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

上传人:rz****gz 文档编号:39541772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设计的发展之路 桐山登士树 关康子 西山浩平 文 陈 旭 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兴经济是世人共 同的愿望,在家电产品还很少的 1951 年, 松下幸之助先生考察了美国。归国后,他就 提出“今后日本将进入一个设计的时代” 。 这个发言在当时具有很深的意义。正在当时 美国工业设计大师雷蒙德罗恩(Raymond Lonwy)来到日本,给 Peace 品牌的香烟设计 了包装,这个历史性的杰作让当时的产业界 终于明白“设计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产业 界开始关注设计,并将当时的日本工艺指导 所改称产业工艺实验所,积极从海外引进了 大量设计师。1955 年创办了室内设计 、 木工界等专业设计类杂志,将海

2、外的设 计资讯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了日本。虽然 当时的资讯信息与现在相比还很少,但却大 大刺激了日本设计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这个时期设计工作室相继成立,小池岩 太郎工业设计工作室的 GK 设计成为当时工业 设计的代表作品。1953 年(JIDA)日本工业 设计协会成立,此前一年(1952) ,新日本 工业设计大赛(现在的每日设计奖)正式拉 开帷幕,至今为止,在各种类型的设计比赛 中,新日本工业设计大赛具有金字塔般的历 史意义。在平面设计方面,1951 年成立的日本 宣传美术会(日宣美)到 70 年中期解放为止 的 20 多年间,是一个散发着巨大能量的设计 师群体,正是这个群体将日本的平

3、面设计推 向世界级水平。日宣美的核心人物是龟仓雄 策、伊藤宪治、早川良雄、河野鹰恩等设计 师。第二年,以新井静一郎为中心的设计师 在东京成立了东京广告美术指导俱乐部(东 京 ADC 的前身) ,同时期日本历史上第一家 广告公司阳光广告(LIGHT PUBLICITY)成 立。1959 年,日本设计中心随后成立,伴随 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告公司也达到数千家 的规模。如果说到日本战后的经济复苏是以何种 形式表现的,答案就是建筑。战后日本很多 城市临时住宅极度不足,为了改善这种状 态,建筑师们尽心尽力,50以下的小型集合住宅在各地陆续建成。出现了清加清,前 川国男,增泽洵等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同 时

4、带动了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设计。 1955 年,以广岛和平纪念馆的设计为开端。 以丹下健三为代表的设计师进行了大量的大 型建筑的设计工作。这个时期,海外建筑师 安东宁雷门(Antonn Reimann)来到日本, 加入到战后重建的工作中。此外,1958 年日 1 本室内设计师协会成立。回顾 50 年代的日本设计,从现在角度来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1954 年教育机构桑 泽设计研究所创立。从东京艺术大学开始,千业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等学 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一、让世界注目的日本工业设计21 世纪的现在,设计作为一个语言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是,之所 以让人

5、瞩目是因为各专业领域的设计先驱者们为我们开启了这条设计之路 一条崎岖艰险之路。俯视世界水平的专业设计,18 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展,可是日本真正的 发展是战后经济高度成长期。工业产品和大量家电制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松 下、东芝等大公司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室。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 产品陆续投放市场,将工业生产与艺术设计有效结合的是柳宗悦先生领导的 民艺运动和国家的工业振兴政策等。民艺运动使工业生产与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1952 年柳宗理(如图 1-3) 、剑持勇等设计师设立了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日本工 业设计协会成为当时日本工业设计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工业

6、设计人才。其中与建 筑师清加清合作设计出很多极具魅力的家具作品的渡边力(如图 4) 、作为 建筑设计师的长大作先生(如图 5)在发表建筑作品的同时对家具设计也投入了很多精力。 渡边力和荣久庵宪司(如图 6)成为日本最早设立个人工业设计工作室的设计 师,他们以设计为武器与各种企业进行着紧密的合作。同时,企业自身的设计工作室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松下电器的真野善一、东芝电器的 岩田义治、索尼的黑本靖夫等设计师也得到了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工业设 计已经成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先头力量,迎来了一个降盛时期。二十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手工作业逐渐被工业化生产所代替,材料和技术的选择范 围变得更大,设计的种

7、类也得到增加,从生活用品到爱好收藏品,设计的领域 急速扩大。1957 年日本通商产业省制定了工业设计商品选定制度 ,与日本的产业和社会 发展同样,这个制度的制定为日本设计国际地位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持。 1998 年为了纪念这个制度所产生的成果,日本工业设计振兴协会主办了日本工业设计奖。 设计的可能性在得到扩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设计所带来的新的价值观。2 3 4 5 6 74 二、百花缭乱的日本平面设计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应该是 1951 年由山名文夫、河野鹰思、龟仓雄策、原弘等人 设立的日本宣传美术会(日宣美)开始的。在 当时的 50 年代,平面设计和广告宣传都被称为商业美术。日宣美的成立

8、是以提高日本的设 计水平、挖掘年轻设计师为目的,这给很多设 计师以施展才华的机会。田中一光(如图 7) 、永井一正(如图 8-9) 、福田繁雄、杉浦康平(如图 10-13) 、浅叶克已(如图 14-16) 、 勝井三雄(如图 17) 、横尾忠则、松永真、石冈英子、小岛良平等一批设计师开始崭露头角。 每年一次的日宣美展使日本设计师的 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1952 年 ADC(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成立,1953 年IDEA杂志发 行了第一期。同年,龟仓雄策在东京近代美术 馆举办了个展,并在日本首次指出 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一词,并被广泛使用。50 年代的日本关于设计的信息资讯很

