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解析)推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53652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解析)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物生理学(解析)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物生理学(解析)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动物生理学(解析)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动物生理学(解析)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解析)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解析)推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解析 唾液中只有淀粉酶;胆汁不含消化酶,仅起乳化脂肪的作用;胰液中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胃液中只有胃蛋白酶。 答案 C。2.解析 维生素 C 又名抗坏血酸,具有促进细胞间戮合物的形成,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缺乏时,因毛细血管细胞间质不健全,致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强,易出血,常见的是牙龈出血;骨膜下出血时,可使四肢肿胀、疼痛,即坏血病。答案 C。3.解析 胆汁呈碱性,在十二指肠中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胆汁中含有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在肠内乳化成小颗粒,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胆盐能促进脂肪消化产物脂肪酸和甘油一醋的吸收;胆盐对脂溶性维

2、生素 A,D,E,K 的吸收也有作用。 答案 A,B,C,D。4.解析 因为胃黏膜细胞分泌一种略带碱性的豁液覆盖在豁膜表面,将胃液与胃的上皮细胞分隔开,而且使扩散进入勃液层的胃蛋白质消化酶失去活性。B 不对,因为胃中有水解蛋白质的酶。C 不对,胃蛋白质消化酶可以水解胃的蛋白质,但由于赫液层的保护作用使它不会与胃上皮细胞直接接触。D 不对,因为胃腺分泌出来的消化酶原是没有活性的,在胃腔中与盐酸接触后被激活。E 也不对,因为没有豁液层的保护作用,愈合的表皮也会被胃蛋白质酶所水解。 答案 A。5.解析 维生素 C 又名抗坏血酸,具有促进细胞间戮合物的形成,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缺乏时,因毛细血管细胞间

3、质不健全,致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强,易出血,常见的是牙眼出血;骨膜下出血时,可使四肢肿胀、疼痛,即坏血病。答案 C。6.解析 D 项,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贮存于胆囊中;G 项,肝脏可以贮存许多营养物质,其余各项均正确。 答案 A,B,C,E,F,H。7.解析 该液体不是从血管流出,也不是从淋巴管中流出,故只能算从细胞组织间隙中流出,是组织液。 答案 D。8.解析 从胃与小肠来的血液先经过肝门静脉进人肝,再经大静脉回到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进人左、右肺,经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经主动脉、大动脉到达右手。所以,必须经过肝、心脏(2次)和肺。 答案 D。9.解析 浴室温度升高,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

4、动减弱,皮肤血耀扩张,这时机体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容量大大增加,则血液将充益在扩张的血管中,造成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也减少,动脉血压 t 将下降,脑供血不足,会突然晕倒。因而,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五始因素是血管容量增加。答案 C。10.解析 动脉血管中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而是远离心脏方向的血液,如:肺动脉、脐动脉等,虽是动脉血管,流的却是静脉血;同样,静脉血管中也不一定流的是静脉血,而是回心血。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均是动脉血管,流的也是动脉血。答案 A。11.解析 血压下降应首先把需血量较少器官的血流量降低,以维持肾脏、大脑等对机体环境稳定性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器官。 答案A,C,D。12.解析

5、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答案 A。13.解析 此题考查肾单位的结构和原尿的生成。肾单位中的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但血液从人球小动脉流人,经过肾小球时,发生物质的滤过作用。血液中除了血细胞和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外,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都能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经过过滤的血液从出球小动脉流出,其内的大分子物质的浓度由于水分和小分子物质被过滤而高于人球小动脉。 答案 A。14.解析 因为只有外肋间肌和隔的收缩才能扩大胸廓,使肺扩张,内肋间肌的收缩则缩小胸廓。胃肌和胸肌的收缩不能使胸廓扩大。 答案 C。15.解析

