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生活习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621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的生活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宋代的生活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宋代的生活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代的生活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的生活习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的生活习俗简介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北宋初年, 曾对各级官员的服色做出严格的规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二色。缠足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陋习。女子用布帛紧扎双足,使足骨变形, 脚形尖小, 以为 美观。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缠足载:“ 道山新闻云:(南唐 )李后主宫嫔娘,纤丽善舞。 后主作金莲, 高六尺, 饰以宝物、 细带、 缨络, 莲中作品色瑞莲。令娘以帛绕脚,令纤小, 屈上作新月状, 素袜舞云中, 回旋, 有凌云之态。 , 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如熙宁、 元丰以前人犹

2、为者少。近年则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也。”在清代, 1664 年(康熙三年 ) 曾下令禁止缠足,1668 年又取消禁令。太平天国也曾禁止缠足。辛亥革命后,缠足之风始渐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彻底根绝。在宋代,从穿戴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宋代对士、农、工、商的服饰,限制极为严格。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记载: “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当铺 )掌事,即着皂 (黑)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可见,在宋代,除从服饰上可以看出等级差别外,还可

3、以看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衣食住行 衣:宋代服饰体现了等级性和不同的行业特点。衣料也有较大的变化,由麻布向棉布发展,麻布还是最主要的衣料。食:宋代食品种类很丰富。南北饮食交流普遍,但总的来说,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主要吃米饭。茶和酒是常用的饮料。住:城市居民住瓦房,农-民住茅屋,官-僚、地 -主和富 -商住园林式住宅。各种家具种类繁多,而且高脚家具广泛使用。行:宋人代步的工具分为水陆两大类,主要有轿、车、马、骡、驴、牛、驮。大海船还有指南针。饮食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是当时南北饮食的两个交流中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饮食的状况。北宋的东京,已传入南方的烹饪技术,改变了以前北方人粗放的饮食习惯。在那里

4、,北馔、南食、川饭等几种菜系互相竞争,使饮食业变得更加丰富。宋室南渡后,随着大量北方人口的迁入,东京的饮食业也进入临安,使南北的饮食再次得到交流,形成“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吴自牧梦粱录卷16)的局面。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献的记载来看,两宋的烹饪技术已经相当高超,有烹、烧、烤、炒、爆、溜、煮、炖、卤、蒸、腊、蜜、葱拔、酒、冻、签、腌、托、兜等几十种,每一种都可以做出二十多个品种,可谓丰富多彩。 瓦子所谓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吴自牧梦粱录卷19),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北宋东京又称瓦子为瓦舍、瓦肆。在瓦子中, 有许多用栏杆之类东西组成的小的演出场所,称为勾

5、栏。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当时东京著名的瓦子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侏康门瓦子、州北瓦子等。其中,桑家瓦子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 “瓦中多货药、卖卦、喝故衣(卖旧衣服 )、探、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室南渡后,一大批艺人辗转南下,来到临安,临安的瓦舍勾栏也迅速趋于繁荣, 并超过了东京。 到南宋中期, 临安城内有南瓦、中瓦、 大瓦、 北瓦、 蒲桥瓦,以北瓦规模最大,有勾栏 13 座。城外有瓦子20 座,如钱湖门外瓦子、 嘉会门瓦、 候潮门瓦、小堰门瓦、四通馆瓦、荐桥门瓦、艮山

6、门瓦、米市桥瓦、旧瓦、北关门新瓦、羊坊桥瓦、王家桥瓦、行春桥瓦、赤山瓦、龙山瓦等。这些瓦子内,也集中了大批勾栏,南宋末年北瓦有勾栏 13 座。城市文化 瓦舍:城内设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宋代全国各地的茶肆应该数不胜数,与之相关也产生了多种社会角色和行业。茶肆是随着饮茶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遍化而出现的一种专门行业, 坊肆数量众多, 人流杂处, 往往体现出市民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特征,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众性。 宋初灭蜀时, 后蜀宫中金银玉器书画全部都被宋军收藏,“太祖阅蜀宫画图,问其所用,曰,以奉人主尔。太祖曰,独揽孰若使众观邪?于是以赐东门外茶肆”。他认为把图画挂在茶社能与民众一起观赏,可见茶肆在

