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小班20140120第8次课(机械能、内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2190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0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小班20140120第8次课(机械能、内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寒假小班20140120第8次课(机械能、内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寒假小班20140120第8次课(机械能、内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寒假小班20140120第8次课(机械能、内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寒假小班20140120第8次课(机械能、内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假小班20140120第8次课(机械能、内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小班20140120第8次课(机械能、内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3-2014 学年度深圳星火教育寒假班九年级科学辅导讲义(8)第 15 关机械功与机械能(二)【考点扫描】1、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通过实验过程,知道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2、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3、有提高和评价机械效率的意识,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初步了解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教学重点】机械效率、机械能【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整理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_。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3运动物体的_越大, _越大,动能就越大。4势能分为 _势能和

2、 _势能。5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_。6物体 _越大,被举得越_,重力势能就越大。7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叫_。8物体的 _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 =_ 能+_能)单位是: _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_的。 方式有: _ _;_ _。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_能和 _能。二、讲练平台例题 1: (2012?安徽省)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 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 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例题 2: (201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一辆

3、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 、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例题 3: (2012?湖北宜昌)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年级九年级科目科学日期2013年 01月 20 日时间10:00-12:00 总学时30 第几学时15-16 类别基础 &能力教师胡玮丽2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 ;如图 10 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选填“相同”或“不同”)

4、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 ,理由是。三、举一反三1、 (2012 包头)图2 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由 A 点到B 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W表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

5、之差等于WB.小球能够从A 点运动到D 点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D.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2、 (2012?江苏连云港)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 10N 的物体以 0.1m/s 的速度匀速提升,拉力F=6N,拉力的功率为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N。3、(2012?广东梅州)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由静止从光滑曲面的顶端自由滑下,若它在 顶端的重力势能为65J,则滑到底端的动能是()A 35J B 50J C55J D65J 4、 (2012 ?江苏常州)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

6、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 ) A 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 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5、 (2012 ?广东省)图20,小王站在高3m 、长 6m的斜面上,将重200N的木箱 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0N,所花时间是10s。求: 、 ( 1)木箱 A沿斜面方向的运动速度。(2)小王对木箱做功的功率。(3)斜面的机械效率。四、课堂巩固1、 (2012?江苏南通)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为10 N的物块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0 cm,拉力为 6 N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7、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图 10 3 图 52、 (2012昆明)用图 6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力为1200N的物体肘,若不考虑摩擦、绳和动滑轮的重力,则拉力 F是_N;若实际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5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3、(2012 年桂林 ) 如图 5 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B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受重力作用D 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4

8、、(2012 湖南娄底 ) 玩“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活动. 如图所示 , 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点D 上升到最高点A,时而从最高点A 飞驰而下。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BD点动能最大,A点势能最大CD点动能最大,A点机械能最大DA点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5、 ( 2012?上海市)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AB斜面上高位 h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BC 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1,如图 7(a)所示;逐步减小 BC斜面的倾角(321) ,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9、h2、h3,如图 7(b) 、 (c)所示。然后, 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 7(d)所示。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7(a)和( b)和( c)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分析比较图7(c)和( d)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五、课后作业1、 (2012 揭阳) 13刘明乘电梯上楼,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刘明的()A 动能不断增大 B. 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 (2012 ?江苏苏州)下列现

10、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3、 (2012 潍坊)如图所示,用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30N用这个滑轮组把重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F 大小是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4、 (2012 ?天津市)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动4 能(选填“增大” 、 “减小”、 “不变”) ,卫星的势能(选填“增大” 、 “减小”、 “不变”)5、 (2012 沈阳)在影响机械效率的许多因素中,摩擦是一个重要因素。小丽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相结合,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

11、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4 所示。(1) 请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的空白补充完整。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_。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及上升的高度h。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入表3 中。保持斜面的_定,将棉布铺在木板上,重复上述步骤。斜面表面状况木块重力G 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 木板2.1 0.4 1.6 0.8 0.84 1.28 65.6 棉布2.1 0.4 2 0.8 0.84 1.6 (2) 该实验中采用了_的研究方法。(3) 计算斜面表面为

12、棉布时的机械效率:_。(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6、(2012 湖南娄底 )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 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 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_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 大小 , 可以比较A、 B两个小球的 _ 的大小。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有关 .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有关 .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_。第 9 关内能【考点扫描】1、 通过实例了解内

13、能。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内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 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整理1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_做无规则运动的_ 和分子 _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_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_,内能就 _。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_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_和 _,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的。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甲)(乙)(丙)5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_时,物体内能_;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_ 时,物体内能 _。7所有

14、能量的单位都是:_。二、讲练平台例题 1: (2012 达州)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例题 2:( 2012 宿迁)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轮胎停在水中,通过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例题 3: (2012 嘉兴 ) 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 塞紧塞子后, 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 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 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D. 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三、举一反三1(2012 苏州) “钻木”能“取火”,说明_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_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2012 安顺)把手掌压着桌面往前推,在手掌沿桌面推移的过程中,压力越大, 感觉越费劲,这是因为 _随压力增大而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