6、合成尿素的过程是尿素循环,发生在肝脏中,因为各反应步骤所需的酶都存在于肝脏中。 答案 B。16.解析 排泄是指将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利用的终产物及体外进人的异物排出体外。而唾液腺排出酶,它属于分泌器官。 答案 C。17.解析 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为 0.1。鲍曼氏囊中的液体是血浆的滤过液,其中葡萄糖的浓度与血浆的相同。这种超滤液流过近曲小管,其中的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所以健康人最终的尿中没有葡萄糖。 答案 B。18.解析 激素按结构可分三类: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激素;脂肪酸衍生物。糖不可能参与动物激素的构成。 答案 D。19.解析 A 项,汗腺和消化腺都属于外分

7、泌腺;B 项,激素不都属于固醇类,如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D 项,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人血液。 答案 C。20.解析 激素的作用是激活一系列连锁反应,逐渐放大效果。形成一个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激素的调节机制有两种:一是激素传送到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过膜上鸟昔酸调节蛋白传递信息,使位于细胞膜内侧的腺昔酸环化酶被激活,在 Mg2+参与下,促使 ATP 转变为环磷酸腺昔( cAMP),激活细胞内蛋白酶系统,进而使蛋白质磷酸化,从而引起细胞特有的生理效应。还有一种机制是类固醇激素通过 mRNA 机制,类固醇激素分子量小,脂溶性高,可透过细胞膜进人细胞质,与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

8、形成复合体,进人核内与核内受体结合,转变为激素一核受体复合物,再结合在染色质的非组蛋白的特异位点上,从而启动或抑制基因转录,进而促进或抑制 mRNA 的形成,以诱导或减少某种酶蛋白合成,从而产生生理效应。 答案 A。21.解析 动作电位的产生为“全或无”式,一旦产生就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复极化是由于钠离子通道失活,钠离子内流迅速减少,同时,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所以 D 项正确。 答案 D。22.解析 脑包括前脑、中脑、菱脑,前脑可分为端脑(大脑)和间脑,下丘脑属于间脑。 答案 B。23.解析 瞳孔括约肌是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的,它的收缩使瞳孔变小,瞳孔开大肌则受交感神经支

9、配,其收缩使瞳孔放大。当人进人较黑暗环境时,交感神经兴奋,瞳孔开大肌收缩,副交感神经受抑制,瞳孔放大,这样,才能使进人眼球的光线增多,可以渐渐看清物体。 答案 A。24.解析 这主要与突触传递的疲劳有关,当重复快速刺激突触前末梢时,突触后神经元最初的放电频率很高,几秒后逐渐变小,这种现象叫突触传递疲劳,疲劳发生的机制可能与突触前末梢递质储存数量有关,长时间释放递质,而细胞合成递质需要一定的时间。 答案C。25.解析 巨噬细胞不产生抗体,抗体是由 B 淋巴细胞产生的。答案B。26.解析 C 属于人工被动免疫,胎盘球蛋白属于抗体。答案 C。27.解析 胰脏属于消化系统,没有免疫功能。答案 B。28

10、.解析 孤雌生殖指由未受精卵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单倍体个体。答案 D。29.解析 腺体是由上皮细胞特化成腺上皮后形成的,在本质上属于上皮组织,但是人体及其他的动物体内,不同部位的上皮组织起源是不同的。皮肤的表皮起源于外胚层,汗腺是皮肤的表皮细胞衍生而来的,所以汗腺起源于外胚层;心脏、血管内壁表面的上皮及毛细血管的一层上皮起源于中胚层;消化道上皮(从咽到直肠)和呼吸道上皮(从咽到细胞支气管)及其特化成的各种腺体是由内胚层发育而来的,如肝脏和胰腺是由消化道上皮特化而来的,所以起源于内胚层。答案 A。30.解析 毛细血管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它可以从血浆和组织液中吸收营养物质。 答案 D

11、。31.解析 肝病时血中转氨酶含量上升的原因是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细胞损伤时释放人血,所以早期肝炎患者血中该酶的活力大大高于正常人,故 C 项正确。谷草转氨酶在心脏中的含量丰富,所以它在血中含量上升意味着心肌病变,故 B 项正确。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毗哆醛,故 D 项正确。答案 A。32. 解析 经过一天的活动,脊柱将略为压缩,身高会略微降低;体温则会升高。答案 A。33.解析我们经常会提到体温,无论大人、孩子发烧都会测量体温,通常测量腋下或口腔温度。为什么不直接量体表温度呢?因为我们希望了解的温度是身体内部的恒定温度,如果我们恒定的体温是 360C,体表的温度可能只有 32 0C。

