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左公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549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左公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左公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左公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左公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左公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左公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左公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公柳左公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 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 受感动的段落。3帮助学生会认“戈、慷、慨、湘、棺、屹、淌” ,会写“廊、纤、戈、俄、拱、慷、慨、惫、 湘、棺、携、谋、屹、淌;”理解“戈壁、纤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 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2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2、 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会认“戈、慷、慨、湘、棺、屹、淌” ,会写“廊、纤、戈、俄、拱、慷、慨、 惫、湘、棺、携、谋、屹、淌;”理解“戈壁、纤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慷慨激昂、 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等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3学习 1、3 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同学们,在清朝有一个自幼聪颖,14 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 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后

3、成为清朝一代名官,为收复新疆、建设新疆,发 展民族工业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勋的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看看 他又有着怎样的匙子情怀?板书课题;左公柳二、新课:二、新课:1 1检查自学情况: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 22 课左公柳 。我们先来看生字词。出示:慷慨激昂、湘、棺材、戈壁、屹立、流淌、走廊、纤巧、拱手相让、谋划、携带自己读、指名读。把生字变红。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音最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如果老师 听写,哪个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词语的意思你不懂?同学交流:字音:纤巧(xin):查字典,读准字音。纤巧:细巧;

4、小巧字形:最容易写错的是:屹立(左边山字旁,右边乞丐的乞)慷慨(左边竖心旁,右边既)词义: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明白?(生生互动,质疑解疑)你发现有特点的词语了吗?引导学生发现:流淌、疲惫、谋划、携带这四个词语的特点。a 出示:流淌:流?淌?流淌?你发现什么?(两个相同意思的字组成词语,表达 同一个意思。 )b 在刚读过的词语中,你还能找出哪个构词方法相同?(疲惫、谋划、携带)你还 能写出课文外三个这类词语吗?拓展学习文中还有不懂的词语吗?“请缨”是什么意思?(缨就是带子,请缨就是请求杀敌或请示给予任务。本课指的是左 宗棠主动请求收复新疆。 )“偏颇”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快

5、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挺身而出、断然指出、年愈 花甲、信心百倍、重重困难、泪流满面、普普通通、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等。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有特点?a 楚楚动人(aabc) ;你能写出三个这种类型的词语吗?(心心相印、落落大方、夸夸其 谈)b 视死如归(骨瘦如柴、惜墨如金游人如云执法如山、爱兵如子)c 不屈不挠(abac) (可歌可泣、载歌载舞、如诉如泣、有胆有识)d 普普通通(aabb) (大大小小、明明白白、干干净净)(2)句子:关注下列语句A 标点符号: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 复新疆

6、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心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 手相让!“:”在本句中作用?这句话中冒号的作用是什么?(引出解释或说明)“岂能”换一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阅读 47 自然段,体会引号的用法。B 关注下列复句,试着在括号中填写相应的关联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但是;然而;不仅而且;不但而且;既是也 是;如果就a()这个刚毅坚韧的湖南老人,面对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 信心百倍。b 这位刚毅、睿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 ()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 外。c 左宗棠()谋划如何收复新疆失地的策略, ()还思索如何建设新疆的举

7、措。d 这些柳树()成了收复新疆失地的见证, ()还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获得新生。e 他的湖湘子弟兵()战斗之旅, ()植树大军。f 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 ()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 ()用这 口棺材收敛他的尸体。2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1)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从几个方面介绍左宗棠的事迹?(两方面:收 复新疆、建设新疆)(2)捋出思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两方面内容?(413)介绍左宗棠事迹。13,14 各写什么?简要说一说。文章分几段?(3)质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一篇写人还是写物的文章?(写左宗棠

8、为什么题目是左公 柳?)3 3解疑:学习课文解疑:学习课文 1 1、3 3 段。段。(1)要想解答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先了解什么?(左公柳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2)画出全文描写左公柳的语句,认真思考。突然,我们发现前方不远处的地方,傲然挺立着一棵柳树。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 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啊,好粗的树哇!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A 引导学生体会出左公柳高大、健壮、直的特点。B 联系上文“沙漠没有春风,没有绿色。映入眼帘的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再体会:你的眼前出现怎样一幅画面?体会出左公柳生命力顽强。感受到作者的惊讶与对它 的赞美。C 朗读。听完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地再次

9、凝望眼前的这棵柳树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 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 生命力A“”在本文中的作用?(解释说明)B 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C 体会排比句的作用:抓重点词语“屹立” 、 “茂密” 、 “钢筋般” 、 “挺拔” 、 “生死较量 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体会左公柳的刚强、生命力顽强。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 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引导学生体会出作者在赞美这棵树:“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地柔柳的不同,赞美它 具有坚定、刚强、生命力顽强的品质,大有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