7、社会生活中接触平民的广泛性。而蔡绦述及宋代“遇禁烟节,至清明日则赐新火”遇执政、侍从等杂学士以上之家,而那些所谓“快行家者,昧爽多就执政、侍从之门,茶肆民舍取火爇烛,执之以烧”,举“茶肆民舍”以指称社会中的市民阶层,亦可见茶肆在市民社会生活中的代表性。茶肆:除了经营茶饮,或为其他行业提供场地和多收费的由头外,还会随着时节经营 一些其他物品。 如东京梦华录卷二记汴京潘楼东街巷的“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叶梦得石林记 : “余绍圣间春官下第,归道录壁县,世以为出奇石。余时正病中,闻茶肆多有求售。”南宋杭州“自旧夕冬孟驾回,, 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 自此

8、以后, 每夕皆然” 。说明茶肆在元宵节前亦同时经营灯市。在农村,宗族制度成为维系社会的主因。廿世纪之前,中国的政-权只向下延伸到县衙,其下完全通过“乡保”与“族长”进行管理。在理学的教化下与士人的影响下,官-方办理社会救助;透过理学薰陶,商人阶-级出资办理社会救助。救助内容除了办书院、订乡约以激励品德外,还普遍办理义庄,以救贫恤孤,资助教育;办社仓,以备荒歉;办保甲,以补地方之武装而保民。这种由士人自发的救助工作,成为自南宋以降中国社会安定的重大因素。在宋代之前, 官方的社会救助活动多属临时性质;宋代开始, 各州县普遍设立各种社会救助的永久性机构。族长通过订立乡约乡规来保持社会的秩序。地方绅士

9、通过办学、救济事业、修桥铺路等手段造福乡里。宋代的杂剧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 北宋的杂剧分为 “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部分,即“艳段” “正杂剧”“杂扮”。 “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又称“杂班”或“拔扣” 。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宋代的除夕宋代的农历除夕夜,据梦粱录的记载,

10、人们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 。贴门神和钉桃符,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灾,祈求新年好运。门神原先用的是古代传说中能打鬼驱邪的钟馗,北宋末年则以唐代名将秦琼、尉迟敬德代之。人们还贴年画,以增添喜庆气氛。 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当时出现了木版年画,便于人们购买张贴。宋人还有除夕夜守岁的习俗。东京梦华录 载: “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 谓之守岁。”袁文的 瓮闲评评论说: “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 宋代的元旦宋代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爆竹便响彻天空。不仅宫中爆竹山响, 要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

11、了拜天地、 祭祖先、 互相拜年的活动。同僚亲朋之间拜年时,要赠送名刺(即名片 )。如果自己不能亲往朋友家拜年,要派人骑马到每一位朋友家,连呼数声, 留下一张名刺, 表示已前来拜年。节日里还有大量的娱乐活动。如北宋东京,元旦放假三天,“士庶自早互相庆贺 ,(坊巷 )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袜、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入晚“贵家妇女,纵赏关睹,入场观看,入市店饮食,惯习成风,不相笑讶”(东京梦华录卷6)。南宋的临安,元旦入夜,还有放烟火、赏灯等许多娱乐活动。“爆竹声中一岁除 , ”王安石写的这首诗,题目叫做元日。古时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日,又称元旦,俗呼为新年

12、。宋代的妇女服饰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 “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还是一般的百姓,都爱穿着直领, 对襟的背子, 因为既舒适得体,捷又显得典雅大方。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宋代背子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大多为上衣袄、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为裙子、裤等。宋代背子样式,为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关于妇女的内衣,也有时代特色,除贴身的“抹胸”之外,还有一件“腹围”。腹围是一种围腰、围腹的帛巾,其繁简不一,颜色以黄为贵,时称“腰上黄”。宋代妇女襦裙宋代襦裙的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有所不同,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 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 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