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39239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当前页有 10 题,你已做 10 题,已提交 10 题,其中答对 10 题。1. 闭环系统的特点不包含下列哪项( )。A负反馈 B控制精度较低C可减少或消除偏差 D适应性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 系统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 自动控制系统中测量被控量并进行信号转换,再反馈到输入端的元件是()

2、。A比较元件 B校正元件C测量反馈元件 D执行元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 火炮自动瞄准系统的输入信号是任意函数,这就要求被控量高精度地跟随给定值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 B.离散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 随动系统对( )要求较高。A.快速性 B.稳定性 C.准确性 D.振荡次数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 衡量系统稳态精度的重要指标时(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D安全性 答题: A. B. C

3、.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 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A在结构上具有负反馈通路,以求得偏差信号B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以便纠正偏差C系统开环D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偏差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BD问题解析:8.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下列系统哪些是按照同一原则进行分类的( )。A连续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C恒值控制系统 D随动系统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CD问题解析:9. 自动控制系统按描述元件的动态方程分( )。A随动系统 B恒值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 答题: A. B.

4、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D问题解析:10. 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是( )。A稳定性 B快速性C准确性 D安全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BC问题解析:当前页有 2 题,你已做 2 题,已提交 2 题,其中答对 2 题。11. 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过程中是否有人参与。(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12.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引入了反馈环节。(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第二章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当前页有 10 题,你已做 1

5、0 题,已提交 10 题,其中答对 10 题。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形式丰富,下列属于复域中的数学模型是( )A.微分方程 B.传递函数C.频率特性 D.结构图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 下列有关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描述错误的是( )A.微分方程是在时间域内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B.线性微分方程经过拉氏变换,即可得到传递函数C.根轨迹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模型基础上的D.传递函数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 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传递函数

6、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没有影响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 s 的真分式D.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 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非线性系统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5.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该传递函数有( )。 A1 个零点,3 个极点 B1 个零点,2 个极点 C3 个零点,1 个极点 D2 个零点,1 个极点 答题: A. B. C. D. (

7、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积分环节 B比例环节 C微分环节 D惯性环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7.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8. 结构图的四要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函数方块 B.分支点 C.综合点 D.支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则该可看成由( )环节串联而成。A.比例、延时 B.惯性、延时 C.振荡、延时

8、D.惯性、比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0. 在信号流图中,只有( )不用节点表示。A.输入 B.输出 C.比较点 D.方块图单元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当前页有 4 题,你已做 4 题,已提交 4 题,其中答对 4 题。11.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2. 线性系统(或元件)在初始条件为 0 时,线性定常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是系统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 答题: 对. 错.

9、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13.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传递函数。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14.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只有零点而无极点,可以预示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第三章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当前页有 10 题,你已做 10 题,已提交 10 题,其中答对 8 题。1. 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A闭环极点为的系统B闭环特征方程为的系统C阶跃响应为的系统D脉冲响应为的系统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 描述系统静态性能

10、的指标有( )A延迟时间 td B调节时间 ts C最大超调量 D稳态误差 ess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 已知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系统属于 ( )。A无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C临界阻尼系统 D过阻尼系统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 右图各曲线对应二阶系统不同阻尼情况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曲线 1 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B.曲线 2 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C.曲线 3 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D.曲线 2 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答题: A.

11、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型别为( )。AI 型 BII 型 CIII 型 D0 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A24 B12 C8 D3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 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A B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8.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要保持稳定的

12、K 值范围是(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9. 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I 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B.增加系统前向通道中的积分环节个数可以提高系统的无稳态误差的等级C.减小系统开环增益 K 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 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A系统型别 B系统不稳定C输入幅值过大 D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

13、:当前页有 10 题,你已做 10 题,已提交 10 题,其中答对 10 题。11. 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 )。A增加传递函数中零值极点的个数 B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 K C增加微分环节 D引入扰动补偿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2. 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 。A准确度越高 B准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慢 D响应速度越快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3. 以下属于比例加积分(PI)控制的优点的是( )。A反映 e(t)变化趋势 B在 e(t)未出现前,发出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

14、 C有助于系统的稳定性并抑制过大超调 D引入开环零点,改善系统稳态性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4. 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有( )。A延迟时间 td B调节时间 tsC最大超调量 D稳态误差 ess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BC问题解析:15. 以下属于比例加积分(PD)控制的优点的是( )。A放大高频干扰信号B在 e(t)未出现前,发出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 C有助于系统的稳定性并抑制过大超调 D引入开环零点,改善系统稳态性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C问题解析:16. 特征方程最靠近虚轴的根

15、和虚轴的距离表示系统的稳定裕度,越大则系统的稳定性越低。(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7. 可通过增大系统开环放大系数或增加开环传递函数中所含积分环节的数目来实现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但同时会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变坏。(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8. 在高阶控制系统中,当引入极点与主导极点模比5 时,实数极点对动态响应影响可以忽略,即可当成非主导极点。(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9. 高阶系统非主导极点越远离虚轴,系统的调节时间越长。(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20. 控制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比例加积分加微分(PID)控制( )。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第四章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当前页有 10 题,你已做 10 题,已提交 10 题,其中答对 8 题。1. 已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