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非常有道理的评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514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医非常有道理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中医非常有道理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中医非常有道理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中医非常有道理的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中医非常有道理的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中医非常有道理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医非常有道理的评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玄学可治病?作者:孙乐涛供 ICON云中往来杂志中医与文艺复兴之前的传统西医是非常相似的,可以归为同一种认知、 实践体系:这种体系的本质就是极不完全的归纳加上大胆的臆测、联想、类比。周作人曾批评中医:“全然是行医的玄学家”。事实上,不惟中医,近代之前的西医也是“行医的玄学家”。 文艺复兴之后, 西方世界现代科学全面起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医也迅速摆脱玄学思维,走上现代医学的道路,于是中、西医分道扬镳。“医易同源”、阴阳五行学说、“四体液说”、“猴子解剖家” 盖伦、王清任医林改错、“脏象(藏象)学”、金鸡纳、精神疗法正文:中医与近代之前的西医极为相似中医近代以来被尊为“国医”,同“国学”

2、、 “国画”、 “国术”等并列而为“国粹”。这些说法,实际上都是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文化东传所激起的,是与西方的同类事物相对而言的。 但至少就与中医相对的“西医”来说,我们却需区分其泾渭分明的两种形态: 一个是文艺复兴之前的传统西医,一个是自文艺复兴开始兴起至 19世纪成熟的现代西医。众所周知,我们如今作为“国粹”的中医, 是与现代西医完全不同的一种认知、实践系统。 但很多人却不知道, 中医与文艺复兴之前的传统西医是非常相似的,可以归为同一种认知、实践系统:在医学理论方面, 二者都是从一种古代思辨哲学世界观出发,构造出以整体观、平衡观为主要特点的生理、病理学说,其中充满了臆测、联想、类比;在医药

3、方面,二者都属于本草医学,以直接取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等为主要药物。中医理论最重要的经典内经出现在汉代。内经的主旨就是以阴阳五行学说来建构中医理论。 而阴阳五行学说及与之相关的元气论是中国古典世界观的核心内容。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整全性、 封闭性的世界模式, 它认为支配世界的根本原则就是阴、阳两种属性的对治、平衡,即“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 ) 。而世界上所有事物又大致可分为五类,即水、火、木、金、土。内经素问中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南方生暑,暑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木,木生甘,甘生脾,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

4、 ”。根据这样的“取象比类”,就把自然界与人体的所有一切事物都归为与水火木金土相匹配的五类了。这五类事物之间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相克其实仍是阴阳对治平衡关系的具体化。显然,这是基于对中国中原地区气候、自然的观察,加上大胆的猜测、丰富的联想而造成的一个模式。 这个模式认为, 整个世界的正常运转、 生生不息都是基于阴阳五行的平衡, 不论是自然还是人体, 其病态都是由于失衡所致。 “阴盛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病则补阳,阴病则滋阴。五行的正常关系是“生”、“克”,生是促进、 滋生,克是制约、 抑制;五行的病态关系是“乘”、 “侮”,乘是过度的抑制, 侮则是原本施加制约的一方, 由于过度虚弱,反

5、过来受到欺侮。治疗原则就是有促有抑,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克关系。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建构中医理论的时间,与“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形成其“四体液说”的时间大致相当。中国古代“医易同源”, “医”依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易经而立;四体液说与之类似,依古希腊的基本哲学世界观“四元素说”而立。 “四元素说”认为气、 水、火、土四种基本元素是万物之源,这四种元素以“爱”、“恨”两种力量相互吸引或排斥就如同中国的“阴”、“阳”,他们之间的组合、分离就形成了各种物质。而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黑胆汁、黄胆汁,分别与四元素像对应,健康就是各种体液和谐混合的结果, 如果体液混合错误就会生病, 而医疗的要领就是使体

