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社会工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884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女社会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妇女社会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妇女社会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妇女社会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妇女社会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女社会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女社会工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女社会工作知识概要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以妇女为案主而进行的社会工作服务,换言之, 妇女社会工作是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来对妇女进行服务的活动。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妇女为案主而进行的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换句话说, 妇女社会工作是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来对妇女进行服务的活动。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提高妇女能力, 赋权于妇女,整合妇女服务资源,从而帮助妇女完善自我,获得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区别妇女工作妇女社会工作主体各级妇联或妇委会;官方或半官方专业社会工作者或社工机构;非官方的民间组织方法行政的、半行政的自上而下个案、小组、社区及政策倡导自下而上对象更多是弱势群体

2、弱势群体、常态群体、优势群体目标相对割裂、保护、支持、维权相互关联相互递进、治疗、预防和发展范畴全称概念单称概念,隶属于妇女工作二、 妇女工作的研究对象:妇女、儿童、男性、社会三、社会妇女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奥茉认为应该覆盖以下方面:1、女性的境遇2、女性为中心的实践3、女性不同的声音4.关注多样性1) 公共领域: 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政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大众传媒2) 私人领域:自我价值观美丽牢笼婚姻的梯度效应家庭权力家庭暴力四、西方女性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特征与我国比较西方女性社会工作服务我国妇女社会工作女性主义为本马克思主义为本理论先于实践实践先于理论政治诉求为主行政诉求个人主义为本集体

3、主义为本性别叠加阶级和种族、年龄性别被遮蔽男性主义觉醒男性不自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激进革命保守改良权力为本生活为本五、两次女性主义浪潮(目标/思想诉求 /特征)(一)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时间: 源自于 18 世纪中后期, 时间从 19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 20 年代, 以女性争取到选举权为结束。背景:以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为背景代表人物: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和约翰斯图亚特米尔核心奋斗目标:男女平等具体斗争诉求:选举权、教育权、就业权的获取主要思想基础:自由主义特征:第一次浪潮中的女性主义更加偏重政治运动(二)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特征: 第二次浪潮中的女权主义理论视野更加宽阔,思维触角更加

4、深刻,他们所探讨的许多问题如社会性别、父权制、性别制度、家庭压迫等更富有社会学色彩。第二次浪潮中女性主义对男女平等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平等不再是核心诉求, 差异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对差异的解释以及如何让解释差异,怎样面对差异成了最为重要的问题。六、激进女权主义核心概念:父权制1、父权制最早是用来描述钱现代社会中男性来做家长、做统治者的一个普通名词。2、 “父权制”这个理论最早由凯特米列特引入。米列特将它引入女权主义话语系统之后,这个词变成了女权主义反对男性压迫一件极有力的武器,而且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米列特看来,权力是政治的本质,两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

5、题,这个不平等的政治集中体现为父权制社会这个现实存在,通过这种根深蒂固的父权制,男性以各种方式实践着一种潜规则性政治。由此实现男人这个集团对女人这个集团权利的控制和支配。3、父权制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系统化、制度化的男性压迫女性的政治体系,是男性对女性支配和控制的一种社会性制度,也就是说在工业、农业、军事、政府、社会、大学、中学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充满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甚至连女性最私密的性经验也逃不脱性别的压迫,因为个人的本质是政治的。4、父权制这个概念虽然有失偏颇,但应该承认,这是个很有洞见、很有颠覆力的概念,它把女性被压迫的个体化、经验化、 主观化的假象彻底被打破,全面揭示出女性被压迫的整体性

6、、普遍性、制度性的残酷真相。激进女权主义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个人的就是政治的”福泉之下的女性不仅在选举、就业、教育、社会身份等宏观方面受到男性的控制,而且,女性的身体乃至最隐秘的性经验都受到男性无情的宰割,父权制的深入剖析使女性主义解放目标和斗争策略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女性主义由此转变成一场持久的、整体的、 全局的革命而不是一次局部的、个别的、暂时性的改良。七、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相结合的一个产物对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福柯、拉康、和德里达三位男性思想家后现代理论对女权主义的影响1、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给女权主义带来思想激发第一, 从建设性的角度来讲,后现代主义

7、为女权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论题。福柯关于权利、关于身体、关于性、关于语言的集中论述,都在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论述中成了热门话题,当然,这其中的解释和探讨更多充满了女性的经验色彩。第二,后现代主义还为女权主义提供了观察社会的新的途径,后现代主义对巨型理论和宏伟叙事的扬弃,对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否定、对传统二元对立的批判,对多元论的倡扬等,这些都成为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熟练演练思想的工具。2、消极影响后现代主义还给女权主义带来极大危害。这种危害不仅影响到了传统女权主义的许多重要概念和命题,甚至还影响到了女权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而存在的根本。第一, 女权主义首先是一种政治哲学,它充满了强烈的政治取向和意识形态色

8、彩,但后现代主义恰恰又是非政治的或者是后政治的,这使得后现代主义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境地第二,后现代主义反对普遍主义和本质论,这使“女人”“父权制”“男人”等核心概念都失去了理论上的存在基础第三、后现代主义反对二元论思想,这使得男人和女人这个传统的二元对立存在一下子便消解的无影无踪,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使得传统女权主义要么否定自身,要么完全改变自身。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难逃被破坏和被毁灭的命运。八、第二性指的是什么1、是一本被誉为女性主义解放运动圣经的名著第二性,女权作者波伏瓦所著。2、书中波伏瓦犀利指出,当今社会被简约地划分为男人,男人第一性,女人第二性;男人是主体,女人是他者;男人是主导,女人

