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昂慧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6961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昂慧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昂慧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昂慧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昂慧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昂慧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昂慧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石林鹿阜中学昂慧芬现实中 , 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群孩子, 无论上多少补习班, 成绩都难以改善, 让家长非常揪心。他们往往阅读时跳字漏行、不能理解课文含义、书写时字忽大忽小、握笔姿势不佳、左右颠倒 ;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 好动难以安静 , 这些孩子往往被贴上了“笨小孩” 的标签。孩子出现这些问题, 家长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反倒是因为觉得对孩子的管教不严,缺少“虎妈狼爸” 的魄力 , 进而通过严格甚至严苛的虎妈“精英教育” 、狼爸“教鞭教育” 、狮子老爷“棍棒教育”严管孩子。熟料孩子在这种越管越蔫、越蔫越管的恶性循环中, 背负山大的压力承受不属于这个年龄承受的心

2、理负担而叛逆甚至堕落, 家长也是跟着操碎了心。素质教育的整体性特点中,要求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目前还存在着占有相当比例的学习困难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无目标,学习无兴趣,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基础过差,智力、能力低下,以致于学科成绩不合格,或是在及格线上波动。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让他们走出学习低估,积极投入学习当中?一、给予更多师爱,温暖幼小心灵。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对于一个学习困难学生来说,没有爱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 “师爱”能沟通情感

3、。学困生特别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当教师对学困生奉献出真诚的爱, 学生对教师充满着崇高情感时,情感交流的阀门开启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畅通了, 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也就成功了。我们班的学生中有几位学困生懒惰成性,作业经常不做,经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悔改,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侧面对他们进行鼓励,耐心进行教育,每天布置他们适量的、难度较小的作业,一旦有了改进,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班予以表扬鼓励,同时要求全班同学主动关心他们,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2、 “师爱”能温暖心灵。一些孩子由于失去父爱或母爱,失去正常家庭教养,往往缺乏自信心,出现行为障碍,出现严重的性格、个性缺陷,学习习惯不良,成绩较差。

4、对于这些孩子只能以满腔的师爱走近他们心灵,用崇高的师爱抚平其心灵创伤。用关注的眼神、 微笑的面孔、和善的语言、轻抚的动作来达到师生间良好的心理相融,产生亲情的交流,从而得到“亲情”的满足。教师应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细节问题,耐心的教育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只要真心付出,学习困难生大多能变得性格逐渐开朗,亲近老师,主动与同学交往。二、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学习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不够健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纪律松驰,情绪消沉, 焦虑2紧张,自我意识差,甚至混学、逃学或想辍学等方面,其能力发展迟缓,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不良。1、人际关系的教育。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

5、一定的人际关系。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 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 在帮助学困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方面,让他们了解:人与人交往是相互的,交往中做到既符合对方的要求,又满足自己需要。做到孝顺父母, 尊敬师长,亲近同学。引导学困生不以表面印象评价他人,不将自己好恶强加他人,而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引导学习困难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明确表示自己的想法, 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学困生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2、自我意识的教育。在开展学习困难生的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到正确地评价自我。教育他们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不为

6、他人的议论所左右,保持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健康良好的心态,使之成为心理健康的正常学生。学会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做到经常自问:我的某一方面与别人相比怎么样?”能同周围的人相比,与理想自我相比。让他们懂得如果自己确立的目标是自己通过努力根本达不到的,就会导致挫败感;如果目标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 即使成功了, 也不会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引导学习困难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确立自己阶段性抱负水平,体验成就感和满足感。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他们身上“闪光点” ,帮助他们找回理想的自我。三、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适应性。任何人的成才都取决于两大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当今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

7、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部分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退化为学习困难生。1、 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人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而非智力因素则包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较强的合作意识,较强的抗诱惑能力,以及主动向困难挑战的能力,善择良友的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提高学习困难生的学习适应性,必须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兴趣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津津有味、 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这就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跳一跳摘桃子, 体验成功的乐趣; 运用直观手

8、段,创设情景, 组织游戏、 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成绩。2、培养顽强的学习意志。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困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3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学困生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抄作业,要教育他们认

9、识到,做作业是自己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 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独立完成作业虽然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但对学习有利,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自控力。许多教师和家长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马上就给予帮助,这对培养学习意志不利。因该经常为学生创造自我努力,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孩子请求帮助时,应适当拒绝或延期提供学习帮助。如回答:“你再想想看,等会我再回答。”等。还要教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肯定、 自我监督和自我鼓励,从而来保证将学习意志行动坚持始终。在看到自己的进步的同时,要敢于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意志水平

10、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四、做好学科辅导,提高文化基础建立学困生档案,学困生个人诊断卡,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分析、反馈、协调,使辅导工作健康地深入地向前发展。不但要做好上述各项辅导工作,还要大量地进行困难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工作。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贴近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师生情感就得到了交流。对困难生而言,亲切的教态、关注的目光、赞许的语言、肯定的手势、耐心的评点都是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催化剂。学困生渴望师爱,因为它源于母爱而又高于母爱,师爱更能消除师生感情障碍,从而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用和蔼、微笑的面容给学困生以信心;在备课中,设计“小”、 “

11、浅”、 “开门见山”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或精心设计,铺垫台阶,降低坡度,让学困生有更多成功的体会和成功后的体验,尽力减少失败的次数,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在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中学习,才能发挥一个人的最大潜能。成功的机会越多,自信心就越能得到强化。例如,一个学困生在上课时突然举起手来要求发言,老师立即叫他回答,尽管回答不好。 但老师还是表扬他, 以后这个学生举手发言的机会就会增加。一个爱打扰他人的学困生,可以让他负责课堂纪律,变缺点为优点。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利用成绩差异互相搭配分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学习,营造一个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困生怎样制定学习计划,怎样预

12、习、怎样听课、怎样复习、怎样进行课外学习。学会整理、学会迁移、学会总结、学会探索。让学生明确完成一项学习任务,需要一步一步分阶段,逐项完成,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结合教学实际,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只有切实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才能使教师传授给学生的4方法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灵活运用, 才会使学习方法指导更富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告诉他们学习要全身心地投入,眼到、手到、心到,动口、动脑、动手,才能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厘米和米”这两个数学概念时,学困生会感到既抽象又陌生,难

13、以理解。教学时,我先让学困生用手指在尺子上比比长短,并告诉他们这是一厘米,再手把手说明测量的方法,接着让他们用尺子量文具盒的长度,再量书本、文具盒、桌椅的长度。在此基础上,又让学困生找1 厘米、 1 米的实际长度。能画3 厘米的线段,感受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困生在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根据表象,通过看、摸、量、画、估、说,最终建立1 厘米、 1米的实际长度的观念。教师为学困生创设参与条件,调动手、眼、脑、耳、口等多种器官并用,使学困生全身心地积极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只有不断地对这一特殊性进行研究, 学困生的辅导转化工作才能走出困境。才能使学困生从 “平等教育” 走向“特殊教育”。才能拨开学困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困生心中的希望之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