9、少,设计师 想要获得信息资讯就必须自己去挖掘和消化。1960 世界设计会议在东京举办,这给当时的 日本设计界提供了一个与世界设计交流并获得 信息资讯的好机会。7 8 9 10 11 12 17 18 19 20 75 正如 60 年代的日本建筑一样,平面设计也和国家大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1964 年东 京奥运会和 1970 年的大阪世博会成为当时以龟仓雄策为首的日本设计师的重要 工作。龟仓雄策凭借 1964 东京奥运会标志设计和海报设计(如图 18-19)使日本的平面设 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崭露头角。原弘分担了奖状和证书、官方正式文件的设 计。此届奥运会,所有官方正式文件、证书、宣传海报以及纪念

10、品都印有统一的会徽标志, 这在奥运会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同时田中一光为奥运会设计了体育图标 (如图 20) ,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体育图标设计。1970 年,大阪世博会由设计师 大高猛设计了标志,龟仓雄策担任了海报设计(如图 21) 。田中一光、杉 浦康平、横尾宗哲、福田繁雄等年轻设计师也分担了大量的设计工作。经过 50、60 年代的 设计发展以及强势的宣传方式,世界开始重新认识这个蓄势待发的岛国。另一方面,商业美术的基础开始牢固,与经济复兴同步,广告出版业也得到飞跃似的发 展。以龟仓雄策为中心,丰田汽车、东芝电器等 8 家公司出资设立了日本设 计中心(1959 年) ,随后三得利也

11、设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时代引导了广告业的发展。在这 之中,摄影、插画、广告文案的协调体制得到增加。广告业的整体发展和各 尽其能的艺术设计分类也得到发展。杂志设计也在同时期留下很大足迹。七十年代前后设 计批评 、 广告语特集 、 太阳 、 都市住宅 、 银花等各式各 样的杂志开始创刊发行。进入 70 年代,随着广告设计影响力的提高,以各种商品销售为目的的企业广告使企业 的文化性和独特性得以放大和提升。特别是 PARCO 百货、西武百货和石冈英 子、浅叶克已等新锐设计师的合作,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得以相继发表。同时广告语也占 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丝井重里、仲畑贵志等创作的广告语甚至成为流行一时 的流

12、行语。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风起云涌的企业形象识别浪潮席卷了日本。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 得到重新认识,并在日本得到发展。龟仓雄策、田中一光等设计大师的理论及创新精神,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后起设计师们, 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他们之后,日本一 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纷至沓来。通过组织举办国际设计双年展、大阪设计节等大型活 动,日本的平面设计得到国际设计界的高度认 同。三、在世界保持优势地位的日本建筑现在的日本建筑之所以受到世界注目,那是因为日本建筑师在海外留下了许多作品。战 后日本的建筑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的呢?50 年代,住宅供给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紧急的摆在面前。在当时效率性、合理性、

13、机能性 优先的现代化住宅受到广泛欢迎的背景下,住 宅供给方面,各式各样的小型住宅得到提倡,比如说清加清的森博士的家 、增伬洵的 自宅等等,在当时严峻的条件下可以说是佳 作。13-1 13-2 16 1415 21 76 战后初期,日本建筑界以较多的精力研究住宅、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拟定了大量方 案,为后来的大规模建筑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产生 了一些标志着日本现代建筑趋于成熟的作品,其中有丹下健三设计的广岛和平纪念馆(1950 年) 、香川县厅舍(1953 年) 。此外,法国建筑 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国立西洋美术馆等海外建筑师的作品也很多。60 年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建筑的现代化,

14、建筑思想也非常活跃, 提出了一些新理论,其中以 1964 年东京奥运会、 1970 年大阪世博会等大型建筑设计和丹下健三的东京规划 1960 ,他提出跨越东京湾的 “城市轴”方案,以及菊竹清训的“海上塔状” 东京城市方案,大胆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除此之外,1968 年,山下寿郎为中心的 建筑师建成当时日本的最高建筑东京霞关大原 (高 156 米,36 层)等一批与当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作品。在住宅建筑方面,则有吉村顺 三的“轻井泽的山庄” 、东孝光的“塔的家”等表现 新生活的名作。70 年代后一批青年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1975 年矶崎新发表了“建筑的解体”理论 (如图 22-23) ,继

15、承了丹下健三开创的文化传统与异 质文化的共生理论,同时指出群体分工协作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克服了传统的惰性,又引发 了日本建筑的深刻变化。70 年代之后,矶崎新成 为日本建筑界的多面手和指南者,从此不断有新的年轻建筑师以独特方式的认识建筑的观念 和方法(如图 24-28) 。22 23 27 29 28 四、符合时代需要的日本室内设计1960 年创刊的日本室内设计 ,将世界设计信息资讯以最快的速度介绍给日本,同时 室内设计师的称呼也得到确认。此外建筑、室 内、家具等各专业的设计师协调合作的西欧方式得以被发现,其重要性也被逐渐认可。1964 年,东京奥运会举行,大量建筑的内部设计给室内设计业提供了

16、充足的机会。70 年代开始,以电子管为先导的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日本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收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需求促使室 内设计专业由不重视的学科发展为重要的综合性学 科。很多建筑师也纷纷加入室内设计行业中。当时的设计并没有现在这样专业化的细分,一专多能的设计师很多。室内设计是日本从战后复苏 中走出并成为新的设计专业。室内设计的重要人物内田繁(如图 29-31)说过, “室内设计 不是从建筑、美术、工业中分离出来,也不是给经 济化以技术的辅助,而是从大众的视点出发,并让自己的设计形式得到大众的认可的一种艺 术形式。 ”经过长期努力,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 终于得到了认可。现代的室内设计已经是由住宅、公共空间、商店、商品展示空间等机能融合在一起的功 能性设计形式,室内设计的可能性得到了提高和发 展,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关系,使室内设计发展到了空间设计这一更大的概念。 (陈旭,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24 25 26 30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