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968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的得分:100.0完成日期: 2015年 07 月 08 日 10 点 26 分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 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C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C )。A.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B.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C.事物内部的矛盾性D.事物的客观实在性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

2、否定规律D.普遍联系的规律4.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 D )。A.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B.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C.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D.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5.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 )。A.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B.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基础C.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D.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 B )。A.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B.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C.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D.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7.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D )。A

3、.偶然性B.必然性C.现实性D.可能性8.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B )。A.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C.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D.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9.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C )。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微小的可能性10.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观点是( D )。A.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B.相对主义的诡辩论C.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11.假象是指( D )。A.正面地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

4、的现象C.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1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B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折衷主义的观点1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D )。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14.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C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15.否认相对静止是( B )。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唯心主义D.二元论1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5、 D )。A.普遍性和特殊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变动性和稳定性D.斗争性和同一性17.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问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问题18.在我国战国时期, 公孙龙提出 “白马非马” 。 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D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19.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C )。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C.质

6、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20.“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B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激变论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 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人们( ABCD )。A.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事物B.在观察事物时不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C.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D.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

7、E.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观察事物2.联系的多样性表现为( ABCE )。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B.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C.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D.幻想联系和真实联系E.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3.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ABC )。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B.现象是可感知的,本质是借思维才能把握的C.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较稳定的D.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E.现象是共性,本质是个性4.下列表述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ACE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材施教,因人而异5.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同

8、一性含义的有( BCDE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样做依据的哲学道理有( ABCDE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E.外因和内因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事物发展7.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BC )。A.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

9、素而得到发展C.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8.古语说:“奢糜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CD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E.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9.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有( ABCDE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E.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10.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BCDE )。A.

10、庸俗唯物主义B.庸俗进化论C.改良主义D.激变论E.冒险主义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10.0分。1.假象不反映本质。错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对3.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对4.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对5.矛盾是人们思维陷入混乱的产物。错6.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对7.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 也没有无果之因。对8.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对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和状态。对10.“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辩证法的观点。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