10、气势。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 树!A 这句话什么意思?B 用什么修辞方法?(设问加反问)C 初步体会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强调它不是普通的柳树,它是刚强之树,而是特殊的精神之树。这精神就是像爱国将士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品质。D 朗读。C 引导深入学习;把写柳树的几个句子连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先写树的外 形、再赞美树的品质、再赞美具有不屈不挠、坚韧顽强品质的人)教师讲解:这几个句子,随文逐步出现,让我们对柳树的认识得以加深、升华。既 是写物,更是颂人,这就是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板书:借物抒情三、再次质疑,引发思考三、再次

11、质疑,引发思考(1 1)再次质疑)再次质疑学贵在生疑,对比这几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作者为什么借左公柳抒发自己的感情?左 公柳与左宗棠和爱国将士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以左公柳为题?)(2 2)弄清重点段层次、内容)弄清重点段层次、内容要想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先了解课文讲述了左宗棠哪些方面的事迹?(收复新疆失地、建设西北 边疆)一共写了他几件事?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动笔写一写。第一件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收复新疆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 第三件事: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建设新疆弄清文章大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自学课文,思考,下节课解决。作业:读

12、课文、写生字词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3理解课文内容,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2 课左公柳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问题:作者为什么借左 公柳来抒发情感?为什么以左公柳为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二、新课:二、新课:1 1整体感知:整体感知:上节课,我们对这种生长在新疆大戈壁上的,由左宗棠率领的湖湘

13、子弟兵栽的柳树有了一 定的了解,认识到这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困难面前刚强、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一种树。 初读了课文以后,你认为这课书写的是谁?是左公柳还是左宗棠?回忆一共写了左宗棠几件事?过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中国历史上这位著名的人物。阅读 413 自然段,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读书,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书上。2 2深入学文深入学文(1)学习 413 自然段你从哪找到答案?(你学懂了什么?)学习课文 57 自然段。引导学生认识到:和这种柳树一样,左宗棠在困难面前,刚强、坚韧,决不低头。A 所遇困难:a 两股外敌邻国阿古柏在英国军队的支持下,侵入我国

14、南疆;俄国又乘机占领北疆,西北边疆 危机日益严重,这些侵略者武器精良,很难对付。读第五自然段。b 大臣们对收复新疆有偏颇的认识结合资料:当时,台湾被日本人占领,海防也出现问题。由于国力有限,大臣们认 为国库空虚,根本没钱打这场仗,清廷内部爆发“海防” 、 “塞防”之争。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 兼顾” ,主张放弃塞防。他们还认为新疆是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同时,新疆路途遥远,运输艰难。B 体会左宗棠刚强、不屈不挠、坚韧(6、7 自然段)重点学第六自然段:抓“力排众议”理解。a“力排众议”?(一个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张)b 左宗棠是怎样力排众议,让我们感受到他刚强、坚韧、不屈不挠?请你

15、们从文中找 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 张收复新疆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 手中拱手相让!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开辟疆土的不易。注意最后用的是感叹号,表达他怎样的感情?(坚决,毫不犹豫)读出态度坚决。自己读,指名读教师引读:对视新疆为千里荒漠、贫瘠之地的说法,他慷慨激昂地反驳指名读(23) (指导学生慷慨激昂地读)接着熟读兵书的左宗棠又断然指出指名读(23) (指导学生读出果断、坚 决)出示新疆地图:新疆是我国西北门户,这里不仅军事地位重要,而且物产丰富,还 是连接欧亚的通道。左宗棠

16、高瞻远瞩,让我们想象当时面对群臣的叫嚣,他挺身而出,毫无惧色, 大义凛然力排众议的场面让我们通过读来展现左宗棠铁骨铮铮的风采。导读第七自然段。69 岁高龄的左宗棠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咳血。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但发 出了力排众议的豪言,还作出了怎样的壮举?(齐读第七自然段。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是他满腔的爱国热忱和保卫祖国 的决心。 )学到这里你了解到左宗棠是个怎样的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板书;爱国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左宗棠这些品质的?(语言,神态,动作)小结:第一件爱国事迹主要是写的力排众议、还是主动请缨呢?(力排众议)写人 的时候,要选取典型事例来写,写时要注意有详有略。学习课文 911 自然段你还从哪读出左宗棠爱国、刚强、坚韧、不屈不挠?引导学生答出:左宗棠抬棺出征。这部分内容在 911 自然段。A 左宗棠收复新疆用了两年时间,这两年中有血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