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糸统思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695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糸统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糸统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糸统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糸统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糸统思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之思事物之间皆有关联,这使我们无可选择地生活于复杂性之中。关联紧密的事物构成了系统,比如共享一个池塘的鱼、昆虫、水草与微生物,比如学校中的学生、老师和课程体系。还有些系统是抽象层面的,比如一门学科(由该学科内所有的概念、理论、方法等组成),一部长篇小说(包括小说中的各种人物、事件以及人物 /事件之间或明或暗的关系)。有些系统易于解读,但更多的系统使人茫然。因为人脑不是天生的应对“ 系统 ” 的高手。人脑的运行方式是案例式的、片段式的、场景式的。心理学家发现人能同时加工的视觉对象不超过4 个,而且还发现人经常会被一些特异性的局部事件所诱导产生错误的整体认知,比如因为一个男孩长得英俊帅气就不由

2、地推测他人品也非常出众。古人发明的成语朝三暮四、盲人摸象等 至今还被人频频引用,比如用来比喻企业管理中的糟糕现象。有趣的是,有些领域正是利用了人类不谙系统的弱点来发展的,例如魔术。魔术师通常会施展各种技巧把人的注意力牵引到某个局部上,比如手帕、杯子,而在这个局部之外则往往暗藏玄机。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承受着无法破解系统之痛。比如失败的计算机程序往往是由于程序员没有进行充分的系统、全面的思考;很多城市市民经常抱怨的道路“ 开拉链 ” 的情况(同一条路修完一遍又修一遍)则暴露了城市建设缺乏系统性的问题;而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则是最典型的系统设计困境;更严重的是,科技领域中的很多创新产品,由于缺乏正确的

3、系统层次的分析,无可挽回地陷入市场失败的境地。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并非如此。大多数的系统问题是可以(在一定的层次上)加以解决的,只不过我们还得做出一小步努力。这步努力,就是用“ 元认知 ” 来修正原本不够好的思维习惯。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本身的认知,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深层的自我反思。而现状是,大多数人习惯于零散的、孤立的、随性的“ 非系统 ” 思维方式, 却又缺乏必要的反思。所以发现和提炼 “ 系统 ” 的思维方式就显得异常重要,这些方法及其背后的思想,我把它们写出来,于是就有了从今天开始的系统思维之道系列。不只是 “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火了很多年,

4、很多人亲切地称它为“ 脑图 ” 。有些人把脑图作为思维利器,遇事必画脑图,乐此不疲。国内也有些人把它充分地商业化,把它吹得神乎其神。脑图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先来说说脑图的优点:正如其创始人托尼 巴赞所强调的,思维导图可以有力地激发你的联想,通过一个关键词激发出更多的关键词,然后再衍生出更多的同时丰富的色彩、形象的图示等,也能起到激发思维的作用。另一个优点是思维暂存的作用,当人在思考一个复杂的事物的时候,会冒出很多很多想法,但是人的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能力又十分有限,所以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方式把灵感都记录下来的话,它们就很可能马上溜走,无影无踪。而思维导图鼓励你用一种灵活的方

5、式,把想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所以一般人做完一张思维脑图,往往会惊讶于自己竟能收获这么多样和丰富的想法。但是,从系统思维的要求来看。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工具。原因有以下这么几个:1) 思维导图表面上看是一张放射性的大网,但是如果把枝叶都垂下来,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树形结构。而现实中的系统绝不会都只是树形结构这么简单,系统的结构是非常多样的,并且有的复杂系统很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会非常复杂。所以,如果凡事都用思维导图,那么我们其实是曲解和简化了原本的系统。2) 思维导图的优点在于发散,但这也易使人忽视对系统内在“ 逻辑性 ” 的把握。当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关键词联想时,虽然也存在一定的逻

6、辑思考,但却无法达到深刻和缜密的程度。思维导图就像铺开在水面上的一片荷叶,在一个较浅的平面上铺开了很多内容,非常优美,但是水面底下的莲藕却无法被人们看到。3) 第三点其实是以上两点综合后的影响,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如此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只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它使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优秀的系统思维能力绝不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工具就能实现的,它也许需要多个工具、多套视角,并加上反复地操练、不断地失败,才能逐渐磨砺出来。这在其它领域也是一样,当有人为你介绍一条捷径时,你总是要多留个

