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复习方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47798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复习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小学语语文复文复习习方法方法一一词语词语 如何理解词语如何理解词语 复复习习要求要求:能准确领会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复复习习提示提示: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有些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复习中必须着重指导学生“瞻前顾后”。下面推荐几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1)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只要先分开理解组成词语的字义或词义,再把这些字义或词义组合起来就是词语的意思了。如“忠勇”一词, “忠” 是忠诚的意思, “勇”是勇敢的意思, “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又如“艰难险阻”一词, “艰难”是“困难”, “险阻” 是“险恶有阻碍”的意

2、思, “艰难险阻”就可以理解为困难险恶。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时要注意的是,分开解释字义或词义时,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在合起来理解时就会出差错,如:“爱不释手”中的“释”应该是“放下”,如果理解为“解释”的话,那么合起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就错了。(2)运用换词法理解词语。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同义词法),如“美丽”一词,它的同义词是好看,漂亮;有些词则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进行对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 ”这句中的“复杂”可以用“不简单”来代替。(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法。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如七颗钻

3、石这篇课文里有“喜出望外”这个词语,联系前文描写的内容:小女孩为了生病的母亲到处去找水,可是哪儿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她发现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你就不难理解“喜出望外”就是指遇到了出乎预料的事而特别高兴了。2(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 ”“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成语:成语:成语是

4、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汉语中的成语常常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如:杯弓蛇影、天衣无缝、一鸣惊人等。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积累词汇,而且能增强阅读、理解水平,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另外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它,会使语言更精练,更形象生动,提高写作水平。教学建教学建议议: :(1)依据教材,回忆并引导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成语。(2)以语文活动课形式,交流课外学习的常用成语,并达到引导学生注重平时阅读积累和学以致用的目的。(3)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强兴趣,如:成语竞猜、成语接龙、成语对联等游

5、戏性练习。(4)利用教室中的板报和学习园地,开辟成语学习的专栏,由学生编稿、组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句子二句子 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复复习习要求:要求:领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复复习习提示:提示: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3主要方法有:(1)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关键词语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抓关键词语有“扣词法”、 “推敲法”、 “删减法”等。(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一定的语句有其固定的

6、句法意义,但一旦依附于具体的语言活动后,就产生了生动的情境意义,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因此,理解句意应瞻前顾后,综观上下,这是理解句意最基本的原则。具体的说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联系人物的品格,事件的意义,景物的特点来理解。第一,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来理解。有些句子单独理解较难明白,如果联系上下文就易理解了。如杏儿熟了,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这句话的意思究竟是说奶奶“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呢?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就知道了。原来,奶奶看到杏儿多很高兴,明知道杏儿多得数不清还逗我去数,这里奶奶既是笑我傻又是笑杏儿多,归根结底是笑杏儿多。

7、因此,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读,直至读懂意思,这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方法。第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中有些句子,如写景写场面的,一般可以通过想象,联系生活中、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情景去理解。如新型电影中的一句:“翠绿色的树叶相互交错着,金色的阳光透过这绿叶的空隙洒落在自己的身上。 ”只要引导学生想象一下生活中的情节,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句子的理解当然不成问题了。学生们还可联想到电影、电视中的类似的镜头,脑海里马上绘制出一幅美妙的图画来,从而自然地进入到句子所示的意境中去。第三,引导理解关键词来理解。学生不理解句子的意思,经4常是因为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词。有时句子中并没有什么新词,而是

8、因为句子中用了这个词的引申义或这个词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其特定的意思。这时,理解这个词语就成为正确理解句子的关键。如当炸弹爆炸的时候中毛泽东说:“飞机呀,喧宾夺主,讨厌!”这句话中“喧宾夺主”是个关键词。首先,说说这里的“宾”是指谁,这里的“主”指谁?然后,联系上下文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这样,通过对“喧宾夺主”这个词的理解、分析、结合课文再理解,最终达到对这个句子的正确理解。因此,词语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关键词语的理解,往往是理解一个句子的“金钥匙”。造句:造句: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9、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 ”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 ”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

10、一种美德。(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把关5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把句子写具体把句子写具体 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例如:(1)翠鸟掠过湖面。(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第 2 句加上一些修饰词语以后,就具体多了。它告诉了我们“是什么样的”翠鸟,掠过的湖面“是什么样的”。如果把第 2 句再修饰一下:“一只机灵的翠鸟轻轻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表达的意思

11、就更具体了。但要注意一点,把句子写具体并不是堆砌很多词语,只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该修饰的就修饰,不该修饰的就不要画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复、累赘。再如:(1)我们高兴。(2)我们高兴得跳起来。第 2 句加上了“跳起来”,就把“高兴”的结果、程度具体地描绘出来,强化了表达的感染力。练习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的,有下列三种基本方法:1加定语。例:队旗在空中飘扬。“(鲜艳的)队旗在(蔚蓝色的)空中飘扬。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2加状语。例:弟弟跑来了。弟弟(摇摇晃晃地)跑来了。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

12、它状语。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6写出来了。句子就具体了。3加补语。例:飞机飞得( )。飞机飞得(又高又快)。括号里的词语就是补语。加上补语,就把飞机飞得怎样写具体了。以上是练习把句子写具体的三种基本方法,只要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运用自如。乱句重组乱句重组: :把错乱的句子排列好,这是小学阶段语文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必须好好掌握。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可以按下列方法进行。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有些错乱的句子,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如:()他想,这是谁

13、丢的,真不讲卫生。()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这段话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 4、2、6、1、7、5、3。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些错乱的句子,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7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例如:()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20 岁那

14、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他 14 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 10 小时,从不间断()1932 年,22 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从 19 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 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排列这段话时,可以抓住“14 岁“、“19 岁“、“20 岁“、“22 岁“、“25 岁“这些表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正确的排列应是:1、4、2、5、3、6。三、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如:

15、()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是这段话的中心句,其他三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排列的顺序为:2、3、1、4。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譬如:()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8()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

16、躺在鸡窝里。()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这段话,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两个不同地点,对句子进行排列,顺序是 2、4、3、1修改病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对学生进行句式练习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作文训练的必要措施。修改病句的诀窍就是“读、找、改、查”四步法。一读。将病句多读几遍,明白要表达的意思。修改病句要求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所以这一步很重要。如“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风气。 ”这句话的原意是“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而不是“形成尊老敬老的好风气”。二找。找病因。只有在读懂句子原意的基础上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病因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三改。找出了病因再改。改的方法有“增、删、调、换”等,修改时要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合适的方法,原则只有一条: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用最简单的方法,把病句修改好。四查。验证答案。当把病句改好后,应把修改句再读几遍,看看是否根除病根,自己是否满意。只有有效地采用“一读、二找、三改、四查”这四步曲,才能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