12、体温一词表示的是体核温度。 如果做动物实验,比如大鼠,什么是大鼠的体核温度呢?大家公认的值是用一种探头通过肛门插人直肠 6 cm,测量出来的温度,就是比较接近体核的恒定温度。但对人常用的方法是两种,测量腋下温度或测量口腔温度。 答案 B。34.解析 运动器官除了骨骼外还有骨骼肌。 答案 C。35.解析 葡萄糖为易化扩散,跟从钠和钾的浓度梯度。 答案 B。36.解析 心脏的瓣膜主要是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左侧为二尖瓣,右侧为三尖瓣,当然在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及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还具有半月瓣。所有这些瓣膜都是保证血液定向流动的结构,这些瓣膜本身不具有肌肉,其张开与否完全是被动的。例如,当心房在收

13、缩后舒张时,其内压力减小,此时,心室开始收缩,于是心室内压力迅速升高,超过心房内的压力,这时原下垂的房室瓣就会被心室内的血液的压力推挤而张开,而房室瓣的腔索与心室乳头肌相连,当心室收缩时,乳头肌也收缩,将房室瓣拉紧,以防房室瓣向上翻人心房,加上此时房室交界处的环肌的收缩,使房与室的交界处也有缩小,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就使房室瓣将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交通完全关闭,防止了血液的倒流。由此可见,心脏瓣膜的适时张开是由于在心室收缩时产生的血液本身的压力的作用。 答案 D。37.解析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形成随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而有所不同,胚胎时期最早是由胚外间质细胞分化而成。随着胎儿长大,肝脏参与制造红细胞,

14、之后脾也参与,5 个月后,骨髓成为制造红细胞的器官。婴儿诞生后,骨髓成为唯一的红细胞制造场所。成年后,只有扁骨的红骨髓具有制造红细胞的机能。胸骨、肋骨与椎骨均属于扁骨一类。 答案 A。38. 解析 右肺动脉每分钟的血流量约为心输出量的一半。A 不对,因为主动脉在分发出至头部、上肢和内脏的动脉后才发出至左右腿的动脉,因此左腿动脉的每分钟血流量小于心输出量的一半。C 不对,因为冠状动脉是从主动脉发出的一支小动脉。D 也不对,因为肝静脉只是集合了流经消化系统的血流,每分钟血流量也小于心输出量的一半。 答案 B。39. 解析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透过毛细血管进人肾小囊形成原尿外

15、,其余的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等均可通过毛细血管进人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中的部分水、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可被重吸收,因而终尿中应含有无机盐、水、尿素等。 答案 B。40. 解析 K十在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都有分泌,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人体摄人的多少,如果我们摄人得多,分泌得也就多,这样才能维持 K十在体内的平衡。B 也是对的,要重吸收一部分 K+,因为体内需要 K+。 C 选项涉及一个概念,有一种激素叫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也叫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保钠排钾。醛固酮的作用部位也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D 是不正确的,如果有醛固酮作用排出量会增加。 答案 D

16、。41. 解析 药物治疗不属于人体血液的防御功能,故不对。答案C。42. 解析 胎盘里绒毛间隙中只有母体血,而胎儿的毛细血管浸浴在胎盘里绒毛间隙的母体血中,在此只能发生物质和气体交换,而两者的血液并非直接接触而相混,属于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因此 B 正确。答案 B。43.解析 所谓的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清醒而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神经紧张、肌肉收缩、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率。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生理活动和代谢率都较为恒定。 答案 A。44.解析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细胞内氧化代谢的葡萄糖主要由血液运输而来,即血糖。动物处于饥饿状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由于不断供细胞氧化利用,又未通过消化、吸收过程而得到补充,因而血糖浓度会下降。 答案 C。45.解析 浮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引起的,手足抽搐是血液中缺钙引起的,贫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