6、液恢复到和谐状态。显然,四元素、四体液说与中国的阴阳五行、五脏五腑的学说极为相似。这样把从自然到人体的各种现象都强行归结为四类或五类,显然会存在大量的削足适履的情况。 事实上起初古希腊医学是认为人体有三种体液的:血液、黏液、胆汁,但为了和四元素相匹配, 就只好将胆汁分为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和中国古人为了把四季和五行相配合, 勉强从夏季分出一个“长夏”来是一样的。“四体液说”主导西方医学理论 2000余年,直到17世纪现代医学兴起才开始式微, 这与中医也堪有一比。传统中、西医属于同一种认知、 实践体系。 这种体系其问题在哪里呢?严复有一段话说的很好:“中国九流之学,如堪舆、如医药、如星卜,若五行支

7、、干之所分配,若九星吉凶之各有主,则虽极思,有不能言其所以然者矣。无他,其例立根于臆造, 而非实测之所会通故也。 ”这种体系的本质就是极不完全的归纳加上大胆的臆测、联想、类比。联想、类比等与纯形象化的神话相比,较为抽象,是高一级的认知方式,但与讲求逻辑、 “实测”, 以精确性为特征的科学仍有相当大的距离。这样的认知方式近代以来经常被称为“玄学”。如梁漱溟就说,“中国人既然无论讲什么,都喜欢拿阴阳等等来讲, 其结果一切成了玄学化, 有玄学无科学”; 周作人批评中医:“全然是行医的玄学家”。事实上,通过以上的介绍可知,四体液说与阴阳五行学说都充斥着大量的联想、类比、感应。所以,不惟中医,近代之前的

8、西医也是“行医的玄学家”。基于联想、类比、感应来治病,传统医学中比比皆是。比如本草纲目中就记载,夫妻各饮一杯立春时节的雨水后同房,治疗不孕有“神效”, 李时珍解释说,这是“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鲁迅父亲的病一文中也讲到绍兴名医陈莲河治他父亲的水肿病所开的药“败鼓皮丸”,此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 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再比如水蛭会吸血,中医就认为把它晒干了入药能活血化瘀,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 中医就认为它晒干了入药能够通络利尿。弗雷泽曾提出巫术的两项定律: “相似律”即相似可产生出相似;“接触或蔓延律”即曾经接触过的事物,隔离之后仍能互相影响。 显然,中医的玄学思

9、维距巫术不远。从解剖学看中医的沦落文艺复兴之后, 西方世界现代科学全面起步。在这样的背景下, 西医也迅速摆脱玄学思维,走上现代医学的道路,于是中、西医分道扬镳。我们可以解剖学为例来管窥这个过程。解剖学是现代医学最基本的前提。事实上,中西方传统医学本来也都是建立在各自的解剖学之上的。内经中就有“解剖”的概念。内经、难经中对人体各内脏器官的形状、 重量等都有详细的说明, 一些现代研究者依据其所列举的数字,计算出心与肺重量的比例为1:4. 25,这与现代解剖学的 1:4. 33很接近。文艺复兴前基于宗教、 风俗等原因, 西方世界也极少有人体解剖。 希波克拉底之后主导西方医学思想1000多年的医学泰斗

10、盖伦很重视解剖, 但他基本上是解剖动物,被称为“ 猴子解剖家 ”。他把从动物解剖中获得的结论直接运用到人体上,难免带来许多错误。文艺复兴开始,随着人文主义、科学精神的兴起,人体解剖的禁令才逐渐被冲破。 一代巨匠 达芬奇 在绘画中力图自然地表现人体, 这就要熟悉人体解剖的知识。 为此他勇敢地解剖了约 30具尸体, 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为后世留下大约 800张人体解剖图,可谓现代解剖学的前锋。此后,巴黎大学富有反叛精神的学生维萨留斯经过长期的亲身实践,开创了现代解剖学, 成为现代医学兴起的重要标志。而中国传统医学长期以来就丧失了解剖实证精神,其解剖学知识停留在 内经等四部经典的水平上,两千年未有多

11、少长进,而且以讹传讹,越谈越玄,愈发脱离实际。清代富有实证精神的医家王清任 痛心于这种现实:“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于是他积数十年之功,于1830年出版医林改错一书,以自己的亲身观察, 纠正传统中医对人体器官的种种错误认识。但是,王清任并不是真的去解剖人体, 而只是“ 看剖”,也就是到坟场去看被狗咬破肚皮的小儿尸体,或去刑场看被处以剐刑的犯人。这当然大有限制,改错不彻底,甚或形成新的错误。王清任这种改错精神在中医史上极为罕见,几为绝响。 1840年后,在西方科学文化的强力冲击下, 中医理论不进则退,不但未将王清任的改错精神继续下去,反而越来越向玄学的道路上退去。先是广东医家朱沛文提出

