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1分册 第1单元 古代东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45972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1分册 第1单元 古代东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1分册 第1单元 古代东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1分册 第1单元 古代东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1分册 第1单元 古代东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1分册 第1单元 古代东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1分册 第1单元 古代东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1分册 第1单元 古代东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历史练习题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第 1 分册分册 第第 1 单元单元 古代东方古代东方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世界文明的曙光破晓在古代东方大河流域。下列古文明中不属于此范畴的是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2、“失落的文明系列”是描述古代文明中途流产的书籍,其内容应该不包括A、埃及文明 B、印度文明 C、中国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 3、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长与军事远征 4、一支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2、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流域 两河流域 A、 B、 C、 D、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 “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 河和幼发拉第河养育的一片荒原。 ”这片“荒原”的地理位置是A、北非 B、西亚 C、南亚 D、东欧 6、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A、黄河长江流域 B、印度河恒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7、 “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结果,农作物的产量较他们早先在多 石的山坡上夺得的产量要高得惊人。公元前 2500 年的文献记载说,一块大麦田的平均产量是播种量的 86 倍!”上述材料说明了哪一项技术进步对文明发展的重大作用A

3、、种植 B、开掘 C、灌溉 D、统计 8、为了研究两河流域王国的更替情况,你认为以下最可靠的依据是什么 A、史学界的观点 B、当地的民间传说 C、历史文献的记载 D、当地的出土文物 9、人类早期文字几乎都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在下面一组古老的文字中,由苏美尔人 创造的文字是A、 B、 C、 D、 10、 “一种必不可少的新工具书面语言应运而生。在进行组织工作的过程中,领袖们需 要这种新工具。因为需要开发的水源与土地面积之广大,参与人员之众多,仅凭记忆中的口2头协议和指令,而不把它们记录,是很难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的。 ”古代两河流域的书面语言是A、图画文字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

4、文字 11、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踞今约 4000 多年前黄河泛滥,出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极为巧合 的是犹太人和苏美尔人的作品里也记载了与中国相同的有关“大洪水”的故事。两河流域 记载大洪水故事的史诗作品是 A、诗经 B、旧约圣经 C、摩诃婆罗多 D、 吉尔伽美什 12、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闻名的发祥 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A、金字塔 B、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 D、种姓制度 13、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尼罗河流域,象

5、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14、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制定世界上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法典的国家是A、古巴比伦 B、新巴比伦 C、亚述帝国 D、波斯帝国 15、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其产生的条件是 社会经济的发展 宗教律例的延伸 文字发明和使用 汉穆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A、 B、 C、 D、 16、汉穆拉比法典第 25 条规定:“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 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此款法律条款的目的是A、维护救火者的

6、利益 B、维护失火者的利益 C、维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 17、汉穆拉比法典中规定:“自由民于原野捕到逃亡之奴婢而交还其主人者,奴主应 以银酬之。”这条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奴隶不满与自己的非人地位 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自由民可以买卖奴隶 债务奴隶普遍存在 A、 B、 C、 D、 18、据英国学者估算,在迄今发现的苏美尔楔形文字泥版文书中,有关法律方面的内容占 文献的 95%左右。这说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不重视法律以外的文化 楔形文字在法律传承上具有突出贡献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史相对可信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阶级注重法律 A、 B、 C、 D、 19、古代埃及和两

7、河流域在统一之前,其历史的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各个小国之间相互 征战的原因都错综复杂,就战争目的而言,下列可能不是当时人们所关注的是 A、争夺水源 B、争夺市场 C、争夺劳力 D、争夺土地 20、一首古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 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 ”其中的“他”指的是 A尼罗河 B法老 C金字塔 D祭司 21、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游历埃及之后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其依据是3A、尼罗河被埃及人视为“圣河” B、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C、尼罗河水量充沛 D、表明尼罗河土地肥沃 22、古

