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182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近来重阅读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这并不是一本正规的历史研究论著,难登历史学的大雅之堂,但它被评为三十年来最畅销的史学读本。史学读本能如此赢得大众读者的青睐, 自然有其妙处,那就是把明朝庙堂之历史写得既不失真实,又很精彩。 这引发了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历史教学工作的思考。在高中教学中, 历史学科从来就不是普遍受学生欢迎的科目,因为它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需要记忆掌握的知识很多,以书面或视频内容,即视觉类知识为主,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活动较多,却极少需要动手操作,这显然不能迎合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点。但历史教师并不能因存在这些客观因素就此束手无策。那么

2、怎样让历史教学“鲜活 “起来呢?让历史教学 “ 鲜活 “ 起来,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我认为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一、突破教材束缚,敢于创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都反映历史教材读起来让人犯困,是较好的催眠剂。这不能埋怨历史教材的编写者,历史本来是很精彩的,但写入教材中, 受篇幅限制和意识形态的约束,只好去掉历史的血肉,就只剩下历史框架了。那怎么让人读之有味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源于教材,又突破教材, 敢于创新, 好比一个人站在一个圆点上跳起舞来。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 参与到教学中,形成一场有组织的群舞。如学习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这部分历史时,可

3、以播放荣氏企业七个不同阶段的曲折经历,让学生探讨其中原因,由小见大,荣氏企业发展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从诞生、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受压制、 一定发展、 日益萎缩到最后公私合营国有化整个发展脉络。这就好像一部微电影,表面上演的是荣氏企业,实质上体现的是整个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我想这种创新既能让历史鲜活起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在教学中布置好历史专题,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每课都有每课的主题,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并事先布置相关作业,如查找资料、观看视频、准备发言稿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到精讲,让出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这也就是课改提倡的“

4、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这是让历史教学“ 鲜活 “ 起来的非常有效的尝试。例如, 在学习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收集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包括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人物逸事等)方面的资料,要求每组学生对所负责的某一方面的资料进行分类,分别能说明哪些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到了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整理出来的资料的丰富程度安排课时,一两个课时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分工合作, 向大家展示每组的学习成果,并针对遇到的疑问展开讨论,若是讨论过后仍然疑虑重重,就必须留待日后寻找更翔实的史料佐证。三、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某一专题的讨论或研究,撰写

5、相关历史小论文。由于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课堂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总的来说是零零散散的,虽然围绕某一主题会有几个课时的教学,但不成系统, 整体性、延伸性和纵深性都有限。教师可以选择某些专题,组织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查找历史文献,展开讨论,撰写相关历史小论文。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写过历史小论文,因而历史教师有必要传授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法,并找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论文作为范例,供学生学习和参照。对学生所写的历史小论文,一开始不能要求太高,允许其存在幼稚、杂乱、浅显等毛病,允许他们慢慢改进,以鼓励为主,指导学生写出有自己独立想法的文章,哪怕一点点新的思想火花,都值得大力表扬。以此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掌握学习

6、和研究历史的方法,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并培养历史思维素养。四、学习历史不能局限于历史,学会与现代社会相连接。学习历史不能局限于历史,应该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当今社会并不是无源之水,它蕴含着许多历史信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惊人的相似。只有洞察了历史,才会明白怎样才能少走弯路,明白前面的路朝向何方。因此,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有这个意识:古为今用。而且恰恰是将历史与现代紧密连接,才容易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关注和兴趣,可谓一举两得。五、带领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实地调查,近距离地接近历史。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书面文字和口头表达上,纵然教师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搞得

7、有声有色,学生学习认真主动,但对于历史学习本身而言,总感觉有些隔靴搔痒。如果能让学生来到历史的旧地或现场,让历史情境重现,如此这般接近历史,将会让人记忆深刻,有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历史人物,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更会引起一系列有关历史的思索。教师应创造并利用机会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采访等。博物馆、名人故居、革命旧址等自然少不了,但不能忽视田野调查,也就是说, 当我们探寻历史的眼光总是向上的时候,总留意伟人名人、重大事件、重要现象等时,也要将探寻历史的眼光下移,看看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思想变迁、风俗习惯、婚嫁丧礼等到底是怎样的,从微观着眼,洞察历史端倪。让历史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虽然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会让学生收获良多,这也是学习历史的正确途径。让历史教学 “ 鲜活 “ 起来, 需要全方位的教学新尝试。在尝试过程当中,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历史学基础和思维特点循序渐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