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植物来源及学名争议问题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4732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山石斛植物来源及学名争议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霍山石斛植物来源及学名争议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霍山石斛植物来源及学名争议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霍山石斛植物来源及学名争议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霍山石斛植物来源及学名争议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霍山石斛植物来源及学名争议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山石斛植物来源及学名争议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仙草网 http:/ http:/ Dendrobium moniliforme (L) Sw, 而未能在我国进行调查,根据原产地所得标本鉴定而得出的结果;而在后一著作中,虽然木村康一曾收集了许多石斛的原植物标本,或者是参考了国内有关科研、学校等单位的石斛属标本作出鉴定的。但是,当时,我国的石斛属植物尚未得到全面的调查、采集、鉴定与整理,因而,木氏的鉴定结果,大多数未能鉴定到种。因而其鉴定结果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意义不大。对了解鉴定、指导石斛类药材的研究无多大帮助。关于霍山石斛更是如此。霍山石斛的植物来源,在木氏专著中虽有提及,其中,细霍斗 A,认为它是 Dendrobinm wangii C

2、.L.Tso (即 D.hercoglossum Rohb.f.);细霍斗B、中霍斗、霍斗、粗霍斗及霍山石斛(共 5 份药材样品),均鉴定是 Dendrobium sp.而且是根据药材作出的鉴定,药材的原产地均非安徽霍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次提出霍山石斛植物拉丁学名的当为胡天放。胡氏在他介绍“霍山石斛由野生变为栽培的经验”(1958)一文中应用的拉丁学名是 Dendrobium monile kraenzl.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此学名为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forme (L.) Sw.)的异名。是 Kraenzl.氏将 Thunberg ex A.Hurray 于 17

3、84 年发表的 Epidendrum monile更改属名后重新组合于 1910 年发表的。此学名在我国药学刊物上首先应用的当属胡天放一人,此后未见有人应用。沙文兰等(1980)在“中药石斛鉴定研究”一文中有霍山石斛的记载,但沙氏等引用的拉丁学名是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且未见该作者引用该学名的根据或文献出处。(二)拉丁学名争议问题霍山石斛(Dendrobin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 Cheng)这一学名是在 1984 年由唐振淄、程式君二人根据安徽省提供的标本鉴定后首先发表的。但鉴定者同时在报道中提出;

4、当地药材“霍山石斛”除上述霍山石斛外,还包括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cinale kimura et Migo)唐、程两位的拉丁学名为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及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唐、程两位同时在该文中有对上述两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及分布地区的记载等,但看来不是中华仙草网 http:/ http:/ 1984 年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 Tang et S. J.Cheng)新种学名发表以来至今,国内仅见少数人引用此学名,仍有许多学者没有采用,甚

5、至有人对此学名提出异议。如 中药大辞典(1986)将霍山石斛作为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hnale kimura et Mig)的别名记载;李恒在新华本草纲目(1990)中将百草镜中所称霍山石斛的拉丁学名订位 Dendrobium moniliforme (L.) Sw;与此同时,安徽省中医学院多位学者以及省内同仁又对霍山石斛的历史与学名问题发表了多篇文章,对霍山石斛的学名作出了他们的评论。下面重点摘录加以讨论,并提出笔者等的意见。丁常存(1988)通过调查报道了安徽镜内的 3 种石斛,即除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6、. J. Cheng)外,还分布有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该文作者采用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 这一拉丁学名)及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 .中文提出;霍山石斛产量最大,质量最佳,文中列表比 3 种石斛的形态及区别特征。丁氏提出了安徽境内的三种石斛,并有它们的形态特征等比较,但该作者没有说明标本来源及鉴定结论等有关情况及根据。对霍山石斛的产量及质量只有结论而无数据及指标说明。 并与过去许多文献报道霍山石斛资源枯竭,市上供应多属伪品的结论意见相反

7、。王立志等(1989)报道了对霍山石斛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近半个多世纪,有关霍山石斛的报道较多,但植物学家及药学家对该种的植物学名用法很不统一,造成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有澄清的必要。1936 年木村康一对霍山石斛进行了考察,结果误认为是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嗣后,我国也有人(中药大辞典,笔者等注)认为其原植物应为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而另有学者则认为植物学名应为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还有人把中文写成铁皮石

