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创意思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1032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创意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如何培养创意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如何培养创意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如何培养创意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如何培养创意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创意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创意思维(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意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 ” 因此, 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 “ 自我调解 ” ,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1)展开 “ 幻想” 的翅膀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二是将这

2、些感觉收集整理起来的贮存区;三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 四是按新的方式将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只善于运用贮存区和判断区的功能, 而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就不善于创新。据心理学家研究, 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15%,其余的还处于“ 冬眠” 状态。开垦这块处女地就要从培养幻想入手。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爱因斯坦说过: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的 “ 狭义相对论 ” 就是

3、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青年人爱幻想,要珍惜自己的这一宝贵财富。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 今天还在你幻想中的东西, 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2)培养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197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

4、科学家格拉肖说:“ 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 比如我们思考“ 砖头有多少种用途 ” 。我们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样的答案:造房子、砌院墙、铺路、刹住停在斜坡的车辆、作锤子、压纸头、代尺划线、垫东西、搏斗的武器如此等等。(3)发展直觉思维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 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上的 “ 阿基米德定律 ” 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间,发现澡缸边缘溢出的水的体积跟他自己身体入水部分的

5、体积一样大,从而悟出了着名的比重定律。又如,达尔文在观察到植物幼苗的顶端向太阳照射的方向弯曲现象时,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顶端因含有某种物质, 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侧的缘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证明这是一种什么物质。 后来经过许多科学的反复研究,终于在1933 年找到了这种物质植物生长素。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 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想象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千万别怠慢了他们。青年人感觉敏锐,记忆力好,想象极其活跃, 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如其

6、来的新想法、新观念,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 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这三性是建筑在广泛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法来训练大学生们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时,要求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不容迟疑,也不要考试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畅, 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 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

7、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 “ 惊奇 时,在情感上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 因此要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首先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感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出难题,或者去“ 啃” 前人遗留下的不解之迷,激发自己的求知欲。青年人的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地发展智力,追求到科学上

8、去,就会自然萎缩。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不枯不竭,永为活水。一个人,只有当他对学习的心理状态,总处于“ 跃跃欲试 ” 阶段的时候, 他才能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 上下求索 ” 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事物。创意性思维与系统性思维从创意性思维到系统性思维,是一个发展过程。二者不存在互相干扰,有了这个那个就不会灵光的问题。创意性思维是针对单个问题的解案能力,在一个点上能够发挥很强的创造性,却无法系统化。系统

9、性思维是针对一个体系的问题,整个解决方案中贯穿着一种创意性思维的表现。举例:1、某个项目方案中,提出一个很有创意性的概念或者传播语,这是一种创意性思维, 但给客户这一个单件是不够的,客户感觉会很单薄, 我们自己也会觉得没有底气, 毕竟这也只是在前期的摸索阶段,还没有证明这一创意性思维的时效性,我们不是甲方, 无法用一个想法去打动客户, 他们可以用一个灵感性的东西去感动自己,而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也不能用主观意愿去判断客观事物的规律。2、在项目方案中,需要系统性思维。这是客户需要的东西,也是最让人感觉踏实的部分, 他可以是由一个创意性思维成果而引发出的一个体系, 也可以是先建立的系统性体系,

10、然后在其中发展创意性思维,找到一个突破点。3、比如说在设计上,当给设计师一个单独设计目标时,他会完成的非常精彩,像一个标志,会设计的很有创意,很生动;但面对一本画册就失去了那种创意性的灵感,整个画册的构图、格式、以及各个章节部分的一致性都没有了, 前后两页同一个图标格式内的字号与粗细都没有统一起来,这就是一种系统性思维的缺失。解决方案:1、用心。很多时候是因为执行者不够用心,才会虎头蛇尾,丢三落四,如果用心了还是达不到好的效果,就只能证明能力不够,通俗讲就是 太笨!2、创造性思维有很多锻炼方式,最实用的就是借鉴,而并非抄袭。好的参考方案有很多, 一定要大量收集并阅读,学习其中能用到的东西,记住