8、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 10 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 3 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 20 年金字塔是用磨 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其中的“他”是什么人物A、僧侣 B、祭司 C、法老 D、大商人 23、古代埃及的法老实际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对他来说最不愿意做的是 A、定期召开全国公民大会 B、把自己意志宣布为法律 C、统帅军队抗击来犯敌人 D、主持宗教仪式神话自己 24、据说埃及的农民们在建造金字塔时热情很高,相信他们正在为一位能决定他们共同的 幸福的神建造宅邸。上述观点与以下叙述相符的是 A、法老被认为是太阳神之子 B、法老是

9、智慧和真理的化身 C、法老的原意是房子或宫殿 D、法老实施族内通婚的制度 25、大臣朝见法老要匍匐在宝座前面,吻国王脚前的地,这体现了法老制度的 A、权威性 B、合理性 C、礼仪性 D、军事性 26、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亦神化,他 的话就是法律。这表明法老的统治采用A、集权专制 B、分权法制 C、等级制度 D、礼仪德治 27、埃及的金字塔,折射出修建时代的普世观念和历史现象是 A、神话专制王权 B、法老崇拜 C、对来世的信仰 D、祖先崇拜 28、人称“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 (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修

10、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开采运来。在建造胡 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被分成 10 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大 群人要劳动 3 个月。这些劳动者中有奴隶,但也有许多普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下列选项 中不能反映上述意义的是 A、百万奴隶劳作的结果 B、金字塔群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 C、金字塔是国王们权力的象征 D、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29、与埃及金字塔功能基本相同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址是 A、北京的社稷坛 B、汉武帝陵墓 C、山东曲阜孔庙 D、杭州六合塔 30、以下对埃及金字塔实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它是古代法老的陵墓 它和汉字中的“金”相似 它体现法老想要继续

11、现世生活 它象征法老的专制权力 A、 B、 C、 D、 3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考察研究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哪些方面的社 会状况?建筑技术 宗教信仰 自然科学 专制制度A、 B、 C、 D、 32、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自公元前 3500 年起逐渐形成,一 直使用到公元 2 世纪。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系由原始的图画符号演变而来。按符号在文字体 系中的作用可分为表意文字(意符)和表音文字(音符)两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书写材 料通常石质材料、陶片、木料和纸草。其中最为普遍的材料是 A、石质材料 B、陶片 C、木料 D、纸草 33、纸草能成为古埃及书写材料并普遍使

12、用,其必要的前提条件是4A、笔和墨水的发明 B、纸草产量增加 C、王室的提倡 D、石头开采量下降 34、 吠陀原人歌中讲道:“神用他的口创立了婆罗门,用他的双臂创立了刹帝利, 用他的双腿创立了吠舍,最后用他的双脚创立了首陀罗。 ”婆罗门阶层认为种姓制度的创立是符合 A、国王强制性命令 B、劳动人民的祈求 C、婆罗门神的旨意 D、佛教教义的规定 35、后期吠陀时代,形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首陀罗等四个等 级。各个等级的划分依据是A、民族出身 B、种族肤色 C、内部等级 D、三者综合 36、 续高僧传卷二释云:“刹帝利种,隋云土地主也,由劫初之时先分地主,因即号焉, 今所谓国

13、王者是也。 ” 刹帝利种姓所掌握的权力是A、宗教礼仪 B、军事行政 C、农业商业 D、文化教育 37、 “按摩奴法典规定,高级种姓由于穷困可以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相反,低级种姓不 得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的人还不能同坐、同饮食。 ”婆罗门教经典对各种姓间的关系所以作如此严格的规定,目的是A、保持公正 B、隔离冲突 C、保证特权 D、减少差异 38、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 100 帕那(银钱单位) 。如果是吠舍 骂了,就要罚款 200 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 说明了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 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39、 印度快报曾报道: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恋人,由于相爱,竟被家人吊死在自 家的屋顶上。这一事件反映了四大种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