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774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在各种关于佛教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记者朋友们将佛教寺院称为“寺 庙”的,有时候和一些居士聊天, 也经常能听到他们说: “我哪天哪天去庙里烧 香去了。”其实我知道他是说去寺院烧香了。“寺”和“庙”的区别其实是非常 大的,但是现在的人绝大多数已经搞不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了。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近2000 年的历史了,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能够深深扎下 根,并且枝繁叶茂,绵绵不绝,与遍布九州的寺院有很大的关系。在清朝之前, 寺院并不仅仅是礼佛的所在, 也是教育的所在。 这个传统今天在泰国还仍然保持 着,泰国很多的男孩在成年之前,都要到寺院出家几年, 其实这几年就是去接受 教育的

2、。“寺”在古代是专指皇帝的行政机构的,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中看到 “大理寺”,大理寺是干什么的呢?大理寺在中国古代是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官 署。最早是从北齐开始设立,以后历代王朝都延用其制,直至清朝。大理寺的 主要职责是专门审核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详 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它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刑部受天下刑名, 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凡未经大理寺评允,诸司均不得具狱发遣。大理寺审 理案件,初期置有刑具和牢狱。 弘治以后,只阅案卷, 囚徒俱不到寺。 重大案件, 由三法司会审,初审以刑部、都察院为主,复审以大理寺为主。称为“寺”的机 构还有:鸿胪寺 (掌宾

3、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 、太常寺 ( 掌管礼乐的 最高行政机关 ) 、光禄寺 ( 掌管朝廷祭享、 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 )、太仆寺 ( 掌管 皇家车马仪仗的机构 ) 。“寺”在古代汉语里有“持续,相续”的意思。 意思是说, 皇帝设立的这个 机构是个永久性的机构,不是临时性的机构,是要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的, 这就称“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倍受历代王朝重视,认为佛教的思想有利于国家统 治,并且对民众有教化作用, 因此中国的皇帝把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 修行的场所称为“寺”, 希望这个场所能够永久的存在下去。所以寺是办事的机 关,教育的机构。永平十年,汉明帝派特使把印度高僧摄

4、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迎请到了 中国,开始就是鸿胪寺负责接待的。后来因为佛教受到朝野普遍的欢迎,就把两 位法师留在了中国。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西面, 按天竺 僧伽蓝摩 (该梵语的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样式为这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这 些房屋依照当时的习惯,也被东汉王朝称为“寺”。因为寺内的经书是用白马 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这样,洛阳的白马寺就成为中国的第一 座佛寺。白马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它的目的就是翻译经典, 再一个 就 是指导大众共同修行。 隋唐以后, 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中 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

5、它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里面有藏 经楼,起到了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里面不单单佛教经典, 儒家道家的经典都 有收藏。很多读书人,象王阳明、朱熹、范仲淹这些大儒,都曾长时间在寺院里 挂单读书。 而且寺院定期有佛法的讲座,当地老百姓都可以去听, 这是起到普及 佛法的作用。也是大众共同修行的一个场所。寺院里的出家人, 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专职教授。 学佛选择出家或者在家, 这是分工的不同。 出家只是选择做专职弘扬佛法的工作而已。这就好比现在有人 选择在学校里教书,也是专职做传播知识的工作,这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学佛 不一定非要出家, 就好像学知识不一定非要当老师。出家人也不一定比在家人高 明,就好像当老师未见得一定比其他职业知识渊博,这是同样的道理。“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庙”在中国的历史可能比 “寺”更长远,象大家都知道的:孔庙、武侯庙、关帝庙、岳王庙、龙王庙、孟 姜女庙、屈原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等。我们没有听说供关帝 的叫“关帝寺”的。因为功能不一样,所以称谓也就不一样。了解了“寺”和“庙”的不同, 就应该明白我们去寺院其实是去学习的, 不是祈求神明保佑的, 也就应该明白, 去寺院并不是去从事什么迷信活动,寺院 是开启人的智慧的地方。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意思,把寺都看作庙。学佛之人,首先要自己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再随缘告诉众生!合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