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5288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1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B ) A.经济增长 B.供需的价格弹性 C.通货膨胀 D.充分就业 2. 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 A.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的精确描述 B.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抽象 C.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D.经济模型有助于解释经济变量 3. 经济模型要解释的变量是 ( C ) A.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内生变量 D.既不是内生变量也不是外生变量 4. 存量是 ( A )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

2、生的经济量值 5.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C ) A.国内生产总值 B.投资 C.失业人数 D.人均收入 6.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 C ) A.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7. 在凯恩斯看来 , 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B ) A.资源短缺 B.有效需求不足 C.资源配置不当 D.技术落后 8. 下列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C )。 A.凯恩斯的货币论 B.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 C.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D.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二、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

3、总体作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2 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 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 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讲,宏观经济 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 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 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 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

4、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 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90 年代新凯恩斯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 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萧条 萧条是实际 GDP严重减少的时期。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 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 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 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 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

5、,进入繁荣。 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指劳动市场上的工资及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根据供 求情况作出迅速的调整,因此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存在超额供给。因为一旦产 品市场上出现了超额供给,价格会下降,一直降到使买者把超额供给用光为止;如 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会下跌,一直跌到使企业愿为所有想工作的失业者提 供工作为止,因而市场总能出清。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 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显著的上涨。 它包含三层含义: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 务的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通货膨胀是价 格的显著

6、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不同标准, 可以把通货膨胀 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 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 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 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分 为预期型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它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一般商 品和劳务价格的持续显著的下降。 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

7、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 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 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遍下跌。这个物价水平, 严格说来应 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但碍于统计上 的局限性,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作 为度量指标。 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以下,且持续时间超过 6个月,人们通常 在理论上就将其界定为典型的通货紧缩。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3 通货紧缩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通常与经济

8、衰退相伴随, 表现为投机机会相 对减少和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 由此造成银行信用紧缩, 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下降, 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非自愿失业增加,收入 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各个市场普遍低迷。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 构。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 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其特点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心,从错 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一些变量,设立某些假设前提,并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 把这些变量列成一定的方程式或方程式体系,以表示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

9、 经济过程的运行情况,模拟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同时据以分析过 去和现在,并预测未来。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 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运用经 济模型,事先做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 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做出极其简单的描述。 外生变量 外生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本身不能由模型解释。外生 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内生变量值的变化。参数通常是由模型 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可以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 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

10、要解释的变量。 有伸缩性的和粘性的价格。 有伸缩性的价格是指可以对供求变动做出即时调整的价格,反之,调整比较缓慢的 价格被称为粘性的价格。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是有伸缩性的,因此 市场总能处于出清状态,经济总能实现充分就业。但凯恩斯学派则认为价格不是完 全有弹性的,而是存在粘性,因此在短期经济会偏离充分就业水平。三、问答题1. 为什么经济学家需要建立模型? 答: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 构。经济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 经济学家建立模型的原因主要有:(1)经济模型可以简洁、直接地描述所要研究 的经济对象的各种关系。这样,

11、 经济学家可以依赖模型对特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2) 由于实际经济不可控 , 而模型是可控的,经济学家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合理、科学地调 整模型来研究各种经济情况。(3)经济模型一般是数学模型, 而数学是全世界通用的 科学语言,使用规范标准的经济模型有利于经济学家正确表达自己的研究意图,便于 学术交流。2. 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答: 凯恩斯撰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 年正式出版。作者在1929年爆发 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情形下,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质疑。作者在理论上批判了 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 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

12、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4 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 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向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挑战,提 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 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广泛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 经济学说史上继斯密和瓦尔拉斯后的第三次革命。3. 市场出清模型的现实意义。 答:市场出清模型就是供给与需求可以在价格机制调整下很快达到均衡的模型。市场 出清模型的前提条件是价格

13、是具有伸缩性的(或弹性)。但是,我们知道价格具有伸 缩性是一个很强的假设,在很多实际情况下,这个假设都是不现实的。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情况下价格具有伸缩性是合适的。现在一般认为,在研 究长期问题时,假设价格具有伸缩性是合理的;而在研究短期问题时,最好假设价格 具有刚性。因为,从长期看,价格机制终将发挥作用,使市场供需平衡,即市场出清, 而在短期,价格机制因其他因素制约,难以很快使市场出清。 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 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 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 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 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经济模型主要用来研究经济现象间互相依存的数量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反映经济 现象的内部联系及其运动过程,帮助人们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解决现实的经济 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