11、那里边用过的文字、概念、元素、形式,使其成为自己表达中的一部分,积累。3、系统性思维的培养则需要一定的策略性指导,自己指导自己。面对一个整体方案, 要思前想后, 这其中就包含你在阅读其他方案时随时总结的整体必要元素构成。 你会慢慢意识到一个整体方案中需要哪些部分,这些部分是针对客户、市场、顾客很有影响力,很有必要的部分,逐渐培养一种感觉,并不断总结,这个过程中就会生成一个系统。4、最好的指导策略是由面及点,由大到小。面对一个整体方案,先搭一个架构, 架构的构成部分则是因案而异,这是自己培养的分析洞察能力,各个架构中填充什么样的内容,哪些是中规中矩的,哪些是需要创意性思维的,以及哪部分是用来重点

12、创意,作为突破点的,都是要考虑的问题。5、坚持一个最根本的原则,一切来源于客观实体和市场的认知;除此之外,要善于使用各种手段来包装实体,引导认知。同时,要给你提出的每个概念、 策略及使用的元素一个理由, 让这个理由说服自己。创意思维训练的九种方法想像与联想思维训练想像和联想思维在视觉艺术思维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决定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首先要从想像和联想的训练人手。 艺术家的想像力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要让艺术家积极地开动脑筋,针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类型、手法、思想内涵、形式美感和色彩表现等方面,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 发挥艺术创作的想像

13、能力, 不拘束于个别的经验和现实的时空, 而让自己的思维遨游于无限的未知世界之中。爱因斯坦说: “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与科学一样,没有想像力的艺术创作, 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我们在作画时注重视觉对象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处理,这种知觉选择性与知觉对象的转化关系在现代视觉艺术的平面艺术中称为图(视觉对象 )地(周围环境 )反转。这是对视觉艺术家普遍进行的思维训练方法之一。最早研究图地转化关系的鲁宾(E. Rubin),他的著名的 “Rubin之杯”(图)图形表现的是在一个长方形画面中画着一只对称

14、的黑色杯,如果仔细观察杯子的左右空白部位,则发现是相对着的两人侧面像。随着视觉的转换,杯和人的侧面像相互交替出现,形成特殊的画面。这类图形在视觉艺术作品中被广泛地应用。如染织美术中的“ 千鸟纹” ,广告、装演艺术中的各种画面等。图地反转变化的理论强调了人们的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利用这个方法加以训练,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艺术想像力。在此基础上,要求被训练者表达出与众不同、 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在视觉艺术领域里,这样的训练是培养人们充分发挥艺术想像力而进行创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像联系的纽带。由人对事物的记忆而引发出思维的联想, 记忆的许多片段通过

15、联想形式进行衔接,转换为新的想法。主动的、有意识的联想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人的记忆与思维。美学家王朝闻说: “ 联想和想像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像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像,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像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设想导致另外一个设想或更多的设想,从而不断地设计创作出新的作品。视觉艺术思维中的想像离不开联想这个心理过程。联想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 从中展开想像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产生的美感形成了特有的印象,而对视觉形

16、象的记忆又随着人的思维活动形成了知觉与感觉形象的联系。因此,当某个对象出现时,人们的大脑会立即兴奋起来,随着它进行一系列的联想。例如,由“ 速度” 这个概念,人们头脑中会闪现出呼啸而过的飞机、 奔驰的列车、自由下落的重物等, 随之还会产生 “ 战争” 、“ 爆炸” 、“ 闪光” 、“ 粉碎” 等一系列联想,这些联想引导我们去体验它的力度、色彩和线条的组合。以图形创意训练为例,我们选取自然界中的一片树叶作为创作题材,通过艺术家的观察、 思考和一系列的联想,创作出众多别具特色的艺术造型。由叶产生形的联想, 如手、花、小鸟和山脉等; 由叶的质感产生意的联想, 如轻柔、双逸、旋转、甜美、润泽和生命等。艺术创作中联想的结果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当一个人在欣赏他所喜爱的音乐作品时,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氛和环境,从中联想到特定的色彩和空间形式。从唐代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 “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的优美诗句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波涛翻涌的江水,一望无际的大海,清冷宁静的月夜,如梦如歌的乐曲和处于这种情景之下人的内心境界。虽然联想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