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509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差异教学,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真正要做到是不容易的。虽说同班学生年龄相仿,学习内容也一样,但有些学生对知识理解得快而深,有些学生理解得慢而浅,还有些学生则似懂非懂或者根本不懂。其实,产生上述学习差异的原因十分复杂。那么,怎样才可以做到“差”“异”共同进步呢?我认为:只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 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而且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一、精心设计练习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能力和基础上难免有差异,所以, 同样的习题对于不

2、同的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难易程度。如果教师只是以班级平均水平来设计习题,那么, 学习能力稍强的学生就会感到习题太过简单而无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则会因为力不从心而失去学习的乐趣。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我非常注意教学中的习题设计,力求设计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练习。例如,在教完归一应用题的例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1、一辆汽车4 小时行了168 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驶7 小时共行了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4 小时行了168 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驶336 千米需要多少小时?3、一辆汽车4 小时行了168 千米,用同样的速度

3、,再行驶7 小时共行了多少千米?4、一辆汽车4 小时行了168 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再行驶336 千米需要多少小时?其中, 1 和 2 小题是仿照例题的基础题,而3 和 4 小题则是强化题。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自由选择题目来解答。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学生的情绪更高涨了,部分学生都能解答这四题,基础较差的学生能解答出1和 2 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在解题方法上做了更多的探究。特别是第三题,学习上有潜力的学生甚至找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这样习题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困生在学习中的认识内驱力,同时, 优等生也能不断挑战自我, 找到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甚至从老师和集体的赞扬中获得附属内驱力,从而使大多数学

4、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二、提供学习空间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方式也开始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模式,其核心就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 我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分类指导。首先, 我把教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基础较差的学生身上。课内,我成立了“异质小组”。让基础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从作业到练习给于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既可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又可以提高基础好的学生的锻炼机会。同时, 课堂教学中开展的小组学习,又能使学习困难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克服胆怯心理,体验到互勉、互助、互爱的情感,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课外,

5、我成立了“同质小组”。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补缺补差,帮助他们及时巩固新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给予多关心、多鼓励、多练习、多指导,建立起学习自信心,是他们不在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件愉快的事。三、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认知心理的差异特点,在教学中精心准备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变式练习,从而给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在每一堂课最后总是有一个小练习,这个练习是对学生在该课堂的学习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评价方法,由于学生都十分注重练习结果,因此,我在练习设计中准备了三套题目并

6、在题后标明“难”“中” “易”来引导学生。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堂课内容的理解,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的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做这些难易程度不一的习题。1、4()()() 5(易)2、用 0、1、2 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和最小的小数。(中)用 5、5、5、0、0 组成整数是三位数的最大小数() ,最小小数() 。甲、乙、丙、丁四个人的体重分别是38。5 千克, 42。5 千克, 41。8 千克, 39。3千克。 已知乙比丁重,但比丙轻,甲比乙重,你知道他们四个人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千克吗?(难)事实上,由于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所以一般学生都会倾向选择“中”或“难”的题目。尽管学生会面临答错的风险,但他们觉得这样更富有挑战性,也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这种伸缩性大、灵活性强的习题。给学生创造了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差异教学活动中,学困生会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想出的方法是靠自己的知识来完成的,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想出的方法,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也点燃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火花; 而优等生也会因为成功挑战自我、攻克难题而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差异教学使学困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我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