9、是从属3、波伏瓦鲜明指出,女人不是天生而为女人,而是被社会制造为女人。再次基础上,女性主义进一步发现了男女之间差异和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性别(区别于生物性别)。人的性别其实有两种: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物性别主要源自于生物遗传,是先天、无法改变的;而社会性别则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重新建构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4、这种社会性别观成了女性主义反击性别歧视的有力武器,如同波伏娃所说,女性之所以 为女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文化的重新建构。女性性别只是一种社会角色、一种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社会角色,所以女性的存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可选择的、社会的、历史的现象。九、社会性别主流化(一)理念分析1、

10、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含义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也称社会性别主流化。妇女尤其是现实社会中的妇女主要是后天社会文化的塑造结果,妇女的不平等更主要的是由于社会和文化的不平等而造成的。所以,改变妇女现实中的不平等根本途径在于改变社会的不平等,最直接的途径在于对社会政策的改变, 而传统社会社会政策只是男性的自治区,是女性沉默和失声的伤心地,社会政策的改变成了男女平等的焦点,目前男性色彩浓厚的社会中,广大女性很难一下子进入决策中心,作为替代性方案,性别意识引入决策主流成为必需。从这个意义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实际上是社会性别理论的一种合理延伸,也可以说是社会性别理论的一种现实化和具体化。2、社

11、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改良性质第一, “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之所以被称作“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决策尤其是社会决策或公共决策的主体是政府,决策的客体是大多数公民或全体公民。很显然,它在这里代表的思路主要是自上而下,所倡导的变革方式主要是在既有的体制之内,借助于权力阶层性别平等意识苏醒从而推动广大社会成员的性别平等化建设。具备改良的性质而不是革命的特征。3、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根本诉求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真正含义在于彰显两性差别,强化性别意识, 从而提升妇女地位,最终达到两性平等,维护性别公正。妇女解放被认为是人类继民族解放、种族解放、阶级解放之后最具深远意义的第四

12、次解放。从这个意义看, “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实际上就是妇女寻求自我解放的一种持续努力中。 不仅仅局限于男女的平等化,深层含义在于,这是一场人类自身的革命,是人人平等的必然结果。(二)目标分析(宏伟目标)第一,强化性别意识第二,注重性别分析第三,维护性别公正第四,推动性别发展(三)策略分析(具体策略)第一, 为决策层、执行层、监察层和评估层提供性别意识的训练,加强他们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度及认知度。第二, 训练决策层、 执行层、监察层和评估层使用性别分析工具,使他们意识到妇女与男性的目的诉求差异性以及相应的问题解决差异性。第三,将性别平等意识具体化、现实化、社会化。第四,不断向政府宣扬社会性

13、别观点,促使政府将社会性别观点落实到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三)路径分析(行动方案)第一,自下而上第二,自上而下第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六)超越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真正诉求是将两性平等观念贯彻到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最终达到性别平等、 维护性别公正, 推动两性和谐发展。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其实只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一种实施方案或实施工具。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质在于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接受社会性别意识、维护性别平等、捍卫性别公正1、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现方式强化国家和政府的责任逐步改变权力结合体系的构成批判现行社会政策注重法制作用建立国家及地方一级的性别平等监察机构,保证社会

14、性别政策和方案得到实施和有效监强化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加强女性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赋权于女性女性的团结争取社会同情和支持十、综融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1、概念: 综融取向社会工作指的是以折中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秉承社会工作的价值及伦理,掌握处理不同目标系统的技巧,进而通过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协助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它强调:一、重视服务对象的赋能二、在监督的指导下有效地在组织体系内展开工作三、认为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诸多专业角色四、批判性思考技巧运用于有计划的改变过程中2、综融取向的社会工作定义的三大要素:一、强调多层面介入的重要性(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的介入)介入应当周详计划并

15、能产生具体变化二、从不同理论中汲取养分,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三、强点对个人议题和社会公义的共同关注十一、文化能力1、文化能力指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即个体和系统能够尊重并回应不同文化、语言、阶层、种族、宗教以及其他人群间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尊重、肯定和重视个人、家庭、社群的尊严,维护并保持各自的多样性。2、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指出提高文化能力的五个重要部分;尊重多样性有能力和文化的自我评估意识到文化互动式的内在动力将文化知识制度化发展具备文化多样性意识的服务项目十二、妇女阶段性就业论1、在我国的发展历程80 年代初期,以腾出名额安排男性待业人员为由提出“让妇女退居家庭”;80 年代末,以促进家庭

16、和睦,通过多育龄妇女的劳动置换安排更多人就业为由提出让“妇女阶段性就业” ;90 年代以我国处于典型的工业化阶段,妇女普遍就业实际上打乱了社会的角色分工,结果造成社会功能紊乱等问题为由提出让“妇女回家论”2000 年前后,有部委有意将“阶段性就业”写进“十一五”规划2、以上有关妇女就业主流话语建构的主体有三个群体是国家是男性政治精英、学术精英 和其他知识分子们是行动者十三、当代中国妇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当代中国妇女问题的主要表现:1、保障妇女权益法律体系的完善和落实问题: 微观方面:一是保障妇女权益的各法律法规中,授权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太多,而义务性规范则显得相对不足二是对侵害妇女非基本权益的行为惩罚力度显得不够三是更多滴规定了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应该受到何种处罚,而对切实保障妇女权益的单位和个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性措施宏观方面、; 目前我国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中还缺少反歧视立法。同时我国妇女法律平等到事实平等还存在较大差距2、女性就业面临的问题3、妇女贫困问题4、妇女教育问题5、妇女生殖健康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