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35502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5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十二五”是我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三区三城”建设、全面加快工业战略转型升级,力争在“六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进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规划总结了“十一五”全市工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及下一个发展期所面临的宏观形势,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战略领域及重点、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规划为在“十二五”期间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最大质量领先的现代高端制造业城市、全球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中心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自主研

2、发创新基地提供宏观指导和决策依据。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成就的综合评价(一)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新型工业化战略,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和“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目标,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平稳、健康、较快的发展总态势,全面实现了“十一五”工业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全市制造业体系的整体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效居全省领先,为苏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成作出了重大贡献。至 2010 年末,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 24599 亿元,成为继上海之后工业2产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的

3、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的比重达到 57.7%,较 2005 年 61.2%降低了 3.5 个百分点,苏州工业总体已经跨过了工业化的中期或中级阶段,正在向工业化的后期或高级阶段迈进。整个工业结构形成了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链节较为完整,产业门类较为齐全,技术进步基础较好,竞争优势明显,国有、外资和民资优势互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协调共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新格局。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支柱产业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工业产业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工业产出总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占比达到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轻工、冶金和化

4、工六大支柱产业保持较快增长,2010 年,六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3512 亿元,与“十五”末相比,年均增长 19.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95.58。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8948 亿元,年均增长20.9%,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1.1,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 4522 亿元,年均增长 23.3%,占全省比重达到18.2,纺织产业实现产值 3138 亿元,年均增长 15.9%,占全省的比重达到 30.6,轻工产业实现产值 2438 亿元,年均增长 16.4%,占全省的比重达到 19.1,冶金产业实现产值 2731 亿元,年均增长 20.3%,占全省的比重达到 2

5、0.1,化工产业实现产值 1735 亿元,年均增长 19.5%,占全省的比重达到 16.4,六大支柱产业在我市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表一 “十一五”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产出总量及在全省占比序产业内容2005 年总量 2010 年总年均增长率2010 年全省总在全省占比3号(万元)量 (万元)(%)量 (万元)(%)1电子信息产业346544018947921420.914655000061.1 2装备制造业158500294522281923.324797000018.2 3纺织化纤业150191863137874815.910268000030.6 4冶金业1084471727312

6、89420.313567000020.1 5轻工业114200802438008816.412745000019.1 6化工业71251331734718019.510590000016.4 合 计9491354623512094319.988031000026.72.战略新兴产业势成规模。“十一五”期间,苏州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率先提出并开始了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四大跨越工程”,全面拉开了向新兴产业进军的序幕,全市工业提出以新兴产业为第一方略全面引领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成果。2010 年,规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以及软件

7、和集成电路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 7100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 28.9%,占全省新兴产业的比重达到。全市新兴产业 2010 年实现盈利 542.2 亿元,增长 53.37%,高出规模以上工业 13.6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达 36.9%,全市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已势成规模,并逐渐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驱力和引领工业高端发展的强大增长极。3.产业集聚程度日益提高。全市产业集群态势进一步发展壮大,一大批具有较大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园区成长迅速,“园区经济”已成为苏州工业最具优势和特点的产业载体。至 2010 年末,全市被批准设立并建成的国家级开发区已达 8

8、家,省级开发区 9 家,培育命名 101 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在上述开发区中,已建成产值超四千亿的产业园区 1 家,产值超 3000 亿元的产业园区 1 家,产值超二4千亿元的产业园区 1 家,产值超一千亿的产业园区 4 家。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 2 万亿元,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已超过 71%。同时,大力培育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建立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 2 家,省级产业示范基地 3 家,市级产业示范基地 10 家,产业示范基地对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产业集聚模式已发展成为优化产业科学布局和推动全市经济快速有序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表二 “十

9、一五”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产出总量及在全市占比级 别序 号开发区名称2005 年工 业产出总量 (万元)2010 年工业 产出总量 (万元)年均增 长率 (%)2010 年占全 市工业总产 值比重 (%) 1苏州工业园区165280003528000016.412.6 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9326002101000010.27.5 3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76067004606000021.216.5 4张家港保税区1721200917000039.73.3 5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3736005500008.00.2 6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8700001550000026.15.5

10、7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61691001588000020.85.7 8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69020001132000010.44.0国 家 级小 计6710320015477000018.255.3 1太仓港经济开发区35978001106000025.24.0 2吴中经济开发区2247800583000021.02.1 3相城经济开发区218000208000057.00.7 4张家港经济开发区2510800750000024.52.7 5浒墅关经济开发区419100405000057.41.4 6昆山旅游渡假区318009700025.00.0 7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1027900573000

11、041.02.0 8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861800518000043.11.9 9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930000290000025.51.0省 级小 计118450004442700030.315.9 合 计7894820019919700020.371.2注:2010 年度全市工业总产值取 28000 亿元标准值。54.大企业战略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继续坚持实施大企业战略,大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型大企业以及具有引领作用和权重地位的地标型企业,对有条件的企业鼓励其通过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12、通过跨区域的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方式推动企业向集团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至 2010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3538 家,其中三资企业 5709 家,内资企业 7829 家,分别比 2005年末增加了 2706 家和 4089 家。规模以上工业的全部资产达到 1.94万亿,与 2005 年末相比,规模以上工业户均资产由 12045 万元增加到 14294 万元,户均销售由 14437 万元增加到 18090 万元,户均利税由 886 万元增加到 1469 万元。全市涌现出产值超千亿元的企业家,超 500 亿元的企业家,超 100 亿元的企业 24 家,超 10 亿元的

13、企业 300 多家。“十一五”期间,全市培育命名苏州制造业的“地标型”企业 21 家,名列“地标型”企业之首的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市首家连续两年进入世界 500 强的企业。2010 年全市工业排前一百强的企业共实现产值 10171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41.3%。大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带动、示范效应日益突出。表三 “十一五”全市超 50 亿元工业企业集团一览表(60 家)产业序号企业名称2010 年销售收入(万元) 1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10766205 2纬新资通(昆山)有限公司5490425 3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2922260 4

14、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2523054电子信息产业5达富电脑(常熟)有限公司221870366仁宝资讯工业(昆山)有限公司1775382 7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1633575 8正文电子(苏州)有限公司1403303 9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1357647 10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1305878 11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1264064 12苏州乐轩科技有限公司1084262 13亨通集团有限公司1030587 14纬智资通(昆山)有限公司1027457 15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985776 16仁宝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977218 17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96899

15、9 18通鼎集团有限公司872178 19联建(苏州)科技有限公司825311 20四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790278 21日立显示器(苏州)有限公司757560 22阿特斯光伏电子(常熟)有限公司706700 23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683927 24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623339 25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609680 26佳能(苏州)有限公司595284 27瑞中电子(苏州)有限公司591239 28彩晶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582224 29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78667 30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572262 31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57069

16、0 32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550006 33泰金宝光电(苏州)有限公司536069 34三洋能源(苏州)有限公司510687 35苏州维信电子有限公司502289 36通力电梯有限公司777553 37三一重机有限公司634133 38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609508 39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605903 40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566213装备制造产业41牧田(昆山)有限公司542635 42华芳集团有限公司1541132 43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1504380 44江苏江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1026775 45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920315纺织化纤产业46澳洋集团有限公司690669747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12381272 48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3146218 49张家港市联合铜业有限公司1107024 50江苏骏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21187 51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582106 52攀华集团有限公司560533 53江苏永恒钢铁实业有限公司511998冶金业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