8、斛。而拉丁文写成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近来又有人把植物学名写成 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Cheng(霍山石斛)。我们根据本草考证及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药材霍山石斛的原植物与铜皮石斛(Dendrobium crispulum Kimura et Migo),在外部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生长习性上极相近,而与铁皮石斛及黄(花)石斛的差异较大。”中华仙草网 http:/ http:/ crispulum kimura et Migo)是木村康一与御江久夫于 1936 年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

9、inale kimura et Migo)共同发表同一论文的两个新种,其原产地为浙江武康(现永康)。木村康一等在中药石斛的生药学研究专著中将之与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 Sw.)分列为 2 种植物收载。从木村康一等在书中的附图来看;前者植株较后者显著矮小,但较粗壮;而后者则显得细长。但 2 种植物的附图均无花及唇瓣的解剖图,因而难以确定它们是一种植物还是 2 种植物。在中国植物志中,吉占和研究员已将前者归并于后者处理,前一学名作为后一学名的异名。王立志等又在”三种石斛花粉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一文中提出:”三种石斛花粉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特征较

10、明显,但从花粉粒表面的特征来看,霍山石斛介于铜皮石斛与铁皮石斛之间,霍山石斛能否成为一个独立新种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以上报道,王立志等对其所称的霍山石斛(请注意此霍山石斛不是唐、程两位订为新种的 Dendrobium hushanense)的这一物种。是指与铜皮石斛(Dendrobium crispulum Kimura et Migo)较为接近、没有肯定就是铜皮石斛(Dendrobium crispulum Kimura Migo)的“霍山石斛”。没有对它提供新的分类级别单位或新的拉丁学名。另外,在 20 世纪 70 年代出版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已将 Dendrobium crispulum

11、 Kimura et Migo 与 Dendrobium monilforme (L.) Sw.两个学名的关系作过交待,认为是同一种植物。前者是后者的异名。王氏等在该文中对此未待什么意见或作出说明与交待。方成武(1991)在他“浅淡霍山石斛及石斛的商品命名”一文中提到,霍山地区产的 3 种石斛为: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shanense C. Z. Tang et S. J.Cheng)、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hale kimura et Migo)及铜皮石斛(D.miliforme(L.) Sw.)并对石斛的商品命名提出:“霍石斛”或“霍山石斛”只能代表霍山产

12、的霍山石斛,而江西产的霍山石斛只能叫江霍石斛,霍山产的铁皮石斛只能叫霍铁皮石斛。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商品石斛的药材质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淆。方氏提出的在霍山地区有 3 种石斛,与笔者等掌握的资料中所记载霍山地区的 3 种石斛相吻合,但方氏没有指出他研究的标本的来源与根据或出处。笔者等对方氏所提出的商品命名意见则未敢苟同。刘守金(1996)在“霍山石斛的本草考证”一文中提到:“霍山石斛曾被错误的订名为铁皮石斛(Dendrobium crispulum Kimura et Migo)及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其正确的名称应是 1984 年我国

13、学者定的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Cheng”.刘氏的意见及结论。笔者等同意。但刘氏对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在安徽或霍山地区有否分布。未作出肯定的分析及意见。是美中不足。中华仙草网 http:/ http:/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Cheng)、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kino)及生于石上而茎较短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rispulum Kimura et Migo)(原作者系采用 D. candidum W

14、all. ex lindl. 这一拉丁学名),均为本草记载的最早的传统药用石斛“。对于沈氏认为本草纲目拾遗、百花镜中所论述的霍山石斛。除包括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Cheng)外,也包括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kino)及生于石上而茎较短的铁皮石斛(Dendrobum crispulum Kimura et Migo)在内,笔者等待不同观点。综观上述 5 篇报道,笔者等在各原作者文章摘录后作了一些评语,提出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安徽省境内或缩小范围至霍山县境内的大别山区究竟有几种石斛属植物的分布?均无明确的交待与意见。上述 5 篇文章总共提出了 4 种石斛属植物及 5 个拉丁学名。即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Cheng)、黄(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kino)铁皮石斛(Dendrobium cr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