个勤学善思、严

4、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求真的科学精神、求善的人格精神、求美的艺术精神,引领着学生们永无止境地追求。 知识的力量使他们精神昂扬,科学实践精神让他们扬帆远航;仁爱的春风,成就了他们品德的高尚;美的熏陶,塑造了他们优美的形体,优雅的谈吐和澄明的心灵。3 (镜头:特写“立人”二字,学生集体风貌; 课堂上求知的眼神,做试验专注的表情;升旗、捐款等相关德育活动场景,打篮球、练舞蹈等场景)立定脚跟做人,放开眼界读书。作为重庆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铜梁一中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将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尤其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丰富多彩的德育班会课,寓教于乐;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启迪学生的心智;班级清

5、洁纪律大评比,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校讯通家校互动平台的开通,全方位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开阔了眼界,又让他们懂得了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保护自然、学会感恩;各类爱心行动, 让学生们收获无尽感动, 学会担当;每年的新生军训,学生流下苦累的汗水, 收获了精神的充实 , 诚实守信的品质,果敢坚毅的品格, 求实求新的执着 , 在莘莘学子的身上慢慢凝聚,慢慢定型,为其终生学习、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镜头:汶川地震等爱心捐款、升旗仪式、学生公寓内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学生互帮互助等照片)高擎“立人”的大旗,在知识雨露的滋养、人文精神的润泽下,铜梁一中的学

6、子们由稚嫩幼苗逐渐长成参天大树!(镜头:出土幼苗、参天大树、阳光照耀,学生从树间道走出,高兴地走出校门;)第三篇章:求是4 (镜头:教学楼内文化墙,人流穿梭)这里有一个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高效工作的领导班子。他们负重自强,廉洁自律, 乐于奉献。他们依法治校、 以德治教,民主管理,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管理体系。他们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带领全校教职工锐意进取、艰苦奋斗,使学校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镜头:领导班子集体照、开会场景)这里活跃着一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勇于争优的教师队伍。?名教师,将青春燃成火炬来指明真理的航道,把求实精神化为自身价值来展示生命的荣光。“三

7、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老师们淡泊明志,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 务实有效的校本培训、 名师工程、青年教师“五三一”工程,导师带教工程,多层次的研修平台和交流平台,使学校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优秀教师日趋成熟,青年教师茁壮成长、铜梁一中名师荟萃,硕果累累。学校目前拥有研究员、特级教师、国家级、市级优秀教师10 人,市县骨干教师 26 人,中高级职称教师 150人,128 名青年教师研究生毕业。近年来,教师们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市级课题的实验研究, 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和荣获奖励的教育教学论文达? 篇。青年教师在市县级优质课大赛中屡获佳绩

8、。(镜头:教师集体风貌,特写自信的笑脸;讲台上课,辅导学生,钻研教材,批改作业等场景,教师师德演讲、读书活动、爱心助学等5 照片和场景;教师培训会、对外交流、研修活动、集体备课等照片和场景;课题立项书、结题报告、获奖论文照片;部分骨干教师照片、研究生课程班毕业照,优质课赛课照片、部分获奖老师照片;各类教工活动、教师民乐团演出等照片和场景)秉承“求是”信念,一中人共享一片蓝天,同浴一缕春风,齐拓一方沃土,共圆桃李满天下的梦想!(镜头:教师群体夹着讲义昂首前行, 学生群体从背后雀跃奔跑而出)第四篇章:求新大时代要有大气魄,新时期要有新思路。2004 年,在铜梁一中“创重”成功后,学校领导班子勇立潮

9、头、运筹帷幄,敏锐地捕捉到大时代、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特点, 迅速理清并完善了铜梁一中新的办学理念,带领全校教师昂首阔步地踏上“求新”的大道。(镜头:“求新”特写镜头、校长办公会照片(蒋校长、阳校长各一张)领导和部分教师行走在大道上,边走边聊,说到激动处,校长和老师们一一举手紧握)面对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个性、智力发育、兴趣趋向等参差迥异的学生,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的办学宗旨,坚定不移地实施“分层教学、精品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尊重和发展,形成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成功育人效应。学校每个年级都组建了试点班、实验班、重点班和平行班,其中,试点班学生6 人数严格控制在3

10、0 人以内,实验班每个年级都只设三个,学校组织最优秀的师资,实行小班化教学,打造“精品教育”,确保学生能够考入中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多年勤耕耘,一朝结硕果。学校的教师们抢抓高中新课改的机遇, 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 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近年来,铜梁一中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升学的“量”与 “质”齐头并进:上线总人数和上线比例多次位居全县第一;重点和本科上线人数超过了重庆市相当大一部分老牌重点中学,在重庆市同级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镜头:小班课堂、集体备课、理化生实验课、高考光荣榜)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品牌。 “提升特长”的办学思路植根于每个教职员工的心灵,落实于每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他们,用慧

11、眼甄别学生个性;他们,用行动践行素质教育。每年一届的科技艺术节、体育节、十佳校园歌手比赛和书画比赛等成为了铜梁一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鹿鸣文学社让学子们遨游于文学的海洋,展现青春年华;民乐团让学子们走进音乐的殿堂,陶冶高尚情操; 舞蹈队让学子们青春与身体一起舞动,提高艺术修养,还有广播站、舞龙队、英语社、艺术团等等 , 学生们在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中获得了体验,提高了能力,真正感受到“走进生活、快乐学习、张扬个性、实现梦想”的学生文化。(镜头:体育节、科技艺术节、歌手比赛等照片或场景陈虎音乐美术培训照片海燕 风筝飞视频。镜头加字幕: 风筝飞获全国校园电视散文大赛一等奖, 海燕获 2012 年第五

12、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评比金奖。体育特长生陈虎考取了北京体育7 大学,音乐特长生刘小芳2008 年曾代表四川省全国大学生声乐独唱比赛获“金奖”,音乐特长生唐远洪2006 年 12 月,在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声乐演唱类银奖,2009 年 2月,在“魅力校园”第四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中获得“优秀演员”金奖。五年来,学校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54 人次,省市级奖 127 人次;学生参加艺术和科技活动,获得省市级奖励77 人次;学生田径运动队参加各种竞赛获得省市级奖18 人次。 )铜梁一中,一片凝重厚实的学苑;铜梁一中,一方培育英才的沃土;铜梁一中,一座产生思想的殿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百尺竿头进一步,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少云精神、雪庵遗风的浸润下,铜梁一中正以奋进的姿态、豪迈的步伐,携手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镜头:校园全貌、邱少云雕塑、雪庵公园、龙乡美景、恢弘的城市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