7、心眼。对“ 轻信” 的警惕,也是 “ 元认知 ” 的一种吧。分解之惑2011 年 8 月 16 日,北京 798 艺术中心,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中,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雄心勃勃地发布了他的小米手机。 在这次营销盛宴中,雷军主要回答了一个问题:发烧友想要怎样的手机?答案是下面这张图:紧接着雷军以此为框架详细介绍了小米手机在这四个方面的优势,后面又谈及了摄像头和MIUI 。这是一种自顶向下的思维方法:从最核心的问题开始,向下分解。计算性能、屏幕尺寸、信号质量、电池容量分别是一款智能手机殊为重要的四个方面,并且也是当时智能手机用户抱怨最多的几个痛点很显然,在做出这个回答之前,小米公司已经做足了功课,对手机

8、用户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和分析。另外,上图还隐含了一个视觉表达上的小“ 伎俩 ” :四块积木拼图环环紧扣形成一个整体,不留空隙,暗示这四者已经涵盖了发烧友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尽管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个细节体现了小米的精明。小米团队深谙系统分解的要义:完全穷尽、相互独立(MECE),至少要看上去如此。MECE,麦肯锡公司这条闻名于世的原则,实则是一整套严苛的系统分解方法论。在其指引下,我们有可能非常缜密的将难题分解,降低问题的复杂度,并最大程度地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有点过于强调表面的逻辑性,而可能部分牺牲了问题解决的实效性。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需要细细考虑一下:1 “完全穷尽 ”

9、 对于问题分解来说是必须的吗?2 “相互独立 ” 对于问题分解来说是必须的吗?3 分解的根据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基于什么标准、尺度对问题进行分解?第一个问题。 有些时候,过于看重完全穷尽原则,会影响问题解决的实效性。举例来说,对某一产品的用户进行分类(或构建人物角色)时,通常都不要求穷尽所有用户,比如某研究中发现数码发烧友、时尚达人、商务精英对于某产品是三类主要角色,于是,分别深入了解这三类角色就可以满足产品设计的大部分需求。但是如果我们在研究中追求完全穷尽的话,就可以把用户简单地分成:18 岁以下、 1923 岁、2429 岁、3035 岁、3645 岁、46 岁以上,这种分类虽然满足了完全

10、穷尽,但是却对解决问题没有太大的帮助。同理, 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各种现实系统的复杂性,系统之间的各部分之间很少是可以相互独立的。就拿刚才的例子来说,有可能有些用户兼具数码发烧友和商务精英两种角色,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做如上的划分,因为这样的分类确实是卓有成效的。并且,如果我们真的找到一个角度将原本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那么系统复杂度可能只是轻微地降低,因为系统分析中真正令人头疼的部分复杂交错的相互关联性 并没有消失,而是降到了系统的下一个层级,当我们对下一个层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还是要处理相关的棘手问题。对于第三个问题,鉴于完全穷尽、相互独立不是硬性要求,所以分解的方式其实会有更多

11、的可能性。分解的根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通用分解方法,另一种是基于对系统(或问题)的深入理解自行提出的针对性的分解方法。通用分解方法可以理解为是一些思维启发式,例如5W1H 、SWOT 分析、波士顿矩阵等。思维启发式的效果立杆见影,但是更应把它们作为思考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而不要作为最终的问题分析框架,因为越是通用的框架越无法深入地、针对性地逼近问题的实质。第二种则对思考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逼迫思考者不断地去重新定义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以及尽可能多地掌握问题相关的知识。对于第二种分解方法来说,分解的过程已经接近于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分解完成之时,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了大半。在我个人的观察中,我发现大多数人仅满足于用第一种方式(现成的框架)去分解问题,这种思维惯性阻碍了通向更强大思维能力的道路。总之,虽然将问题分解是众所周知的最为基本的系统思维方法,但是如何严谨、有效地分解问题却是一个非常恼人的难题。而努力将分解之惑逐渐消解,正是系统思维修炼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转自: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