12、所谓“形从洋”、“理从华”的说法, 在医学上推行“中体西用”。 到20世纪初上海中医恽铁樵则提出“内经之五脏非血肉的五脏”, 为中医进一步玄学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于是,“脏象学”应运而生:五脏不是实物,而是某种抽象的功能符号。很多中医家觉得“脏象”不够古雅, 不富有哲学意味, 于是改称“藏象”, 这就更可以在玄学之路上纵情狂奔了。“脏象(藏象)学”已是当代中医的主流理论之一,但铁板钉钉的事实是,至少在20世纪之前,中医都是认为五脏是解剖之实物的。金鸡纳的故事解剖学固然重要, 但于现代医学来说, 它仅是最基本的前提。 现代医学之成立,更有赖于发达的现代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我们可以“金鸡纳”

13、为例来了解一下现代医学的基本面貌。用来治疗疟疾的金鸡纳本是秘鲁印第安人的土著药物,这本属古老的本草医学的范畴。印第安人用它来治疗疟疾时,既对疟疾的病因、病理一无所知,也对金鸡纳何以能治疗疟疾的药理一无所知,这完全是偶然服用后口口相传的经验积累,同中国的“民间验方”并无二致。金鸡纳 17世纪传入西方, 也一直是一种本草药物,与现代医学并无关系。直到19世纪,随着化学、生物学等的大发展,西方科学家先是从金鸡纳中分解出活性成分“奎宁”;然后又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疟原虫, 对疟疾的病因、病理有了真正的了解, 知道金鸡纳可以治疗疟疾是因为“奎宁”能杀疟原虫;到 20世纪中叶西方科学家首次成功地以人工方法合成

14、“奎宁”,从此治疗疟疾不再依赖于金鸡纳树。这样,金鸡纳这个“民间验方”就进化成现代医药。在金鸡纳这个例子中, 现代医学还受到传统验方的提示,而今天绝大多数的药物开发、治疗,完全是科学设计的结果,与民间验方已没有任何关系了。一种新药的开发,首先要从分子、细胞、器官到人体的不同层面上弄清病理状况,然后根据这些状况来设计、 合成药物,这些药物再经过复杂的动物试验、 临床试验、双盲测试等程序,才可能被批准上市。中医依据自己无所不能、 无所不包的阴阳五行框架, 也可以对任何疾病作出解释,并设计出药物。 如可根据症状确定病人的阴阳是如何失调、五行是如何乘侮的,然后再依据寒带药草性温、热带药草性寒等原则择取

15、药物,设计出药方。这样的解释、设计无所不能,绝不会出现现代医学那样“病理不明无从施治”、“尚未发现特效药”的状况。 但很明显, 这样的设计完全是一种玄学的臆想,它富有浪漫的文化艺术气息, 但绝非科学, 理论上不会失败, 实践上也永远没有进步。近代以来,中国的各门自然科学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与国际接轨, 唯独医学领域并存着中、西医两个体系,纠缠不休。很明显,这其中有不太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作祟。 平心静气地看待中医, 我们可以说, 中医本于古代的思辨哲学, 其基本理论与现代科学是格格不入的。 中医疗法更像一种“人文疗法”、 “精神疗法”。 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 这样的疗法当然也有一定的意义,希望中医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附:五行归类图:自 然 界五行人 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变动角 酸青 生 风 东 春 木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徵 苦赤 长 暑 南 夏 火心小肠舌 脉 喜 笑 忧宫 甘黄 化 湿 中长夏土脾 胃 口 肉 思 歌 秽商 辛白 收 燥 西 秋 金肺大肠鼻 皮 悲 哭 咳羽 咸黑 藏 寒 北 冬 水肾膀胱耳 骨 恐 呻 栗“ 四体液 ” 归类图:体液: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器官:心脑脾肝季 节 与 人春(儿童)冬(老年)秋(成年)夏(青年)生:元素:气水土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